【赏析】
在同时代的诗人中,马尔蒂诺夫是成名最晚的一个。他因诗集《诗》而得到评论界赏识时,已经年届五十了。大器晚成的马尔蒂诺夫擅长写哲理诗,并被称为是苏联当代哲理诗派的主要代表。他的哲理诗题材广泛,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历史、天文、地理等不宜入诗的领域,马尔蒂诺夫也作了尝试,贡献了大量优秀的诗篇。思想的深刻和新鲜是马尔蒂诺夫所有哲理诗的共同特点。他的诗歌在美丽的诗行之下,隐藏着诗人火一样的激情。许多作品广为流传,成为不朽名篇。这首《水》就是其中之一。
诗歌第一节首先指出“水”尽管非常慷慨地“倾心于/淌流!”,可是“它”却“纯得过头”。这里的“水”指的是蒸馏水。“水”倾心于流淌的表面特征与纯得过头的内在性质形成对比,暗含着一个情感的转折, 表达了作者对“它”(蒸馏水)的否定态度。接下来作者使用重复的句式说明了“它”没有用处的原因。作者暗中比较了两种状态的水:自然的水与蒸馏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马尔蒂诺夫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元素。在他的笔下,季节的转变,风、雷、雨、电的交替都充满了诗意。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任何寻常事物都能变成一个个蕴含深意的哲理。在《水》中,诗人选取了“水”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诗人认为,蒸馏水不是好的水,因为它太干净了,以至于“既不能开怀畅饮,/也不能洗脸洗手”。它缺少必要的其他成分,它缺少活力。显然,诗人认为,水中的这些杂质和它的自然状态都是不能缺少的,否则它就失去了生命力。这种思想与中国古训“水至清,则无鱼”很相似。
马尔蒂诺夫喜欢用隐喻和形象化的影射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它/就缺少:/傍靠那绿杨和垂柳,/品尝茂盛的柔条苦口。/它/就缺少和水草为邻,/同吃蜻蜓变肥的鱼儿交友。/它/就缺少汹涌的波澜,/从不曾四处奔流。”诗人认为,蒸馏水之所以没有什么用处,是因为它被孤立了。他认为,就像鱼儿吃蜻蜓才能变肥一样,水也应当奔流于树木、水草、鱼虾之间。水应该在流动中寻求力量,不应该静止不动,否则它就会变成死水。蒸馏水这个意象既可以象征那些逃避现实、不愿融入生活的人,也可以用来象征安于现状、不愿努力进取的人。诗人用蒸馏水这个象征性的形象,表达他的思想: 物与物相得益彰,只有积极地参与到生活中来,积极寻求变革,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由于要传达一定的哲学思想,哲理诗大都显得深奥难懂。马尔蒂诺夫诗歌的独特性在于,他总是在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复杂的思想而又把复杂的思想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清楚。《水》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深奥的哲理,但作者并没有采用教科书式的直接宣讲和枯燥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哲理转化为简洁凝练、通俗易懂的生活常用语词,采用了接近口语的简单句式。这样一来哲理诗就不再晦涩难懂了,阅读起来也倍感亲切,琅琅上口。
《水》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且具有抒情诗般深邃幽远的意境。在表达思想的同时,诗人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 晶莹闪烁的水面倒映着绿杨和垂柳,修长的枝条垂到了水中,激起一圈圈水纹、一阵阵涟漪;肥美的鱼儿在水草间悠闲地游动着,时而追逐停在水面小憩的蜻蜓。诗歌的场景描写精致、细腻,如水墨画般淡雅、写意,可谓寓哲理于抒情,情理并茂,不愧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之作。
(安 琪)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