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之狐 [英国]休斯》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我想象这夜半时分的森林:

还有什么东西是活着的,

除了那钟表的寂寞

和我手指在上面移动的这张空白纸。

透过窗户我看不见一颗星:

什么东西更近了,

虽然寂寞更深地

进入黑暗之中:

冰冷,轻柔如黑暗的雪,

一只狐狸的鼻子触嗅枝、叶;

两只眼睛移动,一下

又一下,一下,一下

在树丛间的雪地上按出

纤巧的爪印;一条跛脚的影子

小心的落后于树桩旁和坑穴里,

而那躯体勇敢地前来

越过开阔地;一只眼睛

一点扩大着加深着的绿光,

辉煌地、专注地

前来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直到,带着股突来刺鼻热烘烘的狐臭味,

它进入头脑的黑洞中。

窗外依然没有星光;钟声滴答,

纸页上打印了字迹。

(傅浩 译)

【赏析】

塔特·休斯以其诗作中的系列动物意象著称于英国诗坛。这首《思绪之狐》是诗人动物诗作中的第一首,多数评论者认为它描述了创作过程中灵感降临的全过程。这首小诗的叙述方式是奇特的,它通过营造黑夜中的神秘氛围,描写人与狐狸间难以理解的奇特关系,塑造了一个庄生梦蝶的古老传说。

这首诗采用限制性叙述视角,“我”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是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读者的视界随着“我”的叙述一点点开拓,充分领略到悬念迭起带来的紧张刺激感。这首诗的另一个叙述特点是同步性,从故事的外在背景到狐狸出现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应于“我”的思绪的每一个阶段,两者的速率一致。故事开篇“我想象”带有戏剧独白色彩。首先诗人设定了神秘的故事背景——“夜半时分的森林”,而第一节的提问“还有什么东西是活着的”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这一节里我们看到了诗歌末尾再一次出现的两种关键事物——“钟表”和“纸页”。“钟声滴答”暗示主人公的思维在运动,是思考这一抽象动作的外在形态;“空白纸”表明主人公苦苦思索后仍一无所获,“透过窗户我看不见一颗星”暗示了写作时没有灵感的痛苦状态,增添了诗歌静谧的氛围。随着“寂寞更深地/进入黑暗之中”,主人公排除杂念,注意力更加集中,此时思绪中出现了不确定性的东西:“什么东西更近了”。但思绪之狐并未立刻现身,它小心翼翼地一部分一部分地露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开篇的氛围是孤独的,节奏非常缓慢,而狐狸出现后节奏突然加快。先是“鼻子触嗅枝、叶”,这个形象非常巧妙,仿佛主人公感觉到头脑中有只狐狸伸长灵巧的鼻子探着路前行;接着“两只眼睛移动,一下/又一下,一下,一下”,一下一下转动眼睛的狐狸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再重复“一下”也并非单纯考虑音效,似乎这也是主人公的思绪一点儿一点儿艰难前行的形象化。这一阶段灵感已经出现,诗人称它“冰冷,轻柔如黑暗的雪”,可见灵感的转瞬即逝,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再度消失。狐狸谨慎地探路前进,“一条跛脚的影子/小心的落后于树桩旁和坑穴里”,暗示主人公小心翼翼地留住灵感的瞬间。狐狸的身体一步步展现,好像头脑中也有一个形象渐渐清晰起来。灵感降临时是什么样子呢?诗人这样回答:“一只眼睛/一点扩大着加深着的绿光,/辉煌地、专注地/前来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在诗人笔下灵感有形状——“在树丛间的雪地上按出/纤巧的爪印”,有颜色——“一点扩大着加深着的绿光”,也有气味——“带着股突来刺鼻热烘烘的狐臭味”,但无论哪一种感觉中的灵感都是精巧而又辉煌的。诗歌高潮处诗人又转向了开篇,那“钟声滴答”,那“纸页上打印了字迹”,这仿佛是一场痛苦的思绪之旅,但最终,灵感“进入头脑的黑洞中”完成了使命。

《思绪之狐》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诗人准确细腻地刻画了灵感降临的全过程,他还从狐狸这种聪明的动物身上寻找到了诗歌创作的灵感。他揭示了动物的力量和神秘,进而展现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自然世界。

(乔 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