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虔诚的陌生人,
你看一看脚下的地方——
这是虹霓里第八调和色:
黑色的土地。
这是月亮的背阴处,
与光明相匹比。
这是一幅油画,
出自上帝的手笔。
不虔诚的陌生人,
脱下你那外国的装束,
感受一下艺术的巨作。
请稳健地走,独个儿走,挺着胸走;
请自由自在地走,赤裸着身子走。
让祖国大地的手
轻轻抚弄你的赤足,
让祖国的气息
在你赤裸的身上亲吻。
被遗忘的陌生人,
你看,你看你脚下的地方——
这正是你的本源: 黑色。
这里,你父辈的达姆达姆鼓点
在悚然静寂的峡谷中振荡,
在广袤浩大的群山间摇撼,
在丛林的深邃胸怀里喧响。
走呵,自豪地走。
浪子呵,你听,
听祖先英灵在召唤,
听期待已久的泥土在召唤。
他们欢迎你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乡。
在鸟儿的歌声里,
可听见你荒疏了的乳名。
风在轻声叙说
你的部族武士的英名,
扑鼻吹来的清风,
飘送着武士的骨灰。
挺着胸走吧,祖先的英灵
欢迎迷途的儿子归来。
兄弟呵,请看一看,
请脱下你外国的装束,
感受这艺术的杰作。
请笑着走,有节奏地走,挺着胸走;
请自由自在地走,赤裸着身子走。
让祖国的手轻轻抚弄你的身体,
让赤裸的体肤吮吸故乡的太阳,
闪耀出黑檀的光芒。
(周国勇、张鹤 译)
【赏析】
《归家的游子》是诗人嘎波莱-梅辛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一个非洲人的自豪之感。诗人是从一个旅居海外而归国的游子的角度来抒发这份感情的,饱含着对非洲大地的热爱和对海外游子久不归家的责备及深情呼唤。
全诗共五节,除了前两节开头的称呼相同之外,之后每一节的称呼都不同,将家乡人逐渐认识归来的游子的过程清晰地体现出来。“不虔诚的陌生人”,表达了久居国外的游子归来时对家乡的陌生感,隐含着对自己久不归家的责备之情;“被遗忘的陌生人”表达的是家乡的人和物与自己的疏离感,自己像是一个已经被家乡遗忘的陌生人一样,深刻揭示了游子归来时的那种被抛弃的微妙情感;“浪子”表达的是游子已经稍稍找到回家的感觉,但还没有全身心地融入家乡的生活之时的情感;“兄弟”表达的则是归来的游子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根,终于回归到母亲怀抱、与兄弟姐妹融为一体的感情。诗人巧妙地借助这些不同的称呼,给每一节诗歌定下了感情基调,从而细腻地描写出一个游子归国后不同阶段的感情特征。称呼的变化将游子和祖国的关系进一步拉近了,显得越来越亲近。初看这首诗,不禁想起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寥寥数字将久客他乡、垂老伤怀的心境表露无遗。岁月漫漫,容颜易老,但乡音难改。也许是乡音“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吧,让人记起了,原来他是“被遗忘的陌生人”。但相比而言,《归家的游子》少了些世事沧桑变化的伤怀,多了些回归祖国的欣喜之情。
前两节中,“不虔诚的陌生人”仔细地看“脚下的地方”,也许与光明的地方相比是“月亮的背阴处”,但我们心甘情愿并自豪地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活,无论如何都是“上帝的手笔”。因此,久居他乡的陌生人,要重新感受一下上帝所创造的“油画”。面对此情此景,要“稳健地走,独个儿走,挺着胸走”,“自由自在地走,赤裸着身子走”,都表现了他们的自豪与欣喜之情。农业一度是非洲的主要产业,而且土地一直是国家的象征,因而人们对土地的情感最为深厚。只有全身心地感受土地的气息,才能“让祖国大地的手/轻轻抚弄你的赤足,/让祖国的气息/在你赤裸的身上亲吻”。只有这样,才能脱下“不虔诚的陌生人”的“外国的装束”,彻底地融入祖国的怀抱。
第三节中,诗人终于记起了自己的“本源: 黑色”,并记起了非洲人集体的回忆:“达姆达姆鼓点”。“达姆达姆”是非洲非常重要的歌曲。鼓不仅是娱乐的乐器,也是重要的通讯工具。交通阻隔、通讯不便的条件下,集会或受到袭击时需要及时通知乡民,便用击鼓传达信息。因而,击鼓是生活的必修课,忆起了达姆鼓点也就找回了记忆中的“静寂的峡谷”、“广袤浩大的群山”和“丛林深邃的胸怀”,因此也可以“自豪地走”在祖国的土地上,祖国依然在我心中。
第四节由祖国的山河转向祖国的历史,转向更深层次的承载国家文化意蕴的“祖先英灵”、“部族武士的英名”,同时拾起了童年的回忆:“荒疏了的乳名”。此时,不仅能够自豪地走在祖国的土地上,而且“祖先的英灵/欢迎迷途的儿子归来”。
第五节则进一步抒发回家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看看家乡吧,脱下那异国的服饰吧,尽情感受这上帝的艺术杰作吧,你已经完全融入祖国的怀抱了,摆脱陌生的束缚吧,让故乡太阳的光芒抚遍你的全身,让你“闪耀出黑檀的光芒”的肌肤见证你的“新生”。
最后一节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一个黑种人的自豪之情尽情地表述出来,并反复吟唱要“请笑着走,有节奏地走,挺着胸走;/请自由自在地走,赤裸着身子走”,强化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肤色(黑色)和作为一个非洲人的自豪之情。这首诗歌的意象生动鲜明,语言简洁晓畅、生动自然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杜绣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