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光辉 [英国]莫尔》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时常在静静的夜间,

熟睡的锁链缚住我之前,

多情的记忆把往昔的光辉

带到我的周围:

童年的微笑,

童年的眼泪,

那时所说的爱的语言;

那时闪光的眼,

现在已经消逝昏暗,

欢快心肠现在已经寸断!

这样在静静的夜间,

熟睡的锁链缚住我之前,

忧伤的记忆把往昔的光辉

带到我的周围。

我记起所有的友朋,

那样团结在一起的,

我看见周围死亡频频,

像落叶在严冬的天气,

这时我觉得好像,

在荒凉的宴会厅堂,

一个人独自漫步一样,

灯光已经遁逸,

花环已经死矣,

只有他一人还未离去!

这样在静静的夜间,

熟睡的锁链缚住我之前,

忧伤的记忆把往昔的光辉

带到我的周围。

(李霁野译)

【赏析】

虽然与拜伦、雪莱一样都属于积极或革命浪漫主义诗人,莫尔的诗歌中少了点热情奔放、不落俗尘的个性,多了些对爱尔兰民族忧患的同情和对自由独立的向往。莫尔的诗歌不纯粹是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是把诗歌当作情感和心境的传导工具,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相联系。

莫尔的诗集《爱尔兰乐曲》的主题是歌颂爱尔兰的历史、传说、名胜和英雄人物(特别是1803年起义失败后被英国当局处死的罗伯特·爱密特)。诗歌《往昔的光辉》选自该诗集,表达了诗人对往日自由和力量的怀念,回忆了整个爱尔兰民族“往昔的光辉”。诗歌分上下两节。第一节,“时常在静静的夜间,/熟睡的锁链缚住我之前,/多情的记忆把往昔的光辉/带到我的周围”,指的是民族起义失败后,一切归于平静,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又逐渐趋于麻木,以往爱尔兰人民的自由而真实的生活情景却时时浮现在诗人的眼前,那时生活中充满着“微笑”、“眼泪”、“爱的语言”, 虽然艰辛、困难,但所有的民众却能团结一心,共同携手为自由而战。可是随着民族起义失败,往昔的光辉“现在已经消逝昏暗”。看到周围一片暮气沉沉,人们是如此懈怠、茫然,诗人曾经欢快的心“现在已经寸断”。第二节,诗人悲伤地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所有友朋,在统治者镇压下纷纷死去,这感觉就“像落叶在严冬的天气”。刚刚还宾客满堂的宴会厅,突然人去楼空,只留下诗人孤身独处。诗歌的开始和两节的结尾都重复着“在静静的夜间,/熟睡的锁链缚住我之前,/忧伤的记忆把往昔的光辉/带到我的周围”,如果说一开始是对往事的悠悠回忆,那么最后诗人想表达的是一种痛心疾首的呼唤、呐喊

整首诗中充满了哀伤和留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仿佛整个民族的悲哀与愤怒都在其中得以宣泄。诗人这种“赋予诗歌以生命力和社会精神,赋予生命和社会以诗的性质”的创作风格正是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与消极浪漫主义的遁世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莫尔的诗歌富有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对民族灾难、人民痛苦表现出无限的愤慨。他与同时代的诗人如拜伦、雪莱等认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觉醒起来,要对思想和制度进行一番有益的改革,而诗便是最为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如果说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诗人是为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写作,那么莫尔等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则是为整个民族写作。他们的政治抒情诗是用血泪写成的,个人的哀伤仅仅是全民族哀伤的一个象征,倾诉的是民族的灾难,表达的是人民的心声。

(黄晓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