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歌(节选)·尚法拉》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族中同胞们,快跟马登程。

如你们不行动,我将投弃他族。

皓月当空照,鞍马已备齐,

只待你们行动。

辽阔大地一望无际,

离开你们,另寻住处,

自有倔强人生活的地方。

我敢指天发誓,

地有宽大胸怀。

天无绝人之路,

英雄豪杰何所惧,

天下自有安身处。

离开亲人,流浪沙漠,

灰狼、金钱豹,鬣狗,

成了我的至亲好友。

它们缄守秘密、忠诚可靠,

从不抛弃有过失的朋友。

失去寡情少义的人们,

于我又有何妨?

想昔日,我精神百倍显威风,

两军阵前我是冲杀在前的先锋。

当众人围坐一起进餐,

我最后一个伸出手,

只有贪婪者才急忙行动。

豪爽大方是我的本性,

也是我与众人根本不同之处。

…………

我在沙漠中行路疾如风,

脚踩乱石冒火星。

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置饥饿于不顾,让它横行。

我宁愿吞食泥土,

也不肯伸手接受恩赐。

不是我无能,难于自立。

只因我不愿向头人卑躬屈膝。

人贵有气节和廉耻,

我岂能为苟且偷生失去尊严和理智。

饥饿难忍时我勒紧枯肠,

像纺线人抢紧纺锤一样。

…………

我终日游荡无处栖身,

蓝天作被大地当床睡。

风吹雨打筋骨更坚硬,

曲肱而饮即刻入梦乡。

虽然尚法拉今日离沙场,

往日我可是多次鏖战忙。

被驱逐之人生命无保障,

死后的冤魂向谁去告状。

我必须时时刻刻警惕着,

仇人的眼睛始终没有把我放。

心中苦恼总不断,

越是思想心越烦。

无论是冬寒或夏暑,

我袒胸露臂无衣穿。

处境艰难我能忍,

意志坚定不动摇。

我时而财产万贯,

时而又囊空如洗。

财产万贯我不喜欢,

一贫如洗我不厌烦。

绿林好汉聚财不费力气,

贫富都是过路烟云瞬息逝去。

当冬夜寒冷难入眠,

我烧着弓箭来取暖。

有多少个风雨夜晚,

我不顾衣单腹中空,

持刀潜到仇人家户,

报仇雪恨开杀戒。

多少妻子成了寡妇,

多少孩子失了父母。

我安然无恙回沙漠,

夜幕依旧天未破晓。

天亮来到欧麦村口,

听见人群正议论纷纷。

这个说:“昨夜林里狗声叫,

肯定有恶狼进村庄。”

那个说:“不是恶狼是猛禽,

因为来得猛、去得急,

声音不久便停息。”

又一个说:“不是恶狼,也不是猛禽,

肯定是个夜游恶煞神,

人类绝不会如此残忍。”

骄阳似火的一天,

热得连蛇都无法在洞中盘曲。

我头顶烈日,没穿长袍外衣,

敢在沙漠中继续行走。

蓬松的头发任风吹,

满头油垢满头泥,

只因为日日夜夜不梳洗。

荒凉沙漠没一人走过,

我的双脚留下了印窝。

穿过沙漠登上山顶,

登高远眺敌人的动静。

一群羚羊走过来,

好似少女婀娜多娇,

它们转来转去不离开,

好像我也成了一只羚羊,

与它们同类相聚。

(梁雅卿译)

【赏析】

《沙漠之歌》是尚法拉最著名的诗篇。这首诗主要描写抒情主人公受到部族人的歧视和迫害,被迫流浪荒野的生活。表现了他宁愿在荒野颠沛流离,也不愿在族中卑躬屈膝的高傲与自尊,同时,也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在战场上骁勇无比、对仇人冷酷无情、对苦难坚强隐忍的男子汉形象。反映了阿拉伯蒙昧时期贝杜因人生活的艰苦,以及他们勇敢豁达、放荡无羁的民族个性。该诗语言简朴却富有感染力,行文随意却自然流畅,充满了另类色彩和迷人的异域风情。

尚法拉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一位流浪诗人。据说他因母亲是黑人而遭到部族人的歧视,自尊心使他离开部族,到处流浪,甚至与野兽为伍。他是一个著名的阿拉伯飞毛腿,有时独自一人,有时又带着他的飞毛腿伙伴到处出击、侵扰,使人们异常恐慌。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自尊坚强、胸怀坦荡、爱憎强烈的男子汉。尚法拉创作了许多零散的充满自豪和激情的诗,诗中主要描写他所受到的歧视和迫害及其流浪打劫的生活和勇敢行为。他的诗因他的独特个性和生活背景而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首《沙漠之歌》成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具有铮铮铁骨的贝杜因男子汉形象,诗中充满了坚强不屈、自由放荡的原始野性美。首先,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自尊而勇敢的血性男儿。当部族人歧视侮辱他时他断然地离开了他们,流浪沙漠。他宁愿忍饥受冻,也不肯“伸手接受恩赐”;宁愿与兽为伍,也不愿向寡情少义的人们卑躬屈膝。面对人类的仇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流浪的孤单,他昂起高贵的头,不发出半点呻吟。抒情主人公的这种性格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贝杜因人生活的艰苦以及他们勇敢坚强、自由独立、不甘屈服的性格。其次,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思想单纯,感情细腻的荒原之子。沙漠单调的自然环境,使得沙漠民族思想简单,信念单纯。他没有高深繁复的思想,但却有着自己清晰明确的做人准则: 在战场上,他是冲杀在前的先锋;与众人一起进餐时,他最后一个伸手;对亲人朋友,他慷慨忠诚;对敌人,他疾恶如仇;对于贫富,“财产万贯我不喜欢,/一贫如洗我不厌烦”;对艰难屈辱,他意志坚定,决不屈服,“人贵有气节和廉耻,/我岂能为苟且偷生失去尊严和理智”。虽然如此,我们并不觉得他只是一个简单粗劣的勇夫,因为他还有细腻的情感。他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粗犷的外衣,包裹着细腻的内核。他对于狼群、沙鸡和羚羊的描写都体现了他细致的一面。那物伤其类的群狼、争先恐后去饮水的沙鸡和少女般婀娜的羚羊,读来让人备觉流浪荒原的诗人的孤单和人世的冷酷。尚法拉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孩子,大自然却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他勇敢坚强的背后时时隐藏着一种失去同类的悲凉。

另外,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细致,读起来真实透彻,如临其境。行文随意,虽然结构略显松散,但却自然流畅,不见雕琢,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抒发,真实亲切,体现了阿拉伯蒙昧时期诗歌的典雅特点。

总之,这首诗会给被千年文明炮制浸染的现代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会给智者提供一个回到原初、思索文明的起点。

(慈丽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