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二十三周岁·弥尔顿》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啊,这巧偷青春的窃贼,竟这样

 迅捷地用翅膀把我的廿三岁载走!

 我的年华在飞逝,全速地奔流,

 但我的暮春却没有鲜花开放。

也许我年青的容貌掩盖了真相,

 其实我早已挨近了成人的年头;

 我的内心远没有显示出成熟,

 不如我那些同辈人练达当行。

但不管我成熟多少,或快或慢,

 依然严格地、不差分毫地合乎

 时间和天意领我奔向的命运,

无论我命定是高贵,还是卑贱;

 对这种成熟我如果能运用自如,

 一切仍离不开我主人监视的眼睛。

(屠岸译)

【赏析】

弥尔顿一生仅有23首十四行诗传世,前面7首(内有5首用意大利文写成)均系青年时期所作,其余16首则是他步入中年、投身革命时期偶成。这首《满二十三周岁》,很有可能是弥尔顿在1631年12月9日,即他23周岁生日那天所写(也有评论者根据诗歌第二行推断,认为弥尔顿是在满二十四周岁时写下此诗),是他青年时期创作的最后一首十四行诗。诗歌道出了弥尔顿对时间飞逝的关注,同时也灌注了他的理想和追求。

弥尔顿从小就孜孜不倦地研读他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书籍。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学习勤奋,品德高尚,备受赞誉。对于这样一个刻苦钻研学问的17世纪英国年轻人来说,他比较理想的职业规划是加入英国国教,成为牧师。弥尔顿的父母和亲友们也都希望他能够为国教服务,走一条康庄大道。但弥尔顿认为,国教既腐败又迷信,加入国教就是违背良心,更何况他的志向不在于成为牧师,而在于成为伟大的诗人。一位长辈为此与他进行过谈话,试图规劝他不要过分钻研学问。第二天,弥尔顿写了一封长信给这位长辈,并将不久前创作的这首十四行诗《满二十三周岁》附在信尾,作为回答。

诗歌一开始,弥尔顿便感怀时间之匆匆,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窃贼”,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人们的青春年华。这样的比喻,将年轻人对时间飞逝的恍悟和对个人成长的惊觉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向为人所称道。稍后的古典主义大师亚历山大·蒲柏也模仿过这个关于时间的比喻。接下来,弥尔顿写道:“但我的暮春却没有鲜花开放。”这显然是诗人谦逊的说法,因为当时弥尔顿已经完成了优美绝伦的颂诗《圣诞节晨赞》、《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并非没有“鲜花”。也或许,这些作品在弥尔顿看来,距离心中的目标还非常遥远,所以不能被称为“鲜花”。从中我们可以再一次体会到弥尔顿的鸿鹄之志。

随后,弥尔顿写到自己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事实上,弥尔顿在大学期间有一个绰号——“基督学院的淑女”,被同学们认为长得过于秀气,这从侧面反映出他的相貌不会很成熟。但相貌的年轻并不能够掩盖真实的年龄,也不能作为心智不够成熟的借口。弥尔顿想到了那些在他这个年龄时成就更大的人,颇有一丝紧迫感。

诗歌的后六行,弥尔顿一反前面对时间飞逝的悲叹和忧虑,语气变得庄严而坚决。弥尔顿认为,上帝对任何人都公平无私,无论个人的“成熟”(即才华)是多是少,来得是快是慢,只要他能够意志坚定、不骄不躁地加以运用,那么他的最终成就在上帝看来,都将会与那些较早成熟者的成就一样伟大。弥尔顿在给那位长辈的信中,还借用了《新约·马太福音》中“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 有一个葡萄园的园主雇请工人到葡萄园做工,有的工人早到,辛苦了一整天,有的工人迟来,只工作了一个小时,但最后得到的工钱都是一样的。这个比喻,与最后六行诗句所要传达的精神如出一辙。

由此可见,弥尔顿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诗歌的道路上辛勤耕耘,写出传世佳作。尽管在旁人看来,这条道路异常艰辛,而且弥尔顿并没有像先前的伟大诗人那样,年纪轻轻就崭露出非凡的才华,但弥尔顿坚信,只要自己继续耕耘,不计成败、不计顺逆,必定能够有所成就。弥尔顿对理想的这份坚持,对今天的我们也有莫大的启迪和教化。

(蔡海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