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月亮和六便士》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英]毛姆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919年,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降生于法国巴黎的毛姆自小受到法兰西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品中显示出一种不同于本国文学的风格,被称为“最没有英国气的英国作家”。同时,复杂的人生经历,如曾为情报部门工作过,使毛姆在见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卓尔不群。他的足迹远达南太平洋、远东,甚至还到过中国,这些都对他的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与他的小说比较起来,毛姆创作的戏剧数量更多,也因此一炮打响,但他本人却更钟情于小说创作。20世纪初,毛姆连续发表的多部长篇小说,包括半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和此前创作的《月亮和六便士》等,使他成为20世纪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英国文学家之一。

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傅惟慈翻译的《月亮和六便士》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在一次文艺界人士的聚会中,我结识了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一家。在这个普通的英国家庭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喜爱交际、举止优雅;而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却不大爱讲话,不过也没什么失礼的地方。

不久之后,我惊悉思特里克兰德先生竟然抛弃自己的家庭,莫名其妙地出走了。我受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之托去巴黎了解她先生的情况,并向他转告他的家人正在等待他回心转意。但是,我来到巴黎,却发现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并非像传闻中那样色迷心窍,与某个女人厮混在一起,而是只身一人住在一间破旧狭小的小楼里。作为一个弃家出走的男人,他一点也没有感到有什么惭愧或者害臊,却落落大方地请我吃饭,并且向我赌咒发誓地声称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完全是因为绘画,而不是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喜新厌旧。他感觉自己必须画画,否则就活不下去。他对理想的执著和热情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感染力,我也被不知不觉地感动了。



我没有完成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交给的重任,回到伦敦后反而试图说服她理解她丈夫的现状与想法,与之离婚开始新的生活。但是深陷痛苦和怨愤之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完全不能理解事情的真相,我的建议自然也没有被采纳。从此以后,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托付在有钱却没有子女的姐姐家;为了自力更生,她自己则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学习速记和打字当中,没过多久,她便自己拥有了一家打字事务所。

又过了5年,我想换个环境,便从伦敦迁往巴黎居住。通过在巴黎的朋友,画家戴尔克·施特略夫,我又一次见到了思特里克兰德先生。画画一般,却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施特略夫非常看好思特里克兰德,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画家”、“有天才”。然而与施特略夫相反,他的妻子勃朗什却把思特里克兰德看成一个瘟神,惟恐避之而不及。

一次思特里克兰德病得卧床不起,富于同情心的施特略夫不忍心听之任之,终于说服勃朗什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来照顾。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养好病后却赖在施特略夫家不走,占了他的画室不说,还让已经爱上自己的勃朗什做自己画画的模特。这一切善良的施特略夫都忍耐过去了,还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了他们。对勃朗什并没有什么感情的思特里克兰德画完画就要离开她。勃朗什在巨大的打击下喝草酸自杀了。施特略夫也黯然神伤地回了荷兰老家。

思特里克兰德离开了巴黎,辗转去了遥远的塔希提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塔希提岛——思特里克兰德最后流落到的地方。我在塔希提岛见到了尼柯尔斯船长、鲜花旅馆的女主人蒂阿瑞·约翰生、布吕诺船长和库特拉斯医生,他们向我描述了思特里克兰德在那里度过的最后时光:

思特里克兰德来到塔希提岛以后生活仍然很潦倒,甚至用自己不被理解的画作去换取自己需要的油彩和烟草。后来,他与当地的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到荒无人烟的丛林里生儿育女。丛林中的3年,思特里克兰德无忧无虑地作画。后来他得了传染性很强的麻风病,爱塔始终照顾着他,直到他画完自己的巨幅壁画,身体溃烂而死。爱塔把他埋藏在芒果树下,烧光了画有壁画的屋子。

在我看来,思特里克兰德倾尽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把他所理解的生活和他眼中的世界用他自己富有个性的独特画幅展现出来,虽然到死也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但他却因此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内心真正的渴望得到了满足。在那惊世骇俗的壁画完成的时候,他也就可以死而瞑目了。

知名篇章

小说第30章中,作者对勃朗什·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爱情的分析,揭示了人物表层行为之下隐含的心理状况,是毛姆隽永笔触和独到见解的集中展现。

但是我给自己安设的床铺却很不舒服,整整一夜我也没睡着,只是翻来覆去思索这个不幸的荷兰人对我讲的故事。勃朗什·施特略夫的行为还是容易解释的,我认为她做出那种事来只不过是屈服于肉体的诱惑。她对自己的丈夫从来就没有什么感情,过去我认为她爱施特略夫,实际上只是男人的爱抚和生活的安适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应。大多数女人都把这种反应当做爱情了。这是一种对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被动的感情,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在随便哪株树上一样。因为这种感情可以叫一个女孩子嫁给任何一个需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天长便会对这个人产生爱情,所以世俗的见解便断定了它的力量。但是说到底,这种感情是什么呢?它只不过是对有保障的生活的满足,对拥有家资的骄傲,对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和对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而已;女人们禀性善良、喜爱虚荣,因此便认为这种感情极富于精神价值。但是在冲动的热情前面,这种感情是毫无防卫能力的。我怀疑勃朗什·施特略夫之所以非常不喜欢思特里克兰德,从一开始便含有性的诱惑因素在内,可是性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我有什么资格妄图解开这个谜呢?或许施特略夫对她的热情只能刺激起,却未能满足她这一部分天性,她讨厌思特里克兰德是因为她感到他具有满足她这一需求的力量。当她拚命阻拦自己丈夫,不叫他把思特里克兰德带回家来的时候,我认为她还是真诚的;她被这个人吓坏了,尽管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怕他。我也记得她曾预言过思特里克兰德会带来灾难和不幸。我想,她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恐惧是她对自己的恐惧的一种奇怪的移植,因为他叫她迷惑不解,心烦意乱。思特里克兰德生得粗野不驯,眼睛深邃冷漠,嘴形给人以肉欲感,他的身体高大、壮硕,这一些都给人以热情狂放的印象。也许她同我一样,在他身上感到某些邪恶的气质;这种气质使我想到宇宙初辟时的那些半人半兽的生物,那时宇宙万物同大地还保持着原始的联系,尽管是物质,却仿佛仍然具有精神的性质。如果思特里克兰德激发起她的感情来,不是爱就是恨,二者必居其一。当时她对思特里克兰德感到的是恨。

(选自《月亮和六便士》,傅惟慈译,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女人对一个仍然爱着她,可是她已经不再爱的男人可以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残忍;她对他不止不仁慈,而且根本不能容忍,她成了一团毫无理智的怒火。

阅读指导

毛姆是现代英国小说家中的佼佼者,由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英国社会以及不同人物类型常常显示出一般人达不到的敏锐观察力和准确判断力。他独到而精辟的剖析,经常为他的小说添色不少。他的小说,情感严密、引人入胜,富有戏剧性。字里行间不时会有意蕴隽永的议论,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月亮和六便士》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些特点。

在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位作家,毛姆就利用这位作家之口叙述了整个故事,这种置身事外的第三者的叙事角度使整个小说在亲切朴实的氛围中,就将作者对不同人物、事件的看法、议论自然地糅合到引人入胜的情节当中,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不觉得枯燥又深受启迪。特别是他对人物微妙的心理历程的洞察,更是独树一帜。

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而同时,这一过程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面对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所造成的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忽视以及人的“异化”,敏感的文艺界人士频繁地以各种方式表达深深的忧虑。《月亮和六便士》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毛姆将自己追求美的理想和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寄托在思特里克兰德这一极端的反叛形象身上。故事的主人公出于对绘画的迷恋,抛弃了他的职位、家庭和富足的生活,从一个刻板规矩的证券经纪人一变而成一名画家,即使受到全社会的嘲弄与唾弃也毫不动摇。在历尽贫寒和艰辛后,他定居于与世隔绝的荒岛,在这里找到了灵感的来源和最后的归宿,在创作的巅峰时刻告别人世。这一独特的人物形象在人类日益贫乏、苍白的生活中无异是一股催人清醒和反思的清风,昏暗中的一束阳光,由此而具有无以伦比的艺术感染力。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从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身上我们能够明显看到19世纪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影子,使《月亮和六便士》一经出版,立刻引起轰动。如今,它已有多种译本传播到世界各国,在全球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历程也就是人类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历程。

阅读建议

对思特里克兰德这一人物形象不能用简单的伦理道德观来评判,而应注意他所代表的一种可贵精神:追求个性解放、反抗异化、鄙弃苍白乏味的现代文明,这在其所处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