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田《虞美人·天津桥上鹃啼苦》借酒浇愁感伤国事词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虞美人 张尔田

天津桥上鹃啼苦,遮断天涯路。
东风竟日怕凭阑,何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酒醒梦绕屏山冷,独自恹恹病。
故园今夜月胧明,满眼干戈休照国西营。

钱塘张上龢、张尔田父子,皆工于词。上龢曾从蒋春霖受词学,又与郑文焯为词友;尔田渊源家学,“所作亦具冷红(郑文焯)神理”(叶恭绰《广箧中词》)。早期词作不乏哀时悼世之篇,尤以感叹庚子国变者最具特色。

此词当系尔田于八国联军入寇北京之后所作,时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春天。

词的上片着力描绘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起拍两句营造出一种啼鹃哀鸣,天涯路断的凄迷悲苦境界,借以象征八国联军蹂躏京师,祖国面临列强瓜分的危急时局。首句典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康节先公(邵雍)治平间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惨然不乐。客问其故,则曰:‘洛阳旧无杜鹃,今始至,有所主。’客曰:‘何也?’康节先公曰:‘不二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矣。’”邵雍此语,原指王安石为相,将乱天下,这里借指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亡。“遮断天涯路”,与宋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之词意相若相反。东风竟日起,独自怕凭阑。作者不忍登临远眺,目击列强瓜分,山河破碎之惨象,一个“怕”字,比起南唐李煜“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浪淘沙》)之“莫”字,似又更深一层,将词人悲愤痛苦的矛盾心理和盘托出。“何处”句语出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张词于苏诗成句前着一“何处”,语意倍觉凄苦,又与“遮断天涯路”一句相呼应,构成往复回环之势。

词的下片转入对月夜情境的抒写。过片言自己感伤国事,借酒浇愁。中原不可见,梦里依稀是。酒醒梦断之时,惟有与室内屏风之上所绘山峰泠然相对。词人寂寞无助,忧国情切,一个“病”字,极写忧思之深。“恹恹”,精神不振貌。宋欧阳修《定风波》:“把酒送春惆怅甚,长恁,年年三月病恹恹。”春将残,夜正深,人不眠。举头望明月,故园月正明。“故园”,此指家园。结句化用唐杜甫《月》诗“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句而成。杨伦《杜诗镜铨》引朱鹤龄注:“时官军屯于长安西,恐征人见月而悲也。”正所谓“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依此,则结句当指西太后、光绪帝出奔西安事。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西逃。九月四日,至西安。和议于八月二十四日开始,至次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清廷与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八月二十四日,西太后与光绪帝自西安启程回北京,十一月抵京。作者写于同年秋天的《金缕曲·闻军中觱篥声感赋》亦有“日暮金微移营去”句,“移营”之营正同于“国西营”,可证。

夏敬观序张尔田《遯庵乐府》有“心癯而文茂,旨隐而义正,岂余子所能几及哉”之叹,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亦赞张词“感时抒愤之作,魄力沉雄,诉真宰,泣精灵,声家之杜陵、玉溪也”。尔田邃于史学,其词亦能纪史,史感强烈,颇有“词史”品格。这首《虞美人》即以令词写时事,骨力沉雄,气格苍劲,为其描写庚子之变的代表篇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