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释与赏析

作者:陆游 栏目:陆游诗集 2020-06-28 12:03:49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zhuó)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1.驿站:古代官办的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住宿的处所。驿外,指荒僻之地。2.无主:无人过问。3.着:值、遇。4.一任:完全听凭。5.零落:凋谢。6.碾:轧碎。

【串译】驿站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却无人过问。每当黄昏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时。不想费尽心思去炫耀,一心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赏读提示】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然开在郊野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也就备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啊。“寂寞开无主”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是情语。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下片托梅寄志。梅花开得最早,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群芳”有“妒心”,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是花是泥,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和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这是第四层。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但作者的目的绝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这些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了。

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暗喻自己。诵读基调是婉咽、低回的,是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语速为中速,沉郁舒缓地揭示梅花的凄惨命运。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写的《卜算子·咏梅》一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则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调子就明朗喜悦开明得多了。

【断句顿挫建议】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推荐名句】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