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地游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约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至开元十四年(724-726年)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直至远渡荆门。李白一向都在四川生活,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开家乡是准备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
全诗意境高远,风格卓群,于雄浑壮阔的景象之中,把一个远游少年倜傥不群的形象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展现在读者眼前。
【原文】
渡远荆门外②,来从楚国游③。
山随平野尽④,江入大荒流⑤。
月下飞天镜⑥,云生结海楼⑦。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荆门:山名,今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跨宜都市与宜昌点军区分界。
②远:遥远。
③楚国:楚地,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④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⑤大荒:此处指广阔无际的草原。
⑥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犹如天上飞来的明镜。
⑦海楼:海市蜃楼,简称蜃景。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译文】
我乘着小船飞渡长江,抵达遥远的荆门山外,来到战国时期的楚国境内游览。
只见那巍巍高山随着原野的出现渐渐隐去,苍茫的江水仿佛流进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每当明月高悬映入江波之中,犹如天上飞来的明镜,时而有空中的云彩结成美丽的景致,仿佛海市蜃楼一样。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的滔滔江水,它奔流万里,一路相送我乘船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