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小环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小环境

2014年1月15日,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以南下了一场小雪。而同一时刻,郑州市其他地方连雪花的影子也没有。郑州市气象台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郑州大学新校区小范围降雪,是因为校内有一些湖,近地面水汽条件较好,形成了一个小的环流系统。空气一旦出现垂直运动,在近水的局部地区就可能形成降雪。

看了这则校园新闻,我想到的不是雪,而是人才成长的小环境。人才成长固然离不开良好的大环境。许多人对大环境的改善期盼甚多,完全可以理解。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营造良好小环境重视不够、用心不够。

为了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小环境,2014年2月19日,我为新传院代拟了一份《教职工互勉信条》,传给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请他们推敲、修改。焦世君、孙保营同志又征求了董广安、汪振军两位教授的意见。2月21日,孙保营同志代表他们5人,将两条修改建议传给了我。修改后的《郑州大学新传院教职工互勉信条》全文如下:

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以苦为乐,追求卓越;

清廉从教,淡泊名利,堂堂正正,为人师表;

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同舟共济,情同家人。

为了增进理解,我对《互勉信条》每一条的含义和依据作一点说明。

《互勉信条》第一条的依据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第四条规定高校教师要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规范》第二条规定高校教师要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以苦为乐,追求卓越”,符合教育部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应该成为新传院教职工的行为准则。

《互勉信条》第二条也是从《职业道德规范》中提炼出来的。

《规范》第六条规定高校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言行雅正,举止文明。清廉从教,以身作则,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到为人师表。古今中外,有使命感的大学者都十分重视教师的德行与人品。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布鲁诺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做人的模范。”做到“清廉从教,淡泊名利”,新传院的教师就会成为学生“做人的模范”,从而赢得他们的爱戴与尊敬。

借此机会,我想对“堂堂正正”作一点解释。堂堂正正的意思是光明磊落、为人正直。1986年12月18日,新华社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1987年的工作。会议期间,一些地方闹起了学潮。因为新华社主要负责同志都集中在北戴河,穆青社长让我立即赶回北京,组织指挥新华社的对内、对外报道。当时关于时任总书记胡耀邦下台的传闻甚多,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组织指挥报道的难度加大。我想起英国作家史蒂文森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应当摒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我对新华社副总编辑于民生说:“现在是容易犯大错误的时候。据我观察,有些人在风浪中栽跟头,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心存杂念、别有所图。我们本事不大,但能够做到‘堂堂正正,别无所求’! ”新华社总编室常常处在“风口浪尖”,有人开玩笑说:“一眨眼工夫,就有可能犯大错误!”在长达21年的总编辑生涯中,“堂堂正正,别无所求”既是我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我的一道灵验的“护身符”。

穆青老社长擅长书法。2001年夏天,我请穆青同志为我写一幅字。穆青问:“你喜欢哪几个字?”我说:“堂堂正正,别无所求。”过了两天,穆青打电话叫我取字。我走进穆青的书房,看到他正举着一幅字上下端详。穆青高兴地说:“写了这么多年的字,这一幅我最满意。你赶快拿走,要是再不取走,我真有点舍不得了。”穆青说:“写字如同写文章,需要激情和灵感,需要‘神来之笔’。‘堂堂正正,别无所求’这8个字,一挥而就,哪一个字都不错。”我深知穆青珍惜这幅字,就请人翻拍成照片,扩印了两张12寸的,用“拉米娜”技术装裱好,一张回送给穆青,一张放在我的写字台上,作为我的座右铭。我把“堂堂正正,为人师表”这句话写进《互勉信条》,就是想在未来岁月里与各位老师相互提醒、相互勉励。

《互勉信条》第三条“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同舟共济,情同家人”是从营造新传院人文氛围的角度提出来的。

上个星期五各位老师已经看了《新华社总编室的互勉信条》。1986年1月14日,我担任新华社总编辑室总编辑。总编辑室是一个吃苦受累的群体。因为国际新闻有时差,总编辑、副总编辑、值班秘书要昼夜轮流值班。在“拜金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中,总编辑室这块阵地能不能守得住?如果能够坚守,又能坚持多久?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会不会在我们手里被弱化甚至丢弃?《新华社总编辑室互勉信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起草“互勉信条”,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群体文化,达到坚守理念、弘扬正气、凝聚力量的目的。没有料到,这种共同理念竟然坚守了20多年。尽管我辞去总编辑职务已有六年半时间,新华社总编室仍然用这一“互勉信条”激励士气、凝聚人心。新华社人事部门一位同志对我说:“总编室人不多,但心很齐。选拔干部时意见比较集中,优秀人才得票率高,年轻同志进步得很快。”他还谈道:“有的单位并不是没有人才,由于互不服气,争来争去谁也提拔不起来!”这段话足以说明小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营造人才成长小环境需要理解和尊重,而增进理解是相互尊重的基础。大家可能还记得“理解万岁”这句口号。1985年这句口号提出之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曾被《中国青年报》列为改革开放20年最响亮的10句口号之一。这是人们对“增进理解”的呼唤。

在一个较小的群体,相互包容是和谐共处的基础。所谓包容,就是宽容大度。2014年元宵节,我给各位老师写了一封信,附了一篇近作《母亲留下的“非物质型传家宝”》,其中谈到的第四件“传家宝”就是宽容。“得理要让人,不能得理不饶人”。“做人要善良、宽容、厚道。”“看别人不顺眼,是你自个儿身上有毛病。”“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事事跟人计较。”“理要直,心要宽,气要和。”几十年来我始终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从这些朴实的话语中,我渐渐悟出了与人和谐相处的“宽容之道”“和谐之道”。

我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工作了10年。国际交流室一位同志问我:“跟你相处,没见你发过脾气,也没见你生过气,怎样才能做到不发脾气少生气?”我给她讲了科学家做的几个关于生气的小实验: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找了一个正在生气的人,把他血液中的物质注射到小老鼠身上,仔细观察小老鼠的反应。小老鼠注射了这种物质,表现呆滞,没有胃口,整天不吃不喝,几天后就奄奄一息。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把正在生气的人呼出的气体和不生气的人呼出的“气体”收集起来,在实验室作对比实验。结果,生气时呼出的“气体”一到水里,水就变成紫色;不生气的人呼出的“气体”到了水里,水依然清澈透明。科学家把正在生气的人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不会动弹了。另据科学实验,生气还会消耗人的精力。生10分钟的气,消耗的精力同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差不多。这就是生气对人体的危害!

这位同志说:“你能不能举一个你自己不生气的事例?”于是,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新华社港台编辑室让我会见台湾“中国时报”总编辑,原定18时开始,我等了1个小时,客人还没有来。安排这场活动的同志急得团团转,一会儿跑到大门口看客人的汽车到了没有,一会儿进来向我说声“对不起”。我说:“这不是你的错,你也不希望客人迟到。再说,我白天晚上连轴转,缺的是闲暇时间。你给我沏了西湖龙井,让我在这里品茶,我还要谢你呢!”讲完这件事,那位同志说:“原来如此!多从别人的角度想,多替别人想,这就是包容!”新传院这个群体如果能够“增进理解、相互包容”,中青年同志的生存环境就会明显改善,烦心的事情也会大大减少。

“同舟共济”四个字是张淑华老师2014年春节接到贺年信后回复中谈到的。她说“学院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生存所依赖的‘诺亚方舟’,必须同舟共济。”看了这封回信,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段话:“教师集体是一个志同道合者的创造性友好集团。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他的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同时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同舟共济”饱含着强烈的使命感,反映了新传院教职工的心声,因而被吸收到《互勉信条》之中。

2014年2月14日,郑州大学召开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优秀的大学文化,以优良的学风,塑造我校极具尊严的社会形象。拟定《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互勉信条》,就是要培育一种优秀的“学院文化”。衷心希望新传院全体教职工能够做到“增进理解,相互包容,同舟共济,情同家人”。这样的小环境会让人羡慕、嫉妒,但不应有恨,因为良好的小环境对整个和谐社会建设都有好处。

(本文是2014年3月6日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职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年5月25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部分师生在“勿忘人民”院训碑前合影

2016年6月18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委员会部分成员在“穆青研究中心”合影留念,左四为作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