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侯——千古第一将赵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顺平侯——千古第一将赵云

赵云一生功高盖世,他死后,连一贯没心没肺的刘禅都动心了,别看刘禅懦弱糊涂,可他并没有忘记赵云的救命之恩。刘禅命满朝文武挂孝,亲自接灵柩到成都,然后传旨:“子龙将军自从辅佐先帝以来,功勋卓著,奉公守法;济危于险,单枪匹马,纵横敌阵,一身是胆,千古英雄;忠以卫上,礼以厚下,忠心保国,青史留名。朕要为子龙老将军亲自送葬!”

刘禅身穿孝服,亲自送葬,将赵云埋葬在成都锦屏山下,并修建了一座庙宇——子龙庙,供人们四时凭吊,这座庙现仍然坐落在秀丽的锦屏山下。刘禅追封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侯”。大将军是当时武将中的最高职位,极个别有功之臣才能封倨。为什么叫“顺平侯”呢?柔贤慈惠为“顺”,执事有班为“平”,所以叫“顺平侯”。追封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侯”,一点都不为过。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在三国时期名扬天下,是位文武双全的大将。他有勇有谋,浑身是胆,人称“常胜将军”、“神勇将军”。赵云曾大战文丑,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以其一人之力差一点逆转了袁、公孙之战的整个战局;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回合,就将裴元绍刺死;在乱军中枪挑大将高览,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合,依然不改英雄本色;当年长坂坡一战,他在曹操的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救出幼主阿斗,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将五十四员;取桂阳拒绝色佳人,表现出其高风亮节;在荆州,他保护刘备过江联姻,有勇有谋,才使刘备能在虎穴中成亲。在回荆州的路上,孙权、周瑜派四路人马追赶,赵云遮风挡雨,前面有堵截他当先锋,后面有追兵他力断后,一个人横枪立马,挡住了东吴上万人马,这才化险为夷,保住刘备、孙尚香平安返回;孙权为了夺回荆州,乘刘备率兵远征西川之机,设计想将阿斗做人质以讨还荆州,用计骗回孙尚香。孙尚香不知是计,偷偷抱着阿斗要回东吴。赵云得知后,立刻只身驾一叶小舟,追赶东吴大船,截江夺回小阿斗。在长坂坡赵云于百万军中救阿斗时,面对的是敌将曹兵,而这第二次救阿斗面对的却是主公的夫人。当时,在封建社会里,谁敢冒犯主公夫人?赵云既无刘备的旨意,也无诸葛亮的将令,一旦冒犯了性情刚烈的孙尚香,是要犯死罪的。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赵云敢于拼死从主母的怀里夺过阿斗来,靠的是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和对主公霸业的忠心。用现在的话说,赵云是为了刘备的霸业无无畏;拒汉水威名远播,老将黄忠被围于汉水,赵云引三千大军前去接应,大喝一声,率先挺枪催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曾在长坂见其勇者,胆寒心冽,闻其勇者,尽数逃窜;赵云就是年到花甲,仍不减当年雄风,北伐时他能当诸葛亮的马前先锋,凤鸣山一场大战,赵云连斩五员大将,杀得魏兵大败,吓得曹魏之兵闻赵云之名即闻风丧胆。不管刘备还是诸葛亮,每逢遇到危急情况时,不论是闯龙潭、入虎穴,都离不开赵云赵子龙。

赵云义拒美色,可谓将中之君子。赵范在桂阳预将其嫂樊氏许配给赵云,樊氏人品相貌出众,但赵云为了刘备的江山社稷,考虑到荆州未定、大业未成,毅然拒绝。多亏后来赵云陪刘备迎接孙尚香回归荆州以后,诸葛亮、张飞和孙尚香积极撮合,赵云才得以与樊氏拜堂成亲,成就一段美好姻缘。樊氏为赵云生二子,长子赵统、次子赵广,皆为蜀汉后期的大将。赵云的这种“先为人,后为己”的精神,令人敬佩。

赵云与一般武将不同,他有儒将之风,不但武艺高强,还很有才,用现在的话说,他不但是一个能领兵的将军,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头脑的政治家。刘备取了西川在成都建都,可以说功成名就霸业已立,刘备要将成都有名的田园房产分给创基业的有功之臣。当时,刘备手下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谁都没有反对,只有赵云劝谏刘备不要将百姓的东西据为少数人所有,要爱抚百姓、以民为本,成都百姓多经战乱,生活很苦,为官为将的不能在这时候盘剥老百姓。赵云力劝主公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刘备的统治,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像赵云这种治国安邦的才智和体恤百姓疾苦的做法,是难能可贵,也是值得称道的。刘备成事在“义”,败事也在“义”,但对“义”的理解,赵云是高于刘、关、张的。孙权杀了关羽,刘备为全桃园之义,要起倾国之兵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之时,赵云不怕触怒皇上,力阻起兵。赵云深知刘备与关羽的关系,但为了蜀汉之天下,仍然从政治上陈述了兵伐东吴可能带来的恶果,多次冒死苦谏,拦阻刘备发兵。可刘备不但不听,还怨恨赵云,罚他到江州督运粮草。赵云并不埋怨,忍辱负重,竭尽全力保证了75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后来刘备中计,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被困夔关。赵云不计个人恩怨得失,主动出兵,在千钧一发之际,带兵冒死将刘备救出重围。当陆逊闻听是赵云来救刘备,吓得急令三军后退。赵云突围之时一个回合便将吴大将朱然刺于马下,杀得吴兵四散而逃,安全护卫刘备退到了白帝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