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梦·京城之旅·天安门广场·荡荡乎!“天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沉沉帝王梦·京城之旅·天安门广场·荡荡乎!“天街”

明代起,天安门广场就是皇城正门前的广场,占地11公顷。其平面是座南朝北的“凸”字形。北面是天安门,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南面大致在现在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有砖石结构的“大明门”(清代更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以后改为“中华门”);东面是长安左门;西面是长安右门,各门之间有红墙连接。广场当年称“天街”,是平民百姓不得私窥践踏的皇家禁地。在天安门和大明门之间有一条御道,御道两侧,离宫墙1丈多宽,建有通脊联檐、红柱黄瓦的千步廊,东西相向各一百一十间,其北端在天安门前又分别折向东、西各三十四间。

天安门广场历尽沧桑,五百多年来,它看到了中华大地上几个朝代的兴衰更替。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千步廊、正阳门被焚,广场也沦落为屯兵牧马之所。辛亥后,广场解禁。“五四”、“一二九”学生运动也在这里发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宣告成立。此后,天安门广场经过三次大修整,变成如今这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列六卿于左省,建五军于右隅”

明朝起就将官衙集中布局,按左右文武对称地排列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的红墙外。东墙外,大致相当于今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带,有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工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翰林院等衙门。在广场西墙外,大约今人民大会堂一带,分布有五军(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清代又改设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民称这种布局为“东边掌生,西边掌死”。长安右门是秋审朝审押进犯人的地方,长安左门是殿试得中的进士出赴顺天府庆宴之所,所以,长安右门有“虎门”之称,长安左门有“龙门”之誉。广场南墙外,在大明门与正阳门之间,有一条棋盘街,是东西两城往来的主要道路。明人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说:“大明门前棋盘天街,乃向离之象也。府部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此亦见国门丰豫之景。”正阳门外也因此繁华起来。据说,李自成攻占北京,在棋盘街打了最后一仗。前人沈季友有诗曰:“帝京高拥九重尊,直北山河紫翠痕。下马棋盘街上过,金书遥识大清门。”

承天启运天安门

天安门在广场北端,原为明清两代皇城(内城)正门。明永乐十五年(1417),在原元大都正南门丽正门的位置上兴建,并沿用唐朝皇城正门名,号称“承天门”,意即“承天启运”、“受命于天”。那时的天安门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坊,中悬“承天之门”匾额。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承天门焚于火;宪宗成化元年(1465)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修复为九开间门楼,后又毁于明末的战火。至清顺治八年(1651),再次改建成为现在的规模,并更名为天安门。

北京天安门



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上,有高10余米的红色大砖台,称墩台。墩台上高耸着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总高33.7米。城楼是重檐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周易》乾卦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象征帝王。八角檐角分上下两层,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重檐飞翅,屋顶正脊两端有龙头形正吻,吻背上插着扇形剑把,防止它逃走。垂脊上有仙人、龙、凤、鱼、獬、犼、麒麟、狮子、海马、天马十个吻兽,表示每天有十龙守殿,叫做“五脊封十龙”。向南开的菱花窗门共三十六扇,图案精细而整齐。窗门下部有木雕裙板,大殿周围有围墙,墙内白玉栏杆环绕城楼。城楼下有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五架雕琢精美的汉白玉桥。城楼前后各有一对华表,金水河两岸各有一对石狮。天安门的屋顶用的是“歇山式”,因它是皇城正门,不是大内正门,故等级比最尊贵的建筑如故宫太和殿、午门城楼、太庙大殿、景山寿皇殿、长陵棱恩殿的屋顶所用的“庑殿式”略低。

北京曾有蒯侍郎胡同,住过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蒯祥是明洪武年间人,生于江苏吴县一个木匠家。从小耳濡目染,学了一身木匠本事,少年时还参加过南京宫城的营建,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而立之年,他已是名闻遐迩的木工大师。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兴建皇城,征选各路能工巧匠,蒯祥不仅被征召,而且还担任了营缮所丞,主持大营缮。“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建外朝三大殿,午门端门,承天门即今天安门。建成后,得到众人称赞,蒯祥由是被称作“蒯鲁班”,并晋升为工部侍郎。当时绘制的一张北京宫殿详略图上还画有蒯祥画像,以表彰他的千秋功业。此图现存南京博物馆。

金凤颁诏和金殿传胪

天安门对封建皇朝有巨大的作用。每当朝廷举行最隆重的庆典,如新皇即位、册封皇后等,都要在天安门举行“颁诏”典礼。典礼之先,要在天安门堞口正中设立“宣诏台”,将文武百官召集到天安门前,按官阶大小排队肃立,等候圣旨。礼部尚书在太和殿接受诏书后,恭恭敬敬地将诏书捧至宣诏台,再由宣诏官宣诏,文臣武将向北跪拜谢恩。宣诏毕,由宣诏官将诏书卷起,放在一个金色的木头凤凰嘴里,用黄绳(明代用彩绳)将金凤凰放下,礼部官员双手捧着云朵形木雕盘跪接,金凤凰口中诏书正好落在云盘里,这叫“金凤颁诏”或“朵云接诏”。然后接诏官员将诏书放入“龙亭”,抬送礼部,用黄纸誊写后分送全国颁告天下。

明清科举取士,经殿试考取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在殿试后两天,皇帝要召见。召见那天,在天安门唱名传呼,称“传胪”。唱名后,礼部官员捧着钦定的“黄榜”,后面跟着高中的新进士,出午门,将黄榜放入龙亭,抬龙亭以鼓乐仪仗为前导走出天安门,出长安左门,来到门外一个“龙棚”里,张挂黄榜。看榜后,新进士佩花披绸,骑马夸官到顺天府衙赴宴。这就是“金殿传胪”之仪。

金生丽水 万方来朝

天安门前有条河,因元代大都水源于昌平,此水阴阳中属金,“金生丽水”,故名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护城河、玉河或御河。《日下旧闻考》说:“护城河西面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站经天安门外金水桥,东南注御河,是为外金水河。”亦即今中山公园南门到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前的一段,长500米,宽18米。太和门前一段,叫内金水河,往往不为人所知。金水河状如玉带缠腰,又获一雅号叫玉带河。外金水河上跨七座汉白玉石桥,桥栏上雕有各种奇巧的图案与花纹。天安门前的五座石桥,中间那座与御道相连,桥身稍宽,专供皇帝用,称“御路桥”;两旁两座称“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王公桥左右的两座叫“品级桥”,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才能走。而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今中山公园)门前两座称“公生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员过往的。

这森严的等级,在内金水桥的望柱头上饰纹中也可看出。中间的主桥坐落在故宫子午线上,全长23.15米,共有云龙望柱二十八根,每柱头有龙盘绕,下衬云朵;旁边四座宾桥则只用火焰柱头了。柱头刻有二十四道弯线,向尖端攒聚,这线称“二十四气”。整个内金水桥表示着“万方来朝”之意。

皇家看门狮

金水桥南北两岸,各有一对石狮子,雄居右,雌居左。雄狮左爪踏一绣球,俗称“狮子滚绣球”,象征着权力和环宇一统;雌狮右爪下抚弄一仰面小狮,称作“太师少保”或“太师少师”,象征子嗣昌盛繁衍绵延。石狮乃汉白玉雕成,刀法细腻浑厚,线条圆润,憨态可掬,使这百兽之王的狮子,虽然威镇八方,却也玲珑可爱。石狮蹲踞在正方形座石上,座石四面雕花,正面是瓶(谐“平”)、盘(盛器,谐“升”)、三支戟(“戟”谐“级”),意即“平升三级”;右面是牡丹与松柏,意即“富贵长春”;左边是纸墨笔砚文房四宝,意“文采风流”;后面是八卦太极图,即“镇妖降魔”。

天安门前桥南的石狮身上据说各有一道枪扎的深坑,雌狮肚子上还有一个深约寸许的小洞眼儿,传说是李自成所刺。李自成进京,在正阳门棋盘街与李国祯打了最后一仗,李国祯自知无法抵抗,便只身逃跑,李自成追到承天门下,拈弓搭箭射中了“承天之门”的“天”字。正要打马过御路桥进皇宫,一个兵头却大叫一声:“王爷留神,狮子动弹了!”其实,闯王早瞥见石狮后面有人,挺枪便刺,一枪扎在东面石狮上,狮肚上留下一个深坑。一条人影窜到西面石狮下,闯王又一枪扎去,又给石狮留下一道深痕。将士们一拥而上,捉住了藏在石狮后的李国祯。

而雌狮肚子上的枪眼儿,则是八国联军所为。传说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安门肆意焚烧掳掠,这只雌狮子终于忍无可忍,抛下小狮子,勇猛地扑了过去,却不幸被侵略者枪弹击中,留下这个枪眼儿,再也不能动了。

望君出望君归的华表

天安门桥南石狮外侧,高高地矗立着一对汉白玉的华表,每个重4万斤。华表各有一个八角形石座,外围是正方形的玉石围栏,围栏上刻有蜿蜒飞舞的行龙,还有精美的图案。围栏四角,各有一个立柱,柱顶蹲踞一只小狮子。在底座中央,为挺拔的华表,柱高10米左右,雕刻精美的巨龙盘旋而上,龙有四足,足有五爪,在层层回环的白云中飞腾,使华表显得上接云霄,雄伟壮观。华表上端有一个“朵云横木”,顶端是承露盘,盘上有龙的九子之一,名叫犼(音吼),犼性喜守望,因此,华表也称“望柱”。这一对华表上的犼,头微昂,面向南方。

天安门城楼后面也有一对华表,与天安门前这对完全一样,只是犼面向北方,守望着宫苑。

这两对华表有个耐人寻味的传说。据说,门里华表上的两只犼每天对帝王说:“皇上啊,你不要老是深居后宫与后妃嬉戏游乐,你应出去了解人民的疾苦,我们盼你出来,眼都快望穿了。”故人称这对华表为“望君出”。门南的华表上的两只犼呢,则每天对外出游幸的君王说:“皇上啊,你不要久久地在外游逛了,还有国家大事等你料理呢!我们盼你回来,把眼都快望穿了。”人们又称这一对华表叫“望君归”。

天安门前后的华表都与天安门同龄,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五百余年。

关于华表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君王虚心纳谏的标志。一说华表为“桓表”,即设于十字路口,为亭邮(传递文书的驿站)所设路标。但后来变成了宫殿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