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齐鲁月·曲阜之旅·曲阜·学子撷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朗朗齐鲁月·曲阜之旅·曲阜·学子撷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学风惠泽故乡,播及海内,从曲阜到整个齐鲁大地,历代莘莘学子含辛茹苦,孜孜不倦,多所建树。

匡王村匡衡凿壁偷光

苍山县鲁城乡匡山脚下的匡王村,相传是西汉经学家匡衡的故乡,也是他当年凿壁偷光读书的地方。匡衡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非常贫穷,因而很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每天早早起来,到西边的学校读书;下午放学后仍在学校苦读,很晚才回家。匡衡的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回来了而匡衡还未回来,往往要站在家后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眺望等待。久而久之,石头磨去了薄薄一层。每天晚上,匡衡回来后都要读书,可是由于家穷无钱买灯油和蜡。他想到邻居家去读,又怕打扰他们,就暗暗地在墙壁上凿个洞让邻居家的灯光从洞里透过来,借这点光亮照着读书。匡衡长大后,听说村里有个财主家藏有不少书,就想借来看。他提出到财主家干活,只要借书,不要工钱。财主觉得合算,就答应了。匡衡这样又看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经学家,汉元帝时还任过丞相。人们为了纪念匡衡,把他当年读书的地方叫“老书房”(现老书房小村),把他父母迎他放学回来站过的石头叫“望子石”(现在王子石小村,据说“王子石”即“望子石”的谐音)。

琅邪古地王羲之练笔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生于古琅邪(今临沂),在这里度过童年时期;后南迁山阴会稽。在临沂王羲之故里有“晒书台”、“洗砚池”等名胜古迹。王羲之自幼聪颖好学,从懂事之日起就喜读诗文,常练书法,七岁就能写得一笔好字。他时时练,天天写,写了一张又一张。家里摆不开,就拿到房前高台上晾晒,晒干了就收存起来,以后再拿出揣摩比较,以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就这样,他写了又晒,晒了又写……以后人们把他晒字的高台称“晒书台”。

王羲之家门前有一个池塘,原是一汪清水。自从王羲之学习书法以来,天天到这个池塘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变成了墨色,后人称“洗砚池”或“泽笔池”,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说法。奇怪的是,这个洗砚池里原来鼓腹高鸣的蛤蟆也不再发出声响,仅鼓起肚皮作欲鸣的样子。有人说是墨的质料对蛤蟆的鸣叫产生制约作用,有人说是蛤蟆也在尊敬书圣不愿打扰,于是留下这样一句歇后语:“洗砚池的蛤蟆——干鼓肚。”

醴泉寺范仲淹划粥苦读

邹平县长白山北面,原有以济南七十二泉之一命名的醴泉寺。寺东南面黉堂岭上,有“宰相读书洞”,相传寺和洞都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幼年读书之处。

传说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到长白县,因不堪忍受继父和邻居的歧视,一气之下出走到醴泉寺,被寺僧收留,住在山洞里读书。他不善交际,寺内小和尚有意冷落他,开饭时不敲钟。等到范仲淹自己回寺吃饭时,只给他剩一碗稀粥。范仲淹毫不在意,把粥端回洞里。当时正是三九严寒,粥冻成硬块,范仲淹便把冻粥划开,饿了就吃一块充饥,然后继续学习。如今,一块残碑上还有“范文正公晦迹其地以划粥断齑事闻名”的记载。

后来,老僧知道了,责备了小和尚,并让范仲淹搬进寺里住。老僧还每晚留下一份干粮,可又常常不见。一次,范仲淹无意中发现干粮为两只小白鼠所偷吃。小白鼠藏在紫荆树下的小洞里,他追去扒开洞顶的石头,一看里面全是黄金白银。范仲淹只笑了笑,原封不动地把石头盖上,又读书去了。后来,范仲淹当了宰相,老僧去京城探望。老僧回寺时,范仲淹并无什么厚礼相赠,只送他一包茶叶。老僧很不高兴,回来就把茶叶包扔到一边。一天他偶然想泡茶喝,解开了那包茶叶,只见里面有张字条,上写“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庙宇,一半赠僧人。”老僧看了半天,突然有所醒悟,带领众僧到紫荆树下一挖,果然挖出黄金白银。他便按照范仲淹的嘱咐,修缮寺院,分赏众僧,并在寺院里建起了“范文正公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