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咸阳之旅·乾陵·“无字碑”前说女皇
在乾陵朱雀门外东西两侧有两座大石碑。西为“述圣记碑”,东为武则天“无字碑”。“述圣记碑”为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颂扬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凡八千余字,碑文全部用金粉填饰,今有些字还依稀可见金光闪耀。碑由七节石块拼成,取“七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数”,意为高宗业绩如七曜光照天下。故又名“七节碑”。
“无字碑”又称“没字牌”,初立时表里未刻一字。大凡树立碑石,都是想“托坚贞之石质,永垂昭于后世”,所以在碑上刻字,或追述世系、表功颂德,或祭祀、记事。据说秦始皇曾在泰山立过一通无字碑,或以为是欲刻而未刻,或以为是镇石,或以为是树立的一种“表望”。对武则天的这通“无字碑”,后人也作过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是表示帝王“功高德大”,取《论语》孔子“民无得而名焉”之意,而名“无字碑”。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临终前立下遗嘱:一生功过留与后人去评说,何必勒石刻字?
武则天(624—705),名曌(照),山西文水人。她本是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幼妾),太宗驾崩后在感业寺削发为尼。654年,唐高宗接她入宫,次年立为皇后。唐高宗晚年体弱多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武则天接管朝政,实际上成为没有封号的皇帝。高宗死后,她先后废中宗、睿宗,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颇有唐太宗的风仪,在她执政期间,唐王朝持续繁荣,国力日盛。但是由于她突破了太后不能临朝称制的古老惯例,建立自己的武氏王朝,遭到了许多持封建正统思想的人们的强烈攻击和反抗。在当时,那些知名度很高的人,也从不把武则天当成一个天才的政治家,而只是看作弄权的毒妇人。但是在民间,武则天却一直被作为卓越的政治家受到尊敬,乾陵附近的群众习惯称乾陵为“姑婆陵”,很少称呼唐高宗墓。所谓“姑婆”,是乾县一带对祖姑母或年高德重的女性的尊称。就是前来游览的人们,一提乾陵,往往马上想到这是武则天墓。武则天的晚年是在病床上凄苦地度过的。她被逼让位给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去世前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终年八十二岁。
无字牌现在已变成有字碑。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在其上题字。据《金石萃编》载,宋金时代有十三段题字,其中刻于金代天会十三年的“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用女真文字刻成,旁有汉字翻译。女真文字已经失传,这段碑文当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