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西园寺·寺园名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西园寺·寺园名刹

西园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留园路,隔虎丘路与留园东西相望,由戒幢律寺和西花园放生池两部分组成,为苏州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佛寺建筑。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初名归元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太仆徐时泰购建东园(即今留园)时,将归元寺改为别墅私园,易名西园。后其子工部郎中徐溶(杉亭)舍园为寺,仍称归元寺。明崇祯八年(1635),寺院主持茂林律师为弘扬“律宗”,将寺更名为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寺。清乾隆以来,法会鼎盛,与杭州灵隐、净慈香火竞燃,成为江南名刹之一。寺内布局严整,殿宇宏伟,佛像端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藏经楼等。藏经楼内珍藏元代著名高僧善继和尚的血书《华严经》。天王殿供有一尊手持红布袋、身穿袈裟、袒胸凸肚、喜眉笑眼的弥勒佛像,人称“布袋和尚”。罗汉堂内塑有五百尊金装罗汉,系仿常州天宁寺石刻罗汉而作。北有疯僧立像,人称“十不全和尚”;南有济公塑像。堂西为宽广明净的西花园,亭立池中,桥榭相衔。放生池中饲有珍贵动物大鼋和五色鲤鱼。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相传为五代时(907—960)浙江奉化一带人,法名契此,常背一布袋走街串巷,乞讨食物,大腹便便,出语无定,席地寝卧,形如颠疯,自称“吾为弥勒在世”,人称“布袋和尚”。然而,关于“布袋和尚”与西园寺,却有另一段传说。古时,西园寺香火鼎盛,天台山国清寺一挂单和尚阿二慕名而来。寺里主持见他粗壮敦实、肩背红布乾坤袋,便留他作斋堂“火头僧”。他每天起早贪黑干活,还把稻柴、泔水里的谷米细心挑拣出来烘晒干,存到乾坤袋里。三年下来,收集的五谷足有两石多。这年腊月初八,佛主得道,殿内诵经声鼎沸。管粮和尚也上殿念经,开饭时辰将至,米取不出来,买又来不及。阿二倒出乾坤袋里的五谷,熬了几锅半干不稀的粥。开饭时,六百个和尚端起饭碗,个个摇头,可吃下肚后,皆称味道蛮好,最后连锅底都刮净了。寺里主持问明事由,赞道:“妙哉!善哉!阿二和尚,惜食有食,节衣有衣,积德积福,可敬可敬!”此后,众僧商定,平日惜粮,留待腊月初八做五谷粥喝。民间食“腊八粥”习俗的缘起或出自此。

疯僧斗秦桧

西园疯僧塑像独具一格,令人称奇。其形象兼有十样毛病:歪嘴、歪鼻、斗鸡眼、招风耳、勾手、瘸脚、斜肩、鸡胸、驼背、癞痢头,但残而不丑,人称“十不全和尚”。

相传疯僧为宋代一穷书生,相貌怪异,屡试不第,嫉恶如仇。三十岁出家,被人戏称为“疯僧”。那时,当朝奸臣秦桧及其妻王氏暗中与金兀术勾结,假传圣旨,陷害抗金名将岳飞。秦、王二人作贼心虚,大年初一悄悄来到寺庙烧香,求佛保佑。未入庙门,即见寺墙上写有句“东窗密计胜连环,痛煞老僧心胆寒”。秦桧正待寻人查问,却听见庙门松林里传来掘木和尚的话音:“有人做得,我就写得。”秦桧压住怒气,转身斥问:“此非病树,为何掘树挖根?”和尚正色道:“此为桧树(暗讥秦桧),树心蛀烂;树根不掘,殃及松林!”秦、王二人听罢张口结舌。后在灶间又看见刚才在庙门掘桧树的和尚,只见他大大咧咧地捧着狗腿,蹲在灶旁撕扯啃嚼。王氏骂他开了杀戒,有辱佛门。那和尚笑曰:“这黄狗(王字谐音)只会咬人,早该肉羹,现在整吃了还算便宜了它!”秦桧愤愤道:“你这馋和尚,如此无礼,给我跪下!”疯和尚两脚一瘸,抱膝道:“我这腿冻疮时发(东窗事发之谐音),欲跪不能。”王氏嘲笑和尚衣衫破烂,疯和尚接口回敬:“金玉其外,内心有愧;外形丑残,内心清白。”秦桧又嘲笑和尚手中拿着的无洞眼的吹火筒,和尚冷笑道:“这吹火筒要是有洞眼,不就和你们一样,能通藩邦,煽风点火了吗?”说着,轮起扫帚,向秦、王二人扫去。他俩躲闪不及,吼道:“这把扫帚簇新无尘,可见你是个懒和尚。”这和尚厉声说:“这把铁扫帚,是专扫奸臣败类的!”秦桧火冒三丈,一把拽下和尚腰间的布带,只听一声怪叫,抓在他手中的原来是一条毒蛇。他再寻和尚,已无踪影。

后人敬仰这位有胆有识、敢怒敢言的疯僧,特意在西园塑像,以昭示天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