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大漠风·兰州之旅·麦积山石窟·东方雕塑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萧萧大漠风·兰州之旅·麦积山石窟·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县麦积乡南的麦积山。麦积山系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的一座孤峰,形似麦垛,故名。“麦积烟雨”为秦州古十景之首。石窟即凿于山南的崖壁上,远望如蜂房,层层相叠。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初名无忧寺,十六国时改称名岩寺,唐为应乾寺,宋代改名瑞应寺。瑞应寺的得名与一起血迹斑斑的灵芝事件有关。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一采药人在麦积山绝顶发现三十八棵灵芝。灵芝在古代被认为是“山川云雨、四时五行、阴阳昼夜之精”的神物,有“起死回生”之功,与“麒麟”、“凤凰”等“祥兽”、“灵禽”一样,是“圣上贤能”、“国家吉祥”的象征。当时的秦州经略陶龙图连夜起草奏章,并派应乾寺和尚敬献灵芝到京。宋徽宗非常高兴,赐应乾寺改名瑞应寺,封给寺院沃土50余顷。瑞应寺的和尚得到皇帝封赏后,变得骄纵蛮横起来,激起了当地农民的反抗。嘉定元年,愤怒的农民冲进寺院,砸钟锅各一口,收回土地,使得瑞应寺和尚数年逃外化缘求食。后来反抗的农民被官府镇压。麦积山上有一块嘉定十七年(1124)所立的“四川制置使司给田公据碑”即记此事。

麦积山石窟是著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齐名。现存窟龛一百九十四个,内有精美石雕、泥塑七千多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质不宜雕刻,故造像多为泥塑。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的,一直到清代各个朝代都有增建,系统地反映了各代泥塑艺术作品的特点、风格、渊源关系及其演变发展过程。

麦积山高150余米,龛窟大都开凿于20至30米乃至70到80米高的悬崖峭壁之间,其惊险陡峭居我国现存石窟之首。当年开凿时,先堆积木材为台,由上往下开凿,营造一层,木材拆掉一层,得以凿成。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龛窟间有十二层栈道凌空相连,称为“十二龛架”。麦积山原为一个整体,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的一次大地震,使得中部崖壁震塌,窟群被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崖现有五十四个洞窟,以涅槃窟、千佛廊及散花楼上七佛阁最著名。散花楼上七佛阁在东崖各窟中最为壮丽,是一座七间八柱的巨型殿堂,位于距地面50米处的崖壁上,是北周时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所造,设计巧妙,雕凿精致。相传上七佛阁修好后,释迦牟尼在此现身说法。住在这里的二十八位飞天仙女为测试众信徒的诚意,从空中向坐在地上的众徒散花,花瓣落在谁的身上,就表明他凡心未退,结果没有一瓣落在众徒身上。因此,这窟佛阁名叫散花楼,直到现在,从“上七佛阁”散下花来,花瓣仍不会落地。与上七佛阁紧连的五号窟,名牛儿堂,为东崖最高洞窟,堂里有一尊双脚踩在一只“金蹄银角”的牛犊身上的威武天王。相传这尊天王像本在窟东头的踏垫上。这头卧牛是头神牛,它动一动,就会地动山摇,吼一声就会引起地震。有一天,这头牛犊伸脖耸肩,想要站起来,天王纵身跳过去,双脚踏在神牛的脊背上,此后牛犊便再没动过。

西崖有一百四十个洞窟,以万佛堂和天堂洞最为有名。万佛堂开凿于北魏晚期,重修于五代、宋、元,是麦积山石窟造像最多、最丰富的一窟。天堂洞位于西崖最高处东端,栈道顶点,是麦积山规模最大的洞窟之一。窟内系建于北魏晚期的大型石刻造像,造型优美,雄浑有力。麦积山顶还有高9.4公尺的舍利塔,隋文帝仁寿二年,在全国敕葬“神尼舍利”,秦州使将舍利葬于此。

麦积山石窟雕塑人物充满生活气息,精美绝伦,被誉为“东方雕塑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