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做认真地分析、研究,还需要对国画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创意有所了解,这就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品味,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优劣。特别在现代的文化背景下,有些人大呼 “回归传统” ,有些人大搞 “创新” ,如果对传统没有多少了解,甚至对什么是真正的传统一知半解,又谈何去创新?但学习传统并不是要固守传统,固守传统充其量也只是复制、重复古人,没有意义。这就需要现代中国画家既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又要勇于理解并善于吸收外来艺术之长,大胆融合创新。
欣赏中国画首先是看画面的整体气韵,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 “神似” ,然后再看作品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作品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画的实质,因为 “神韵”也就是 “气韵生动” ,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当然,要体验到画中 “神韵”并非易事,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最好还要懂得些西画,并通过练习书画来培养感觉与悟性。
绘画创作是精神产品,绘画欣赏则属于精神享受。只有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算是文艺活动的全部。作者和赏画者以作品为媒介,达到沟通、交流、传达、接受、拓展与反馈,发挥出绘画的社会功效。这就涉及主观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问题。
审美感知就是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中国画作品本身,可以去感知: 作品上画的内容是什么?画的是否神形兼备?色彩是否生动和谐?线条是否流畅、遒劲?表现手法是工笔还是写意?……这些都来自赏画者直观的感受。
审美理解是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 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对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观画者的思考能力,透过作品,感悟到作者的思想;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到作品的情调;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有了审美理解,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艺术具有能动作用,欣赏并不仅仅是被动地、静止地接受,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如同艺术家在创作时一样,要有形象思维。作品是引发欣赏者艺术想象的导体。正因为如此,艺术欣赏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仅是着眼点、钟情点不尽相同的原因,也由于赏画者个人的修养、阅历、情绪、审美情趣不尽相同,会造成看到与看不到、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审美感知与审美理解后的审美创造,是建立在审美经验、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深厚积累的基础上的,对中国画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升华,从而又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艺术享受与启迪,欣赏中国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审美也应该包含在人类广义的认识之中,任何一个认识都是在多次反复实践中获得的。中国画欣赏能力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大量接触好的作品,见多识广,自然由外行变为内行,感悟到中国画“气韵生动”之真谛。要达到见多识广,就要“博观” 。博观,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欣赏中国画,首先应当多看中国画作品; 即使只喜欢写意山水画,也不妨看看人物、花鸟等其他类作品,这样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规律。第二,不要囿于中国画一个画种,也要看看油画、版画、雕塑以及民间美术作品等,从比较中把握美术创作的普遍规律。第三,还需要追述历史,既要看看近现代中国画作品,也要常去故宫的绘画馆、上博等大博物馆、大拍卖公司的古画预展,亲眼目睹古典名画原作,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统之精髓。第四,还要浏览外国美术作品画集,参观各种国外美术作品展览,这样可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近现代中国画的融合与创新。第五,最好具有广泛的艺术兴趣,对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等其他艺术也要留意,这样对欣赏中国画有触类旁通的作用。知识面广了,审美经验积累得多了,犹如身体吸收了多种营养元素,审美能力自然会大幅提高,能够多渠道、多方位、深层次地欣赏中国画,不仅获得感悟,还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艺术思维,比较品评乃至联想、生发出新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