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昆明之旅·圆通山·螺峰山野圆通胜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清滇黔韵·昆明之旅·圆通山·螺峰山野圆通胜境

圆通山位于昆明东北角,因山色深碧,盘旋如螺,古名螺峰。

南诏时,曾依岩建寺,名“补陀罗寺”,山亦名“补陀罗崖”,后寺毁于兵燹。元大德五年至延祐六年(1301—1319)重建殿宇,更名“圆通寺”,山也更名“圆通山”。圆通山现为公园,虽在城区,却有浓厚的山野气息。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园中遍植花木,香飘四季。夏有荷花,冬有腊梅,秋有金菊、丹桂,春有山茶、玉兰。春花区里更植有樱花、垂丝海棠数千株,阳春三月,相继开放,满树枝头花团锦簇,溢光流彩,灿若云霞。花前花后,莺飞蝶舞,笑语欢歌。樱花林附近还有动物展区。

山南削壁之下的圆通寺,是昆明城区最大的古刹。门前有牌坊,上题“圆通胜境”,柱高坊阔,颇有气派。坊脚为鼓形狮面白玉石雕。走进牌坊,两旁古柏森森,绿荫盖径。再往前走,一池春水环绕一座八角亭,前后以石桥接引。过桥往北,便为庄重宏丽的“大雄宝殿”。殿内正中塑有释迦牟尼像,左塑阿弥陀佛像,右塑药师佛像,个个神态逼真。据传塑造者名叫罗都道太,是专门从四川成都请来的匠人。殿内高达10米的两根大柱上各塑一青龙一黄龙,两龙似腾空搏击,相向争斗,富于动态美,为昆明古代雕塑的力作。殿内四壁还有五百罗汉,各呈奇姿。殿宇采用重檐歇山式,琉璃宝顶,飞角腾空,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大雄宝殿前,有清代云南布政使刘鸿翔撰书的一副对联。对联富佛家气氛,寓释教哲理,而且上下联分别以“圆”、“通”开头:“圆如满月丽天,靡幽弗显,广照大千世界,觉路同登,休论珠火为眉,青莲作眼,但入选佛场,莫非罗汉;通喻慈航泛海,无往不达,普渡亿万众生,菩提共证,岂必金花著面,卐字横胸,如知转轮王,即是如来。”

圆通山下潮音洞旁,还有“咒蛟台”。传说过去有蛟龙潜伏在洞内,时常出来危害人们。寺里有个和尚认识岣嵝文,能诵大禹治水时留在云南的可降蛟龙的《岣嵝碑文》,便修筑咒蛟台,诵经降蛟,蛟患从此平息。这里当年有无咒蛟和尚说不准,但清乾隆年间,题大观楼长联的孙髯翁曾隐居于此地一座小屋里,晚年更号“蛟台老人”。他取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意,将所居小屋命名“夕佳阁”,又称“壁立堂”。他以卖卜为生,常常“求百钱不可得,恒数日断炊”。一代名士,竟毕生郁郁不得志。他死后,“壁立堂”也日渐荒芜。但人们来此寻幽,仍感“咒蛟台上松风冷,犹如孙翁起啸吟”,故呈贡诗人戴淳曾写道:“君不见,孙髯翁,卜居依螺峰。老梅杈桠千树古,新诗险怪七言工。人才仅以布衣终,壁立堂址今蒿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