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湘西之旅·桃花源·“都是名山知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煌煌荆楚吟·湘西之旅·桃花源·“都是名山知己”

与华夏其他名山胜水一样,人间仙境桃花源也和文人结有不解之缘。桃花观中厅有副长联,概括了名人题咏桃花源中最光彩的篇章:

《“都是名山知己”》古诗句出处:三十洞别有一天,渊明记,辋川行,太白序,昌黎歌,渔耶?樵耶?隐耶?仙耶?都是名山知己;五百年问今何世,鹿亡秦,蛇兴汉,鼎争魏,瓜分晋,颂者,讴者,悲者,泣者,未免桃花笑人。

上联中,“渊明记”指陶渊明的《桃花记》,正是这篇“记”引来了这么多名山知己!“辋川行”指王维十九岁时的作品《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王维,把桃花源写得色彩斑斓。“太白序”指李白《奉饯十七翁廿四翁寻桃源洞序》。桃花源是李白被流放夜郎的必经之地,想必留有这位诗仙的足迹。李白除了上述序外,还有两首写桃花源的诗:“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一水斜。”“露湿烟浓草色新,一番流水满溪春。可怜渔父重来日,只见桃花不见人。”

还有“昌黎歌”,指的是韩愈的《桃源图》。“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远近蒸红霞”,这首诗把桃花源的景致描画得极有特色。有趣的是,韩愈并没有到过桃花源,这首诗是他看到刘禹锡送给他的桃花源图之后写的。韩、刘交谊甚深。刘禹锡是韩愈古文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他们政见不尽相同,却是学术上的挚友。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十月,刘禹锡因改革失败被贬到“蛮夷之地”朗州(即武陵,今常德)当司马后,他们还在书信往来中进行了一场“天人问题”的论战。在武陵期间,刘禹锡常到桃花源来散心。据说有一年中秋,他曾在桃花源归鹤峰的仙鹤观赏月通宵,留有《玩月》诗一首。有一次,他发现附近有钱有势者欲霸占这块风水宝地,便于山边一大石上疾书“桃源佳致”四个大字,款“刘禹锡题”,然后令人錾成石碑,立于桃花源入口处。从此无人再敢起邪念。此碑今犹屹立如初。壮志难酬、寄情山水的刘禹锡,未曾忘记他远在南宫的好友韩愈。一日写罢《桃源行》犹激情难抑,便又泼墨作桃花源图托人送赠。于是为后世留下韩刘诗画相和的佳话。从韩愈诗中“蒸红霞”一语看,刘禹锡所画当是富有火辣辣生气的壮阔美丽之景。

除了上述文人外,王安石、苏轼及明“公安派”的诗人袁宏道、袁中道等,也都为桃花源留下了诗文,增添了光彩。所以,人们后来将桃花山上原为纪念陶渊明的渊明祠(因陶渊明死后被封为靖节先生,故又名靖节祠)改为集贤祠,让这些名山知己得以欢聚一堂,继续抒发他们无尽的诗趣雅兴,诉说他们感受的世态炎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