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号趣谈·潘汉年
潘汉年(1906~1977),笔名亚灵、天长、水番三郎等,又因长期从事地下工作,曾用化名萧开 (小K)、潘健行、胡星等。江苏宜兴人。作家、现代革命文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4年参加创造社,主编《洪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前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参与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前,又作为中共正式代表,到南京参加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以后一直在上海、香港等地领导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曾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华中局社会部长等职。上海解放后,历任市委副书记、第三书记和副市长等职。1955年7月蒙冤入狱。1982年8月,中共中央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有小说集 《离婚》等。
主要书斋号有: 听车楼。
听车楼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潘汉年来到上海,和叶灵凤居住在繁华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某幢小楼里。小楼临街,室外马路上喧哗的车马声清晰可闻,于是他命其居室为 “听车楼”。他在听车楼中,接待同志,研讨工作,编排稿件,可谓 “风声雨声车马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他也经常在小楼中伏案写作,紧密联系当时的时局变化,在自己主编的《幻洲》《现代小说》等刊物上,以《听车楼随笔》为题,发表许多文笔犀利、深入浅出的杂文,文末又常署 “听车楼”。一时 “听车楼” 风靡沪上。在听车楼里,他创作了不少构思别致的小说。他的小说集《离婚》,收入作品8篇,曾作为 “幻洲丛书” 之一,于1928年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潘汉年故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