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章趣谈·罗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闲章趣谈·罗聘

《罗聘》:罗聘 清雍正十一年—嘉庆四年(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自号花之寺僧,江苏扬州人。金农高弟。为“扬州八怪”之一。工诗,善画,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金农神味,墨梅、兰、竹,均极超妙,古趣盎然。道释、人物、山水、花卉,无不臻妙,貌鬼独绝。

《罗聘》:主要闲章:铁钩锁 写真不貌寻常人 画梅乞米 两峰道人 花之寺僧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无所住庵



铁钩锁

乾隆五十三年邓石如刻。所谓“铁钩锁”,罗聘有诗云:“画竹有声风满堂,法从钩勒异寻常;鹦哥毛细休轻染,此是仙都白凤凰。”诗末题记:“自唐王摩诘双钩法传于江南,而世之画者,多宗蜀主,故黄筌父子擅名当代。黄华老人而下,高房山、李蓟丘、赵松雪诸人皆工墨竹,铁钩锁之法绝响矣。”



写真不貌寻常人

乾隆五十五年罗聘遇邓石如于京师。绘《登岱图》赠石如,石如镌“写真不貌寻常人”一印以报之。

罗聘善画鬼,曾作《鬼趣图》,能于烟雾迷茫中画出鬼的奇形怪状。有人以为他之所以写真不貌寻常人,是因为他的眼睛与众不同,蒋宝龄《墨林今语》云:“山人生有异禀,双睛碧色,白昼能睹鬼魅。”他自己的《秋夜集黄瘦石斋中说鬼》有:“秋室昏孤灯,书棚堕饥鼠,狂鬼若无人,揶揄来三五,我岂具慧眼,恶趣偏能睹。颈或曲且高,身或短而偻,倏忽远堂庑,悄然寻潜踪;落叶声如雨,反觉恐怖生,肉上寒毛竖。因之叹阮瞻,终为鬼所侮。妄听且凭君,我语非妄语。”他的画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异曲同工之妙,并非具有慧眼,而都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以画、小说的形式来反抗清政府的压迫。



铁钩锁





写真不貌寻常人





画梅乞米



画梅乞米

此印为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所刻。画梅乞米语出《冬心画梅题记》:“画梅乞米寻常事,那得高流送米至,我竟长饥鹤缺粮,携鹤且换梅花睡。”



两峰道人

此印为董洵所刻。款云:“戊戌冬过朱草诗林,观黄大痴墨迹上有‘一峰道人’印,因易字以赠两峰先生。小池弟董洵。”黄大痴,即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大痴学人。《甘泉续志》卷十三云:“朱草诗林,在扬州弥陀巷内,罗两峰之寓庐也。今名其地小花园巷,仪征金氏所居,即其故址。”解放后,小花园巷仍归名弥陀巷,朱草诗林宅为扬州文管会所属。现为罗两峰纪念馆。



花之寺僧

罗聘不仅向金农学画而且学佛学,金农《冬心先生画佛歌》云:“我亦花之寺里僧,执管描摹竟未能,愿乞无量智慧灯,开我道眼增双明。”又有:“花之僧住花之寺,今生来作诗弟子,阖户常设太常斋,行歌不谒尚书里,二清二妙隔世交,大园佛镜着方袍。”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七,罗聘33岁生日,感于幼遇孤露,半生浪迹,怀才不遇,抱恨终天,写下自寿自怜诗:“人日生人人可怜,花之寺里记身前。浮踪浪迹寻来路,流水花开又一年。仍此性天仍色界,也如行脚也逃禅,新诗呈佛无他愿,再结来生不昧缘。”

清蒋宝龄《墨林今话》云:“山人夙耽禅悦,尝梦入招提曰‘花之寺’,仿佛前身即其中主,僧遂自号‘花之寺僧’。精修向业,多写佛像,庄严清净,宛然面壁宗风。”花之寺在山东沂水县。



罗聘像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此印款为:“两峰四兄嘱仿钝丁法。时壬子清明,小池。”为董洵所刻。句出金农《冬心先生续集》:“居扬州旧城西方寺,七十老翁,妄念都绝,我亦如来最小之弟也。”



无所住庵

此印为丁敬所刻,“无所住”语出《维摩经·观众生品》:“从无所住本立一切法。”鸠摩罗什疏云:“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何寄,故无所住。”慧能《坛经》云:“我法门,以无住为本。”罗聘取用此印,其意与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于烦推求”相近,都是追求艺术创作的有法而不守常法。



两峰道人





花之寺僧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





无所住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