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王羲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翰墨趣谈·王羲之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曾做过 “右军将军”,世称 “王右军”。王羲之善书法,草隶、八分、飞白、章草、行书诸体皆工,尤擅长行草书,自成一家。他的书法集众家之长,一变汉魏质朴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书体,在书法上有继往开来的卓越成就。自东晋以来,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所师法,尤其在唐代影响最大。后世称之为 “书圣”。历代对王羲之书法评价颇高。梁武帝说: “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李嗣真《书后品》评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唐太宗最佩服王羲之书法,亲自作《王羲之传论》,评曰: “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 主要作品有《十七帖》、《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序》(唐摹本)等。

羲之拜师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对书法艺术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兴趣和热情,随之开始了书法练习,勤奋而刻苦。但3年过去了,他还是进步不大。王羲之很是不解,就不断琢磨是怎么回事,后来就想: 是不是因为没有名师的指点,没有领悟到入门的精髓呢?如果能拜个神仙为师父,得到他的精心指点,他再赐给我一支神笔,我不就成了天下最好的书法家了吗?于是,怀着这个念头的王羲之悄悄收拾好行装,瞒着父母,出外寻仙拜师去了。



王羲之像



外面的世界对刚出门的王羲之来说,显得新奇而辽阔,王羲之感受到了没有丝毫束缚的自由,虽然心里想着要去寻仙拜师,但并没有到哪个山拜哪个师的明确念头,因此他的行走漫无目的。后来,王羲之往人烟稀少的大山中走去,因为他听人说,神仙都住在绝少人迹的深山老林。这样,王羲之来到了沂蒙山上。他在山上行走的时候,看见了一个老猎人,这个老猎人身挎弯弓,腰插利箭,正在寻猎。王羲之心想: 这个老猎人一看就在山里住了很长时间,肯定知道神仙住什么地方,于是就上前和老猎人打招呼,说明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并请求老猎人给他指引拜仙的路。老猎人听了王羲之的话后,马上就笑了。这时候天上飞过来三只大雁,老猎人就指着大雁对王羲之说: “你看看天空飞来的那三只大雁,等我把它们射下来后再告诉你。”王羲之抬头一看,只见辽阔的蓝色天空中果然有三个小黑点,但根本看不清楚小黑点是什么。他心想: “你能看清它们,已经很不容易,要想射下来,恐怕就更难了。”他心里的疑问正在上升,只听得“嗖嗖嗖”三声,老猎人已经连发三箭。随着三支箭飞向天空瞬间不见了影子,上面很快掉下来三只大雁。王羲之惊呆了,他急忙跑上去,这一看,天哪! 三只利箭,支支都射中了大雁的头,真是太准了。王羲之对老猎人佩服极了,就诚恳地对他说: “老人家,这么说,您肯定是仙家的门徒吧? 要不然,怎么能射得这么准? ! ”

老猎人却笑着摇头答道: “自幼打猎在深山,从来没拜神和仙。手中弓箭也一般,本领全靠苦和汗。”说完,平静地看了王羲之一眼,就拣起地上的大雁,往山中走去。

王羲之听了老猎人的话,先是一怔,接着便如大梦初醒,他感到万分羞愧,再也不想寻神仙、求神笔了。他向往深山中走去的老猎人拜了三下,就收拾好东西,返回到了家中。

从此,王羲之发奋练习书法,努力督促自己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管遇到什么事,也绝不间断。他每天一大早就坐在家门外水塘边的石桌上临摹书法,常常一坐就是一天,直到日落西山才涮笔洗砚。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苦练加上博览群书,王羲之最后终于成为了天下最有成就、声名最大的书法家,并载入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永恒史册。

池水尽黑

做学问讲究家学,讲究从小对于知识的熏染,为日后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要求。王羲之出生于东晋书法世家,他的父亲王旷、伯父王导、叔父王廙都是东晋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从小就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羲之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得到了书界女杰卫夫人的极大赏识,因此,他从7岁就开始跟着卫夫人学书。王羲之特别用功,善于钻研和思考,所以进步很快。他写出的字端庄秀美,内含筋骨,经常受到父辈们的赞赏。但王羲之还是一如既往地勤奋练习,不骄不躁。12岁时,父亲把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的《笔法》传给了他,他深知这本书对于书法爱好者的重要作用,好像得到了绝世难见的宝贝一样收了下来。从此,王羲之更加勤奋用功,他经常把 《笔法》 放在案头,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反复临摹学习,百看不厌。在这本书的“指点”下,王羲之的书法大为长进,显露出超出同龄人的气度,他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 “少年书法家”。

有一次,不经意中,王羲之从父亲那儿听到汉代书法家张芝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他深受感动,内心深处升起了对张芝的敬佩之情。“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为之黑”的学习精神在他心底烙下了重重的印痕,不仅深深打动了他,也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他,他决心向张芝学习。从此,王羲之就学张芝的样,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门前的池边练字,每次写完字后,就在池中洗涮笔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由于王羲之经常在池中洗涮笔砚,时间长了,竟把一池清水染成了黑色,他的书法艺术也随之有了很大飞跃,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王羲之视野宽阔,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创造,逐渐形成了自己俊美超逸的独特艺术风格,获得了极大成功。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令世人深为感佩,为了纪念他,人们把他用来洗涮笔砚的水池称为 “墨池”。



《姨母帖》 晋 王羲之



王羲之的墨池遗迹,确切地址没有令人信服的考证,据后人相传有会稽、永嘉、庐山、蕲水等多处,而以临川的墨池最为有名。及至后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文学家曾巩还专门写了一篇《墨池记》,赞扬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勤力练习的精神品格。他认为王羲之在书法上之所以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不仅是靠天才,更是靠勤奋努力。最后,曾巩还在文章中勉励后学向王羲之那样刻苦用功,努力深造,以取得彪炳史册、为后人所敬仰的成就。

窃读 《笔论》

大凡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除了具有超出常人的天资之外,还得有一般人所不及的勤奋努力。作为取得卓越成就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也不例外。王羲之不仅天资聪颖,对事物具有深刻的领悟能力,而且勤奋好学,舍得下功夫,在书法上尤其如此,因此他7岁时就写得一笔好字,年少即有书名。



《丧乱帖》 晋 王羲之





黄庭经》 (局部) 晋 王羲之



王羲之12岁那年,有一天,他去父亲的卧室里玩,无意中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本书。王羲之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就把书拿出来翻看。这一看可高兴坏了,因为这是一本前人论书法的《笔论》。兴奋异常的王羲之顾不了那么多,也忘记了未经父亲同意可能会遭到批评,就偷偷地翻阅起来。王羲之看着看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沉浸到了书中讲述的内容,手不由自主地在空中比画起来,心里也跟着默默记诵。大概翻看一遍后,王羲之又悄悄地把书放回原处,他还是有点怕父亲知道。但他父亲对自己放的东西怎会心里没数?他当然发现了枕头下的书被人动过,于是就问王羲之道: “你是不是偷看了我枕下的那本书? ”王羲之心里有些忐忑,他不知道父亲会有怎样的反应,只是点点头承认。父亲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抚摸着王羲之的头,亲切地对他说: “你现在年纪还小,理解能力还不够,有些书难以读懂,你先不要急着看,等你长大成人以后,再看也不晚,到时我会教给你的。”王羲之一听却急了,说道: “父亲,这些书我能读懂,现在就应该让我去读,要不然等我长大成人后再去读,恐怕会有所耽误,到那时再后悔就晚了。”父亲听了他的话,既吃惊又高兴,他没想到儿子具有这么强的理解能力,心里很为儿子的聪明早熟而欣喜,于是二话没说,立即把那本 《笔论》 拿出来给了王羲之,让他好好学习。

王羲之拿到《笔论》后,心里十分高兴,便经常把它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细细阅读揣摩,领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不断地临摹学习。不到两个月,王羲之的书法水平就得到了很大提高,写出的字和以前大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质的飞跃,这种变化让他自己也感到有些吃惊。带他入门的书法老师卫夫人也很吃惊,她由衷地赞叹说: “这孩子一定读过什么关于书法用笔的书。” 接着又感慨道: “不得了,照这样下去,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必超过我的书法名气。”

眼界大开

起点、天分、后天的努力和眼界,几乎是每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王羲之也是这种例子的典型。就起点而言,羲之少年时代就跟著名女书家卫夫人学习书法,起点很高; 就天分而言,他理解能力强,对事物尤其是书法艺术具有非常敏锐的领悟和接受能力; 在后天努力上,他也舍得下功夫,肯主动钻研,刻苦到了不分昼夜的程度,这自然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再加上卫夫人对他要求很高,指导也很精心,所以他进步很快,并经常受到大家的夸奖和赞扬。羲之自己也很高兴。这时候的王羲之,眼界还不够开阔,因此,他的书法基本上局限在卫夫人书法风格的框架之内,还没有跳出来 。



《初月帖》 晋 王羲之



但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王羲之的眼界逐渐开阔起来。这源于他走出家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游览和对前人书法艺术的观摩。有一次,王羲之渡江往北游览名山,见到了李斯和曹喜写的碑石,顿觉眼前一亮,再联系到自己的字,就觉得跟他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他想,以前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眼界和视野非常局促、狭窄,这样怎么利于书法技艺的提高呢?不能再将自己的视野限制在周围的小圈子了,而应该走出家门,多观摩别人的书法艺术,多感受前辈书法大家的风采,才能使自己的眼界更为开阔和高远,才有利于技艺的发展和提高。有了这样的认识后,王羲之就有意识地经常外游名山大川,结交同道中人。之后不久,他来到了许昌,观赏了钟繇和梁鹄的字; 还到洛阳去看了蔡邕书写的《三体石经》,在从兄王洽家里见了张昶的《华岳庙帖》。通过多处游历和观赏名家书法作品,王羲之大为惊叹。他深深体会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句古训的价值,认识到除了卫夫人和父亲之外,还有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和众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基于这样的认识,王羲之感悟到: 学习书法必须放宽眼界,多观摩体会大家的作品,集众家之长,广采博取,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从此以后,王羲之完全打破了原先狭小的格局,融今汇古,诸体兼修,终于形成了自己妍美流便、尽善尽美的书艺特色,集时代之大成而一开新风,创造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人各有体

王羲之最喜欢的书法家是汉代的张芝,对他的草书尤其偏爱,他觉得张芝的草书很有气势,笔力惊绝,纵横无极。因此,他就将张芝作为模仿的对象,找来了许多他的法帖,刻苦研究,反复临摹。王羲之的模仿和学习,努力做到一笔一画,循规蹈矩,生怕脱离张芝的面貌。这样学了一年,王羲之虽然也能写草书了,但写出来的完全是张芝草书的翻版,而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只是,王羲之并没有意识到。

一天晚上,王羲之又坐在床上读张芝的法帖,他的妻子郗夫人已经睡下了。王羲之读得非常投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就用手指在被褥上画开了,画着画着,手指竟不由自主地挪到了妻子的背上。郗夫人醒来见王羲之这么投入,就笑着推开他的手说: “人各有体,你不在自己身上画,在别人身上乱画啥呢? ”“人各有体”,妻子说得无心,王羲之却醍醐灌顶般想到了关于书法的言外之意,他沉思起来……

从那之后,王羲之悟出了一个深刻的学书道理: 学习书法不但要用功,而且要用心,要有自己,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悟出这个道理的王羲之再写草书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笔法上亦步亦趋,而主要着眼于张芝草书的精神气质了。此后他纵横古今,吸收众长,都着眼于寻找和丰富自己的风格特征,从而形成了集时代之众美又超越于时代的鲜明的艺术风格特征,成为后世永远敬仰和师法的 “书圣”。

羲之吃墨

王羲之写字非常专心,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些故事,也被后人世代相传。

相传有一次,王羲之独自在书房写字,妻子郗夫人特意为他做了一碗糯米糕,连同一碟熬好的米糖送到书房。郗夫人见王羲之正专心写字,怕打搅他,就把点心放到书桌上,并叮咛他趁热吃,吃完再写。王羲之正写在兴头上,头也不抬地答道: “啊,好,好。” 郗夫人说完,就带上门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郗夫人走进书房收拾碗碟,却见桌上的点心原封没动,王羲之还在写他的字。郗夫人就催促道: “快吃吧! 都凉了。”“啊,对,对! ”王羲之还是头也不抬地答道,手中笔虽然停了停,眼睛却还盯在字帖上。

郗夫人第三次走进了书房,只见碗里的糯米糕虽然少了几个,碟子里的米糖却一点也没动。她抬头看看丈夫,只见他嘴唇上涂满了黑墨,她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便强忍住笑问道: “你吃的米糖甜不甜? ”“甜,甜哪! ”王羲之低头应道。郗夫人这时实在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羲之被妻子笑得莫名其妙,赶紧低头看了看,他还以为妻子在笑他哪个字写得不好呢,郗夫人却指着他的嘴,笑得比刚才更厉害了。王羲之赶忙用手摸了一下,一看满手是黑墨,这才恍然大悟,夫妻俩都开心地大笑起来。

《黄庭经》 换鹅

王羲之非常爱鹅,对鹅有很深的感情。他认为鹅游于水,前后左右,灵活自如,可以作为书法用笔上的借鉴。

相传会稽有一位老婆婆养了一只大鹅,那鹅不但雪白可爱,叫得也很好听。王羲之知道后,就约了几位好友前去观看。老人听说大书法家王羲之要来拜访,十分高兴。但拿不出好的食物招待贵客,没有办法,就狠狠心把心爱的白鹅杀了待客。王羲之知道后非常感动,但更婉惜和悲痛,一口鹅肉也吃不下去。为此,王羲之伤心了好长时间,提起来就叹息不止。

又传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鹅,那群鹅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十分招人喜欢。王羲之听说后,当即前去观赏。那道士见是王羲之,十分热情,赶忙出门迎接。王羲之一进山门,立刻被那群鹅吸引住了。只见它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昂首高歌,有的在追逐嬉闹。其中有一只鹅羽毛雪白,鹅冠殷红,姿态悠然,简直把王羲之看迷了。见此情状的道士心想: 人们都说书法家王羲之爱鹅如迷,真是名不虚传哪!此时的王羲之越看越喜欢那只白鹅,禁不住问道士: “老道家,这只鹅可以卖给我吗? ” 道士回答: “对不起,我的鹅是不卖的。”王羲之听后异常失望地叹了口气。那道士见王羲之求鹅心切,就又说道: “我听说先生的书法很有名。先生若肯为我写一卷《黄庭经》,我便把这群鹅作为答谢全部送给您。”王羲之听了满心欢喜,一口答应。那道士让人拿出文房用具放在石桌上,王羲之挽起双袖,提笔蘸墨,稍一凝神,挥手便写,毫无迟滞,一口气写完了 《黄庭经》,一笔不苟,一字不差,直把那道士看得目瞪口呆。写完后,王羲之放下笔,喜滋滋地赶着鹅群回了家。这桩“买卖”可谓皆大欢喜,因为老道士非常喜欢书法,又特别喜爱王羲之的小楷,一直想得到一卷他的小楷作为临习的范本,这次总算如愿以偿。王羲之也得到了大群的白鹅。

蕺山题扇

王羲之为人正直、性格骨鲠,眼里容不得沙子,这给他的仕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王羲之少年时和王述齐名,但他很看不起王述的为人。后来,王羲之做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王述从骦骑将军升为扬州刺史,官在王羲之之上。王述就利用职权之便,处处挑剔王羲之治下的会稽内政。王羲之极为愤慨,却无法做出有力的反抗,因此干脆称病辞职。获准后,他住到了蕺山下,每天吟诗作书,悠然自得,远离了官场的是是非非。

这天下午,王羲之在山脚下散步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老婆婆满脸愁云,脚步沉重。王羲之很奇怪,忙走过去,满脸关切地问道: “老人家,什么事使您如此发愁呢? ”老人无力地指了指竹篮子里的六角竹扇,叹息道: “唉! 生活难哪! 这些扇子若卖不出去,我一家老小可怎么过活呀? ”老人的话引起了王羲之深深的同情,他就劝老人不要难过,说会有办法的。说着,他让老人把篮子里的竹扇都拿出来,自己又去附近找来笔墨。然后就开始在竹扇上题字。老人见此,感到很疑惑,就说道: “先生,我的竹扇本来就卖不出去,您再用墨一涂,恐怕更没人买了! ”见老人没明白,王羲之就耐心地解释说: “放心吧,老人家! 您只要说这扇上的字是王右军题的,就一定会有人买的。”

王羲之题完字后,老人将信将疑地收好扇子,告别他往街上走去。她见人就说: “这扇子上有王右军题的字,谁愿意买啊? ”很快就有一大群人围了上来。众人拿起竹扇,欣赏着王羲之的书法,并纷纷掏钱抢购,出价也越来越高。不一会儿,篮中的竹扇就被买光了,有的人没买到,还直叹息呢! 老人拿着卖扇得来的钱,去米店买了米,高高兴兴回家了。

不足为奇

能够口头相传的故事,常常都是生动有趣的。传说有一次,王羲之外出路过汾阳时,住在一家客店里。由于匆忙赶路,舟车劳顿,王羲之又累又饿。一进店门,他就催店家赶快做饭,好早点吃完休息。

店主是一位50多岁的老大嫂,她好像没听见王羲之的话一样,一点也不着急,只是不慌不忙地把一只茶壶放到火炉上,就转身走开了。王羲之以为她没听见自己的话,就又催了一遍,店主这才应道: “知道了,我马上就做,您放心等一会儿。”王羲之觉得奇怪,却也不便再问,只有耐着性子等着店家上灶。

不一会儿,壶里的水开了,店主也走了过来。她一手拿着一团和好的面,一手拿着削面刀,走到炉前,然后起手削面。只见刀起面落,那削下的小面片不偏不倚,正好一片接一片飞进壶口里。王羲之看得出了神,不由得伸出大拇指,惊叹道: “好手艺,好手艺! ”店家却道: “这没什么,削的次数多,熟练罢了,和王羲之写字一样,没什么可奇怪的! ”王羲之听后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也不由一乐,自己都成了人家随口的话题了。



《乐毅论》(局部) 晋 王羲之



入木三分

王羲之写字非常注重腕力的运用,务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他写的字,雄健而遒媚,厚重又妍美,透出一种微妙的力量之美。

相传有一天,王羲之去一位学生家走访。那学生见老师来了,非常高兴,赶紧忙里忙外,设家宴招待老师。王羲之颇为感动,就想给学生留几个字作为答谢。他走进学生书房,看到了一张新做的方木桌。木桌还未上漆,桌面又光又平,洁白如纸,很招人喜爱,桌上还放有笔墨。王羲之顿时书兴大发,提起笔,蘸饱墨,在桌面上挥毫疾书,写了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写完后,就放下笔回家了。

当那个学生送走老师回到家时,只见父亲正让木匠刨桌上王羲之写的字。他当时就急了,立即跑进书房夺下了木匠手中的刨子,并对父亲说: “我跟老师学了好几年书法,他轻易不给我写字。今天老师高兴,才给我留下几个字,这是多么珍贵的墨宝啊。我以后就可以把它作为临池学习之用了,你怎么可以让木匠刨掉呢? ”说着,他走到了桌边。只见桌上的字虽然被木匠刨去了一层,但笔画还是很清晰。

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了一条成语,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透彻。

书法嫁妆

传说的故事,并不都是有趣的,也有让人惋惜的。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这天,是王羲之嫁女儿的大好日子。女方花轿刚抬到男方家大门口,婆婆就高兴地出来迎接了。但当她看到女方只来了一副轿子时,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接着,她两只眼睛直盯着花轿门。只见轿帘一掀,新媳妇下了轿,却是什么也没带,轿子里空空如也。不过下了轿的新媳妇怀里却抱着一大卷纸。她走到婆婆跟前,双手恭敬地递上那卷纸,说道: “婆婆,这是我父亲陪给我的嫁妆。”婆婆不听则罢,一听这话,气得两眼都快进出火星来了。她原以为王羲之是个有名望的人,家里一定很富裕,这次嫁女儿,说什么也得陪上许多贵重的嫁妆。没想到却只带来了一大卷“破纸”。她看都没看,拿起纸卷,就往后屋走去。



《得示帖》 晋 王羲之



到了拜堂的时候,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要给公婆跪拜。可大堂上只有公公一人,婆婆却不见踪影,左等右等都没有来。众人等得着急,都乱嚷嚷起来。公公也着急了,只好亲自去找。三找两找,终于在后屋找到了老伴。却见屋内烟雾缭绕,纸灰飞扬,老伴正跪在灶前一个劲地烧纸。老头忙问:“都要拜堂了,你还在这烧啥呀? ”老伴没好气地回道: “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给他女儿的陪嫁呗! ”老头闻听此言,赶紧拿起剩下的半张,一看,原来是王羲之的墨宝! 他气得对老伴说: “你疯啦,怎么烧起宝贝来了! ”“什么宝贝,全是一堆破纸! ”老伴说着,一把抢过老头手中那半张纸,抬手扔进了火中,老头忙冲上前,伸手就向火堆里抢,却已经晚了,那半张纸全烧成了灰。老头气得直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十八缸水

王羲之除了自己酷爱书法艺术,还经常教育儿女们学习书法,以继承家族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他的耐心引导和精心培养下,他7个儿子中有5个喜欢书法并有所成就,其中以七子王献之最为突出。

王羲之对子女学习书法要求很严,并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教育他们,经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刻苦学书的事迹,以达到勉励的效果。他7个儿子当中,最小的王献之最为聪明好学,王羲之也最喜欢他,对他的学习也更为关注。王献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起初很用功,每天都能按时完成父亲布置的练习作业。但学着学着,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最初的热情和积极性减退了,加上练字常常练到手腕酸疼,虽然学会了父亲传授的方法,却好像没什么大的进步。他心想:照这样学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书法家呢?

这天,王羲之正在书房写字,王献之推门进来了。刚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问:“父亲,我学书法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是长进不大,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书法家呢?父亲肯定知道学习书法的秘诀,您就早点告诉我吧! ”王羲之听了儿子的话,又惊又喜: 惊的是,儿子不想吃苦,想走捷径; 喜的是,儿子想学习,有追求。他想了想,就笑着对王献之说“你要找学习书法的秘诀吗?那我告诉你吧,它就在家中的十八只水缸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水都写完了,那秘诀自然就能找到。”王献之一听,十分高兴,就按着父亲的话去做了。

从这以后,王献之就用水缸的水研墨练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他用完了家里的十八缸水,答案也找到了——他已经练出了一手俊美秀润、超逸风流的好字,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从王献之成功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王羲之告诉儿子的秘诀不是别的,正是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一点之功

王羲之书名很大,向他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他都尽力调教他们,但免不了还是有太贪玩而被“扫地出门”的,下面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个。

东晋时有个寡妇,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只给她留下了一个10岁的独生子,寡妇自然把独生子看作掌上明珠,望子成龙,于是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寡妇听说王羲之书法很有名,为使儿子早日成才,她就托熟人说情,让儿子拜王羲之为师,学习书法。

3个月过去了。一天,寡妇的儿子带着自己写的字,回家让母亲过目。他想: 我跟王羲之学了3个月书法,写了那么多字,一定会受到母亲夸奖的。因此一进家门,他叫了一声“娘”,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写的字拿出来给母亲看,笑嘻嘻地等着母亲的赞扬。谁知,母亲看着看着却皱起了眉头,叹息道:“吾儿学书三月整,只有一点像羲之。”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寡妇的儿子娇生惯养,学习书法吃不了苦,别的学生都在刻苦练字,他却只顾贪玩。王羲之多次引导、规劝他,可他就是听不进去。没办法,3个月后,王羲之把他打发回了家。

那“一点像羲之”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天,这个学生写好作业,拿去让王羲之批点,其中有个字少写了一点,王羲之便顺手补了上去。只此一点,便超出寻常,一下子就被寡妇给辨认出来了。也就是这一点,已足可见王羲之的功力。



《十七帖》(局部) 晋 王羲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