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的出自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阳夏人,汉武帝时为太史令。他学问渊博,办事认真,治学严谨。他有个儿子叫司马迁,十岁时就能阅读古代的典籍,如《春秋》《国语》等。二十岁时曾周游天下,南到过长江、淮河一带,到过大禹住过的会稽山,到过舜帝巡游过的九嶷山;北去过齐国、鲁国的故地,寻访过孔子生活过的古迹,后来他还到过四川以南,到过昆明等地,真是见闻广博。
有一年,司马谈随汉武帝东巡泰山去封禅,结果到了洛阳后就病倒了。无法再走,只好在洛阳停留下来。
司马谈病在洛阳,而且越来越严重。司马迁闻讯后,赶到洛阳看望父亲。这时司马谈已经病危,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拉着司马迁的手哭着,断断续续地说:“我的病是很难治好的了,我死后,你一定不要忘记我还没有做成的一件事,这就是我一直想写一部史书,可是现在无法去写了啊!作为太史令,我不能将以前天子的功业记载下来,我始终惶恐不安呀,你一定要记住啊!”说完,泪流满面。
司马迁认真地听着,心中十分悲痛。司马迁俯首流涕曰:“儿子愚笨不聪明,请让我详细地了解先人所编的历史和典故,然后再如实地记载下来,不敢有所疏漏。”
司马谈去世三年以后,司马迁被任命为太史令,他牢记父亲的遗言,认真阅读各种史籍、史料,了解各地的史迹,搜集各种传闻,加以考证。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这部作品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保留了从西周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巨著,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俯首”一词就是描述司马迁在聆听父亲遗命时态度的。“俯”的意思是把头低下,它与“仰”是相对的。“首”就是头。“俯首”就是低下头。如:俯首沉思。它也往往引申为顺从,如:俯首听命,俯首帖耳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