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学·东晋至唐的伪《古文尚书》·南北朝经学之异——南“孔” 北郑
南朝经学,据宋、齐、梁、陈诸书及《通典》所载,宋时曾立学,循晋之旧,《尚书》为孔、郑二家,不久废。齐时旋立旋废。梁代儒学较盛,“五经”都有教授,梁武帝肖衍自己有解经之作,孔子祛尤明《古文尚书》。陈代则又废学,几个师儒都由梁代传下。《隋书经籍志》载南朝四代原、孔、郑并行。经数代传习而郑消孔长,伪古文终取代古文。
北朝经学,据 《魏书·崔浩传》,浩撰《五经注》,随所撰《国书》刻石,不久浩被族灭而书废。《魏书·儒林传》载北魏比南朝更重经学,盛行郑玄之学。《北史·儒林传》载南北朝经学之异云:“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可见北朝承东汉古文学,南朝则行魏晋经学。魏晋经学受玄学影响,北朝绝不言玄。
继北魏的北周讲求儒学,北齐则否。但《北齐书·儒林传》记载了一北朝郑氏《古文尚书》传授系统:王总传徐遵明,徐传李周仁、张文敬、李铉、权会。又指出北周、北齐皆不知有孔安国《古文尚书》。直至北齐之末的刘炫、刘焯得到南朝费甝的《尚书义疏》,才将伪《古文尚书》传入北方,时已入隋世了。
南朝经学继玄学影响之后,又受佛家义疏讲经形式的影响,也对各经撰写义疏。这比仅仅作文字训诂名物解释要深入,注意经义的阐释。继晋代的李颙、伊说之后,宋有姜道盛,齐有顾欢,梁有尚衍、巢猗、蔡大宝、费甝等人,都有义疏之作。及北齐至隋的刘炫、刘焯等亦承南学撰义疏,南北经学就此趋向统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