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商周时期甘肃境内的文化遗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商周时期甘肃境内的文化遗存

中国的远古历史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先后被夏文化和商周文化所代替,进入奴隶社会。此时的甘肃,尽管存在着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但仍陆续跨入了文明时代。玉门火烧沟文化以及辛店、寺洼、沙井文化就是充分的证明。

(1) 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存及其内涵

①火烧沟文化类型。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玉门市清泉乡的火烧沟发现遗址一处,清理了三百一十二座墓葬,其中有铜器随葬的墓共一百零六座,出土了大量彩陶、石器、铜器与金银器遗物,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有大量铜器,如斧、锄、刀、凿、针、镜等共二百多件,这些铜器以模铸为主,发现有铸造镞、镰的石范。金银装饰器的出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多种矿产开采、冶炼和使用的能力。

根据以陶器形制作为划分文化类型的特征,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器确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四耳带盖的彩陶和较多的粗陶罐是其文化特征。在花纹装饰上,承袭马厂类型风格,黑彩多而红彩少,而一些陶器的形式又接近齐家文化的风格。火烧沟遗址又有早中晚期的地层关系,说明它曾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考古工作者依据火烧沟遗址文化自身的特点,将它命名为“火烧沟文化类型”。

火烧沟文化类型多分布在河西地区的山丹、民乐、酒泉、玉门等地。从它的陶器深受齐家文化的影响来看,它的相对年代大致相当于齐家文化晚期,最晚约为前一千六百年,即夏商之际。

②火烧沟文化内涵。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铜器充分说明,处于火烧沟文化期的人们已较多使用青铜器,新的生产力必然会加强社会生产、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上除使用石质斧、刀、锄、石磨等工具外,还使用了铜质的镰、刀、斧等农具,这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粮食已有积蓄,不少墓葬中出土的大陶罐中都贮存有粟粒,出土的小型方杯和人足形罐,应是一种酒器,表明已有多余粮食作酿酒之用。墓葬中普遍有羊的双角和羊腿骨、髋骨等,有的墓还有猪头、羊头、狗骨、马骨等,这既反映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繁荣,也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加强。畜牧业的繁荣为私有财产的增殖、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前提。火烧沟墓葬中殉葬羊头数量的悬殊以及大墓中以人殉葬,正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反映。手工业和冶铜业的发达是火烧沟文化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以早期青铜器居多,说明火烧沟文化已进入早期青铜时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多余产品的出现,氏族部落间的广泛交流,一定会促进原始商品交换的发展。火烧沟墓葬中普遍发现松绿石珠、玛瑙珠、海贝和蚌,有的是从外地交换得来的,贝、蚌多发现在有金、银、玉器殉葬的富有者墓中,所以它同时体现了财富的占有和充当货币的职能,而“私有制则是随着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这些文化遗存都表明火烧沟文化已跨进文明时代的门槛了。虽然当时各种条件还构不成完全的奴隶制,但奴隶制确已出现。

火烧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分工、交换的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所带来的原始社会的解体,而且也提供了原始公社解体后所谓古代东方型农村公社的图景。当然,火烧沟文化还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正如人类带着自身起源的痕迹进入历史一样,在奴隶社会早期,氏族和农村公社是作为原始社会的重要遗产而普遍存在,而“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以这种公社或带着它的非常显著的残余进入历史的”(恩格斯《反杜林论》)。火烧沟文化遗存表明甘肃地区的古代先民已基本结束野蛮时代,进入了人类文明时期。

(2) 辛店文化遗存

①辛店文化的分布。辛店文化是甘肃地区的青铜时代的文化,年代约为前一千年,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时期。辛店文化是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省临洮县辛甸(店)镇发现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兰州以西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庄浪河等地区;渭水流域的陇西、渭源县境内,也有少量遗存。辛店文化的重要遗址,有甘肃省永靖县的姬家川、张家咀,东乡县的崖头等处。在这些遗址里,发现了房屋基迹、储藏窖穴、墓葬和石质、骨质、陶质生产工具和大量陶器,还发现了各种铜器、金器、装饰品等,这对于我们了解辛店文化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料。

②辛店文化的类型。辛店文化的特征,就陶器而言主要以夹砂红褐和橙黄陶为主,陶土中掺入碎陶末与石英砂粒等,陶衣较为粗糙,陶器多为手制,表面磨光,施有一层白色和紫红色陶衣。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与彩绘纹。彩绘花纹别具一格,近似一对羊角的双勾纹与象生犬形纹是辛店文化的重要标志。根据辛店文化陶器形制的差异性,分为两个类型:姬家川类型(或称辛店文化甲组)和张家咀类型(或称辛店文化乙组)。

姬家川遗址是1960年6至7月发掘的,共清理窖穴四十一个,房址一座,墓葬一座,出土遗物有石制工具三十六件,骨制工具二十四件,陶纺轮四件,器形种类除石网坠一种外,其余与张家咀出土的生产工具相同。生活用具有完整或能复原的陶器三十多件,骨匕三件,装饰品发现有骨笄一件,动物骨骼有牛、羊、猪、鹿、鼠等。张家咀遗址先后于1958年10月至11月和1959年4月至7月两次发掘,清理窖穴一百六十五个,出土的石制工具有刀、镰、斧、杵、纺轮、石臼和敲砸器等一百三十六件,骨制工具有镞、针、锥、凿、铲、梳等四十七件,此外还有陶制纺轮等。生活用具有陶容器和炊器,完整或能复原的有四十多种,另有骨器、装饰品、铜器以及猪、牛、羊、狗、马等动物骨骼。

张家咀遗址的辛店文化就其陶器质料、表面修饰和花纹、器形等都另具特点,不同于洮河流域典型的辛店文化陶器。姬家川遗址同张家咀遗址相比,在陶器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姬家川凹底器多,平底器少,并不见鼎和豆形器;张家咀遗址则相反,凹底器少,平底器多,有鼎、豆之类陶器。在纹饰方面,姬家川绳纹占多数,素面较少,附加堆纹多作锯齿状,而张家咀却素面多,绳纹较少。在彩绘花纹方面也都别具风格。这两个类型,反映了辛店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出现的差异性,它们与辛店文化具有先后发展的继承关系。

处于青铜时代早期的辛店文化,明显地接受了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在甘肃东部与周族毗邻地区的辛店文化所受影响的程度更深,而甘肃西部和青海东部的辛店文化,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虽然已突破氏族制,出现了贫富的阶级对立,但氏族制的残余却较多地保留在它们的社会形态里。

(3) 寺洼文化与沙井文化

①寺洼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寺洼文化是分布在洮河流域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是以1924年甘肃临洮县寺洼山首先发现而得名。其年代约相当于前1400至前1100年。寺洼文化自发现至今,先后发掘过二百一十多座墓葬(见方群《甘肃地区齐家文化及青铜时代诸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寺洼文化包括典型寺洼类型和安国(平凉市安国镇)类型。典型寺洼类型主要分布在陇山东西两面,洮河流域为其中心区,渭水上游也有它的遗存;安国类型主要分布在泾水、渭水、白龙江、西汉水各流域,平凉、庆阳、合水发现的还有与周文化共存的现象。典型寺洼文化的时代上限要早于西周,安国类型大致与西周同时,它们是先后发展的两个阶段。

寺洼文化的陶器除以马鞍口形为特征外,还有平口罐,典型的寺洼文化多以罐、鼎、豆等为组合,并有陶铃、陶纺轮等。安国类型以口耳部均呈马鞍口为特征,以罐、鬲、豆、盂、杯等为组合,不见鼎器。少数陶器还用红色或黑白色彩绘,或刻有指甲纹、凹弦纹、“十”字形或“人”字形、“个”形纹。这些区别可能是发展过程中地域和时代的差异,但刻划符号类似殷周文化中的数字符号,寺洼文化中发现有青铜器,应属于青铜文化。

寺洼文化是甘肃地区的土著文化,与殷周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之后,同辛店文化同时并存的两支青铜文化,“是形成先周文化的主要来源”(郭厚安等《甘肃古代史》)。在商末周初时,甘肃东部寺洼文化的社会发展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②沙井文化的分布及其特色。沙井文化是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沙井文化因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民勤县沙井村而得名。过去,沙井文化遗址大多在河西走廊的古浪、民勤、永昌、张掖等地发现。1980年,在永登县榆树沟也发现了沙井文化墓葬,除出土的铜器外,还发现了铁器,因此,它的时代上限晚于马厂文化,下限应晚于战国或更迟的时候。沙井文化的分布范围多在河西走廊东部的民勤、永昌、天祝、武威及张掖等地,永登发现的沙井文化则表明乌鞘岭以南濒临黄河地带也有沙井文化先民的活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永登榆树沟的沙井墓葬》)。

沙井文化是以畜牧业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也都存在,但在经济领域中不占主导地位,狩猎活动是辅助形式,根据碳14测定,年代约在春秋早期至战国之间,当时的社会处于奴隶制时期(蒲朝发《试论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的陶器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手制,陶器的上半部多施一层红色陶衣,器表饰绳纹、锥刺纹、弦纹与彩绘等,彩绘花纹有连续三角纹、窄长三角纹、菱格纹、波斯纹与鸟纹等。典型陶器有单耳桶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双耳圜底罐等。石器有打制、磨制两种,制作粗糙,说明了它的原始性,或是使用铜器的缘故。铜器在沙井文化中所占比例较大,出土的有铜刀、铜镞、铜铃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铜器饰物。出土的各种动物纹样为题材的装饰品是匈奴文化的象征,说明沙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有相当的关系,沙井文化的先民与匈奴有密切联系。据分布地区和所处时代推测,它可能是曾经活动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古月氏部族的后裔。战国时,匈奴族、东胡族南接中山、燕、赵国,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十分显著。沙井文化中发现的铁器、铁铲形器、铁矛、铁锥等,应是来自中原的产品,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