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文化·滇云名胜
滇云地区东为滇东高原,西为怒江、澜沧江切割的高山峡谷地形,远古的造山运动生成了众多的断层和褶皱,隆起的是山,下陷的成湖,地下的是溶洞,加上南国的热带雨林,构成了秀丽的自然风光。云南历史悠久,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拥有滇、南诏、大理等古国文明,又是大乘、小乘和藏传佛教的交汇之地,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灿烂的文化,独特的传说、奇异的风情更为自然和文化景观增添了异彩,滇云文化因之而生色。
(1) 云南民族村
云南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对外表现为如诗如画般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习俗。1991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为方便国内外游客,决定在昆明市区南部七公里处的滇池之滨兴建云南民族村,拟将云南二十五个少数民族村寨建成并集中于此,作为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习俗、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云南民族村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旅游基地设施,它占地485公顷,已建成傣家寨、白族村、纳西族村、彝族村、佤族村、布朗族村、基诺族村、拉祜族村、摩梭人之家、民族团结广场及民族多功能歌舞厅等村寨设施。1995年底,与之毗邻的云南民族博物馆建成并开馆,为民族村增色不少。
民族村内的傣家寨是傣族地区的缩影,占地面积27亩,三面临水,景色秀丽。寨内有傣家竹楼七座,小乘佛教的白塔一座,建筑面积3468.3平方米,是在昆明的傣家人欢度“泼水节”的地方。白族村占地面积62.55亩,建筑面积4331平方米。村内有一个人工洱海湖,占地39.63亩。主要建筑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和仿真大理三塔等,浓缩了白族的文化和风情。纳西族村占地面积19.8公顷,造型以纳西圣地“白水台”及泸沽湖的迷人风光为主。村寨入口处的三尊神像及西面的大型浮雕是著名的纳西东巴文化的表现。纳西村集山、水、建筑与绿化为一体,展现了丽江地区家家流水、户户垂扬的恬静居民特色。
民族团结广场上汇集了云南各民优秀的体育、民俗活动精华。伫立于广场中心的刀杆高三十米,上有七十二把钢刀,傈傈族青年的“爬刀杆”表演就在这里举行。其他如彝、白、傣、佤、景颇等民族都在这里举行体育和歌舞表演,民族村成为云南歌舞之乡的缩影。
云南民族博物馆与民族村毗邻,是一座多功能现代化的民族文化殿堂,1995年底建成并开馆。该馆以静态的陈列展览与民族村的动态相呼应,达到了优势互补的效果。馆内现有七个陈列展览共十四个展室,展出面积达6000平方米。
云南民族村把云南如诗如画的民族风情浓缩后,跨越空间地域排列组织在一起,展示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相互比较,将活的民族风情与滇池自然山水和静的民族博物馆文化展览融合在一起,成为当前了解滇云民族文化的窗口,受到国内外游客及各族人民的欢迎。
(2) 高原明珠——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是一个烟波浩渺、风姿秀逸的高原湖泊。其面积318.27平方公里,海拔1886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平均宽约8公里,水深平均约5.5米,蓄水量约15.7亿立方米。有盘龙江等二十余条河流汇入,经海口出水,入螳螂川北入金沙江。湖身紧靠西山脚下,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天然的图画。
滇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纵情山水的场所。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上描绘了滇人乘船游滇池的景象。大理国时昆明守将高生世常乘船游滇池,使得“朝泛昆池艇,夜归官渡村”成为时尚。明清以来,不少文人志士、骚人墨客更是荡舟池中,吟诗豪饮,留下了不少描写湖光山色的佳句,出现了与滇池景色有关的东浦彩虹、西山白雨、空中鹭鸶、晚霞潮红、归帆远影等著名景点。今天,外国友人泛舟池上,认为滇池的美景在于既有大海的气势,又有湖泊的秀色,一语道破了滇池景色的真谛。
滇池区域是滇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呈贡龙潭山出土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和古人类头颅化石,沿岸发现新石器遗址十五处,晋宁石寨山出土了大批滇文化器物,其中有一枚珍贵的金质“滇王之印”。游览滇池,除领略湖光山色之外,还可环湖探访古文化遗址,追寻古滇王墓踪迹,考察沿岸民族风情,探索滇云文化摇篮的奥秘,增添人们的知识修养。近年来,云南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滇池及其周围的景点已被列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各种建设正全面展开,并已初具规模。
(3) 省垣第一名胜——西山风景区
西山坐落在滇池侧畔,海拔1900米至2350米。它北起碧鸡关,中经华亭、太华、罗汉诸峰,直达南面的观音山,磅礴蜿蜒数十里。唐时称为碧鸡山,元明以来,称太华山,因在城的西部,群众习惯称之为西山。西山风景区由睡美人、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等景点组成。
睡美人是西山的别称,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运动,西山在形成过程中内部岩石受到挤压、扭曲、形成隆起、下陷、平整、起伏的山势。从昆明远眺,整座山的形式酷似一位女子屈腿坦卧在蓝天之下,她的头、脸、胸、腹、腿以及下垂入水的长发都栩栩如生,轮廓分明。关于西山睡美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以前,滇池岸边有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倾心相爱,互订终身。但姑娘却被一个财主看上,为了得到姑娘,财主害死了小伙子。悲痛欲绝的姑娘披头散发,迎风呼喊,直到力尽声嘶,仰面倒下,化成了一座睡美人山。姑娘死后,人们非常痛惜,连凤凰也飞来凭吊,因此人们便将此山称为碧鸡山。
华亭寺是西山风景区的中心,也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佛寺之一。据传华亭寺原是大理国相高智升的别墅,大理亡后,高氏舍而为寺。元延祐七年(1320),高僧元峰重建寺院,传说上梁那天,群鹤翔集,人们诧为华亭仙翮,因此叫做华亭寺。明永乐、景泰年间又重新整修,钦赐名曰“华亭寺”。明末清初寺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又重修,咸丰七年(1857)遭兵燹,光绪九年(1883)再修。1923年,因有虚云和尚主持重建,故又称为“云栖禅寺”。
华亭寺殿宇宏壮,庭院宽深,布局严谨。大殿前的天井中种有山茶、杜鹃、玉兰及稀有的优昙花。大雄宝殿共五楹,内有三尊金身佛像,高一丈六尺有余,称为三世佛。两侧五百罗汉塑像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太华寺又叫佛岩寺,距华亭寺1.8公里,座落在西山最高峰太华山的山腰。它初建于元朝,开山祖叫玄鉴和尚,号称滇南禅宗第一师。明初沐英为借助佛教“迁善去恶”,安定社会,拨款整修,增建了缥渺楼、一碧万顷楼。寺僧为感沐家之德,专门建堂奉祀沐英,名为思召堂,取周代召伯为民爱戴的典故。其后太华寺几经毁建,至今仍崇丽宏壮,与华亭寺合为昆明著名的佛教丛林。太华寺以花木繁茂著称,殿内天井中,名花荟萃,以山茶、玉兰为最。寺门外有古杏一株,相传为建文帝手植。寺内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天王殿对面就是著名的一碧万顷楼,人们登楼远眺,观赏湖光山色,大有“身游海月三山近,星隔银河一笑逢”的感受。太华寺往前到三清阁之间,有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地呈琴状,主体为琴盘,墓穴位于琴盘上的发音孔处。墓道为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七个音阶。道上的二十四节石阶,表明他仅活了二十四岁,墓碑上有郭沫若撰书的墓志铭。墓地松柏森森,绿树成荫,游人登临凭吊,为西山风景区增添了一景。
三清阁位于西山东面的峭壁上,原为元朝梁王的避暑宫,后在明沐氏的支持下重建。与华亭、太华两寺不同,三清阁是道教的宫观,建有灵官殿、纯阳楼、玄帝殿、玉皇阁、抱一宫、雷神庙、关帝殿、张仙祠、真武宫等寺庵,远望崖上“如蜂房燕窝,累累欲坠”。游人登临此处,真是“云光摇上下,海色浮青空”,使人心舒意畅。
龙门为西山诸胜之冠,它原本是达天阁石坊上的题额,但人们习惯上将西山东面峭壁上从孝牛泉南侧石道起到达天阁的全部石刻工程总称为龙门。从三清阁穿过镶有“别有洞天”四字的石道,上到“云海”、“石林”的石室平台,再往前走,危崖壁立,必须穿过一条傍山开窗的隧道,这些石道和隧道都是人工在悬崖峭壁上打出来的。沿隧道进入一个人工石室慈云洞,这是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吴来清的人首倡和开凿的,洞内供奉观音菩萨。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内的神龛、香炉、楹联、碑刻等等全是就天然岩石镂空精雕而成,古朴庄重,浑然一体。但洞内魁星手上的朱笔是断的,据说这是凿刻魁星的师傅不慎造成,他在痛苦之下,从平台上跳了下去,从此给云南士子的科举仕途带来了不祥之兆。过慈云洞,沿隧道石阶上行,就到了刻有“龙门”二字的达天阁。在这里可以遥看水天一色,白帆点点,给人以海阔天空之感。
西山风景区的景点华亭幽深,太华雄峻,三清阁和龙门险奇。加以睡美人的优美传说,三月三民间耍西山的传统盛会,更增添了诱人的魅力。过去游西山,可乘船从海埂下海,漂荡于万顷碧波间,从太华山脚上岸,亦可乘车沿公路直达龙门脚下。现在则可乘空中缆车上下,饱览山水秀色,为西山风景区又添一景。
(4) 大观楼与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位于昆明城西南二公里的滇池岸边,因与太华山相近,故原名“近华浦”,是明代沐家在滇池操练水师时的休息之所。后来湖北僧人乾印在此结茅讲经。清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了吴三桂的叛乱,二十九年(1690)巡抚王继文倡建大观楼,建有涌月亭、澄碧堂、华严阁、催耕馆、观稼堂等楼台亭阁。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座三层方楼,登楼四顾,碧波浩荡,稻田千顷,远山环绕,景致极为壮观,因此取名为“大观楼”。大观楼前临滇池,萍藻浮波,菰莆连岸;遥对西山,青翠如黛,风帆沙鸥,出入烟云碧浪之间,被誉为“万里云山一水楼”。乾隆年间,大观楼长联出现,更使该楼名驰遐迩。长联作者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是昆明的一个寒士,他一扫他人俗气,写出了“大气磅礴,光耀宇宙”的一百八十字长联,被誉为“海内第一联”,“长联第一佳者”,此后“闻者莫不兴起,冀一登临为快”。大观楼能享有一定声誉,实与此长联有莫大关系。长联全文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袤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状物写情,令人叫绝。但也有的当政者煞费苦心,篡改长联,闹了一个遭人耻笑的笑话。长联自问世以来就传颂海内,学习模仿者历代不衰。今天,长联原件已被影印出版,有的将其制成工艺品,并通过电视报刊向全国介绍,甚至出现了英译本,体现了长联极高的艺术价值。
咸丰末年,大观楼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新修复,民国初年被辟为公园,近年来又扩大园址,新建“楼外楼”、鲁园、百花园等游览区,使其成为人们中秋赏月的游览胜地。
(5) 春城绿宝石——翠湖
翠湖原名“菜海子”,因湖东北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原是与滇池相连的一个美丽湖湾,为圆通、五华等苍翠的山峰所环抱。元代,因赛典赤、张立道等多次开挖海口,使滇池水位大降,翠湖逐渐与滇池分开,但仍有河道相通。
公元1390年,明镇守国公沐英以其为别墅,于翠湖西岸建“柳营”,屯军洗马。大西农民军进入云南后,刘文秀以其为“蜀王府”。清初,盘距云南的吴三桂填湖修筑王府,极其壮丽。到他的孙子吴世璠称帝时,又将湖的西部辟为御花园,使翠湖面积锐减。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继文命人于湖中小洲上建“碧漪亭”(即今之湖心亭),在北岸建“来爽楼”。从此以后,湖边垂扬拂波,池中荷莲平铺,水面亭楼倒影,晨夕初露,群鸟啁啾;晚霞片片,月印澄波,成为昆明一景。嘉庆年间,湖中又增建莲华禅院和放生池。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命人筑了一道贯通南北的长堤,将湖水一分为二。民国初年,九龙池辟为公园,改名翠湖。1919年,主持省政的唐继尧派人修筑了横贯东西的长堤,将翠湖再分为四,其本上形成了今翠湖梅花瓣似的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拔款整修、疏挖,沿湖周围护以石栏,修建了九曲桥、儿童乐园、溜冰场、观鱼楼等,广植奇花异卉。其观鱼楼一组工程,布局谨严,设计奇巧,楼、廊、亭、台飞彩流霞,被誉为“园中之园,景中之景”。
翠湖景色之美,用一个“翠”字最能形容。阳春三月,漫步其中,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翠色。浓荫夹道,柳丝低垂,一池碧波。湖面游船点点,林间鲜花烂漫,真是“翠湖堤畔柳凝绿,江南芳草仍焦枯”,它为春城人民透露出春的消息。
(6) 吴三桂与金殿
金殿位于昆明城东约十五里的鸣凤山上,山如“九龙奔朝”,幽深密林中显出道观一座,名太和宫,中有铜殿。因初建时阳光照射,殿宇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所以人们称其为金殿,太和宫之名反而渐被湮没。
金殿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真武殿式样建一道观,名太和宫,又叫铜瓦寺,供奉真武大帝。明末,世镇云南的沐家以“铜乃西方之属,能木”为由,令巡抚张凤翮将太和宫铜殿拆往滇西鸡足山。清初,“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明降将吴三桂进驻昆明,镇压大西农民起义军余部及南明永历政权,受清朝庭封为“平西王”。吴三桂在掌握了云贵地方大权后,企图北进中原与清王朝抗衡,于是秘密做各方面的准备。他以鸣凤山有“九龙朝奔”的缘故,又以平日“诛求杀戮,草菅人命,惧天降罪,乃遁于佛屠老子之教”,于是决定重建金殿。今金殿大梁上尚存“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即十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的铜筑字样。
旅行者游金殿,先到“鸣凤胜景”坊,沿石梯达“第一天门”牌楼,再上二天门、三天门,就到了“太和宫”大门。太和宫古朴庄重,玲珑可观,高三层,其中心建筑即为著名的金殿。金殿高六点七米,宽、深各六点二米,重约二百吨,全殿从梁柱、斗拱、六窗、瓦顶、供桌、神像、帏幔到匾额、楹联等全用铜模仿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古典建筑铸成。结构谨严,连结精密,浑然一体。内供鎏金真武帝君等神像五座,殿前铸有重二十七公斤的剑和大刀,相传是模仿吴三桂的兵器铸成。整座殿宇在经历了三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于今已失去了金光四射、光彩夺目的景象,显得斑驳古朴,美观大方。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超过了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湖北武当山金殿的规制,体现了云南三百年前铜矿开采、冶炼和铸造的水平,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金殿的后侧,有粗逾合抱的山茶一株和紫薇两株,相传为明代种植。每当春季,数千朵茶花怒放,灿若云霞,更增添了金殿的景色。现在茶花已被命为昆明的“市花”,届时有关单位在此举办花展,游人如织,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朋友的光临。
1983年,政府又在金殿后的鸣凤山脊修建了一座三层钟楼,高约三十米,有三十六戗角,内挂宣化楼移来的明代铜钟。游人至此,登楼远眺,敲钟为戏,为金殿增添了一景。
(7) 黑龙潭公园
黑龙潭位于昆明市北郊十二公里的龙泉山麓,是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相传为汉代益州郡的“黑水祠”,唐宋时人们便在此求雨祭祀,元时为道教的龙泉观,明代建黑龙宫,供奉龙王,使其初具规模,解放后辟为公园。
黑龙潭因龙泉山下的一个碧潭而得名,潭由地下泉水汇集而成,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有“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之称。其景色号称汉祠、唐梅、宋柏、明墓四美毕具。
此外,祖师殿前尚有元杉、明茶两景,明茶为早桃红,高出檐际,花红似火,色艳如朱。1963年郭沫若游黑龙潭时,题诗赞道:“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倦眼,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虹,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
(8) 天下第一奇观—路南石林
在昆明市东南约一百公里的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石安一级路直通此处,交通方便。
石林面积广达四十余万亩,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地下石林、狮子山、狮子池、剑峰池、藏湖、大叠水瀑布等游览区。远望绿树丛中,峭石插天,石笋丛集,如剑戟排空,莽莽苍苍,俨然林海,蔚为状观。入内则奇峰危石,千姿百态。既有“万千石笋拔地起,森严刀剑指向天”的威严气势,又有“阿诗玛”、“母子偕游”、“苏武牧羊”等优美造型,加之丛林之中或飞瀑直泻,成叠水喷云;或山泉汇聚,成明镜长湖,真可称得上一座巨大的“天然雕塑博物馆”。
大、小石林是石林风景区的主要游览点。沿石林宾馆前的林荫道进入大石林,便见1963年朱德同志留下的“群峰壁立,千峰叠翠”摩岩题刻,穿过曲折的壁间狭道,原云南省主席龙云所题“石林”二字赫然在目,周围前人多有题刻,如“拔地擎天”、“天造奇观”等,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人们对石林的感受。
从文献记载上看,路南石林早在明代就成为名胜。但独特的自然景观还需要人文景观的点缀才会美名远播。路南石林的名扬中外,还因为它周围独有的撒尼民族风情。撒尼人是彝族的一支,世代居住在石林风景区。他们能歌善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在石林欢度传统的火把节,白天摔跤、爬竿、骑射,晚上围绕篝火歌舞达旦。他们将民间传说中反抗强暴、追求婚姻自由的少女阿诗玛的故事附会到石林,认为小石林中的石峰少女就是阿诗玛。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电影《阿诗玛》拍摄以来,更将石林风景和撒尼风情融合在一起。今天,游人一到石林,便可见众多身着盛装的阿诗玛——撒尼族导游小姐如彩蝶纷飞,穿梭于奇峰异石之间,向人们说、唱阿诗玛的故事,推销本民族的服饰工艺品,撒尼人的文化通过石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9) 建文帝与武定狮山
狮山在武定县城西,海拔2100米,巍峨壮观,郁郁葱葱,因若“雄师”俯瞰而得名,号称“西南第一山”。
狮山上有一寺,名正续寺,初建于元至大四年(1311),蜀僧朝宗手创。元祐二年(1315)到七年(1320),印度僧人指空禅师进行扩建,初具规模。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又有续建,成一宫殿式建筑,殿宇层层,依山错落,由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组成。相传明建文皇帝曾隐居于此,因此名声大增,远近闻名,成为一方丛林。数百年来,游滇者无不登临凭吊,探究虚实,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和脍灸人口的诗篇。
从武定县城西南行约四公里,就到了狮山正续寺大殿,殿门上悬“西南第一山”巨匾,入内即到大雄宝殿,内塑佛像七尊和观音像,壁上彩绘十八罗汉。院内有一棵粗约四五人合抱的孔雀杉,高耸入云,相传为明代建文帝手植。大雄宝殿后为长廊式的五十三参殿,殿后即为藏经楼,楼下帝王宫内有建文帝塑像。楼前悬有许多匾联,其中最为人传颂的是“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该联运用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将洪武、永乐、建文祖孙叔侄三代帝与僧的关系变化,叔与侄帝王关系及地位的转换情况勾勒得一清二楚。另有一联“叔误景隆军,一片婆心原是佛;祖光皇觉寺,再传天子复为僧”,也可谓匠心独运。
狮山除建文帝的传说外,还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以盛产牡丹闻名全国。
(10) 银苍玉洱与大理古城
云南白族聚居的大理州是世界闻名的风光游览胜地,其腹地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城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靠终年积雪的苍山,构成一幅雄奇秀丽的图画,有“东方瑞士”之美称。苍山洱海既是大理自然景观的代表,又是白族文化的摇篮,再加上苍洱之间历史悠久的古城,代表了滇云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和中心地。
苍山又名点苍山、灵鹫山,南诏时封为中岳山,是横断山脉中云岭的一个分支。它南北骈列,北起洱源、邓川,南抵下关天生桥,绵延五十多公里;东临洱海,西接漾濞,宽二十多公里。从北头的云弄峰到南面的斜阳峰,苍山一共有十九座山峰,峰峰相连,险峻峥嵘。每两座山峰之间夹一条溪水,共有十八条,条条清碧,向东注入洱海。苍山十九峰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主峰马龙峰达4122米,挺立云端。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远远望去,宛如白色峨冠,保留着古代冰川的地貌。
苍山雪与下关风、上关花、洱海月合称为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诗人赞美它说:“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阴岩犹遗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每当夏季,大理白族人民中便出现了“五月卖雪”的奇景。扬升庵《滇南月节词》中说:“五月滇南烟景别,清凉国里无烦热,双鹤桥边人卖雪,冰碗啜,调梅点蜜和琼屑。”苍山云也是久负盛名,每当夏秋之际,苍山的半山腰常有云雾缭绕,似玉带束腰,被称为“玉带云”。它是在气流稳定情况下,由洱海上升的暖湿空气与从苍山顶上滑下的冷空气相遇而成,长亘百里,竟日不散。似轻纱微拖,如柔浪拍岸,在阳光的辉映下五光十色。每当冬春季节,在气流不稳定的情况下,苍山峰顶便会出现一朵如披发少女的云彩,白族人民认为它是南诏公主的化身。为寻找被父王和法师打下海底变成石骡的情人,她一出现,便要翻江倒海,使洱海顿起风浪,因此被称为“望夫云”。
苍山是云南植物区中青藏高原植物区、金沙江植物区和滇西峡谷植物区的交汇过渡地带,山中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药用的如贝母、假百合、金不换等,林木如红豆杉、冷杉、铁杉等,观赏植物如山茶、杜鹃、马樱花等,引起了中外植物学者的浓厚兴趣。
洱海风光秀丽,碧波粼粼。湖东部偏深,平均水深在十二到十五米,最深处约二十一米。湖西部海岸与湖滨冲积地相连,坡度平缓,平畴绿野,村落密布,远望湖水纤细秀美,形如新月。洱海东部紧靠鸡足山,因湖水长期浸蚀、切割,形成了一些断崖、岛屿、礁石、岩洞、港湾,迂回曲折,富于变化,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称。其中的金梭岛上曾建有南诏王的避暑行宫,至今尚能在岛上捡到一些残砖断瓦。
洱海湖水清澈,透明度较大。每当风和日丽,苍山雪峰便倒影湖底,海天一色,妩媚迷人,素有“银苍玉洱”之誉。加上归帆点点,浪欢鱼跃,鸥鸟争鸣,更是美不胜收。1975年,人民政府在洱海南端的团山创建了洱海公园。园内东北部集中了大理地区的各种佳木奇卉,西北部保留了自然的陡峭山岩,北面则辟为海滨浴场。山上以飞檐出角的望海楼为中心构成一组古色古香的白族建筑,游人登楼远眺,银苍玉洱尽收眼底,真是“百二河山云水外,三千世界镜中天”。
除自然风光之外,苍洱之间还是南诏大理文化的摇篮。考古工作者在苍山半坡发现了几处新石器遗址,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贞元十年(794),唐使崔佐时与南诏王盟誓于此,请苍山洱海为证,以志南诏永世归唐,称为“苍洱之盟”。今天,太和城与后来南诏的都城羊苴咩城遗址的东部还保留着一座大理古城,与“银苍玉洱”一起成为白族文化的象征。大理石城简称榆城,又名紫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是明清两代大理卫指挥使司、金沧道台署、大理府署、云南提督府、迤西道署和太和县治所在地。咸丰六年(1856),杜文秀回民起义军设帅府于此。今大理州府和市府已移治下关,大理古城城墙已不存,经修复的南北两座城楼巍峨挺立,略现当年风采。德化碑、三塔、元世祖平云南碑、感通寺、山花碑、杜文秀墓等著名古迹集中于此,可以说是一部民族文化史的缩影。城内为白族人民推销大理石、蜡染工艺品的集中地,也是白族一年一度的三月街和绕三灵胜会举行的场所,保留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11) 大理三塔与南诏德化碑
在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的苍山脚下、洱海西岸,矗立着著名的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称崇圣寺三塔,因南诏丰祐时期(823—859)王嵯巅建崇圣寺,僧李贤立三塔而得名。今寺已不存,当中的大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方形,共十六层,为密檐式建筑,造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基分两层,下层边长为33.5公尺,四面围以石栏,上层边长21公尺。塔前壁上有明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塔为中空,塔身往上收缩,顶高八米,为铜铸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今已无存。据说修建三塔除宣扬佛教外,还因大理旧为龙泽,故建塔立鹏以镇之。
在千寻塔西,等距约七十米处有南北二小塔,各高42米左右,是一对八角形空心砖塔,均为十级,也是密檐式建筑,塔身的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其建造稍晚于大塔,是五代以后的建筑。
大理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千余年来,三塔几经沧桑,历尽了风雨剥蚀和地震考验。明正德九年(1514),千寻塔因地震而开裂,“旬日复合”。1979年有关单位对三塔进行了维修,对塔身暗加钢箍,灌严裂缝。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顶和塔基中清理出六百余件重要文物,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南诏德化碑也是保存到今天的唐代珍贵文物。当南诏政权建立后,其向东扩张的企图与唐王朝发生了冲突。在唐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南诏转而投靠吐蕃,自建国号曰大蒙,天宝战争爆发,唐将李宓率领的十万军队覆没于洱海。但战争本非南诏所愿,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南诏王阁逻凤为表明自己不得已叛唐的苦衷,宣扬他的武功政迹,于王都太和城国门外撰文立碑,记述其事,这就是南诏德化碑。
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正面的正文四十一行,约三千八百字;背面的职衔和姓名十一行,约一千余字,全碑总计五千余字。碑中记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表明了阁逻凤对唐朝的友好愿望。《新唐书·南诏传》记载阁逻凤说:“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容归之。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由于和平友好是双方的愿望,在阁逻凤立碑后的第二十八年(贞元十年,794年),唐使袁滋持节册封南诏,双方终于同归于好。
南诏德化碑现存大理古城草帽街大理古道旁的房子内,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后,还能看清七百余字。碑文结构严密,词藻富丽,叙事委婉曲折。句式骈散交替,灵活自如,警句时现,被命为唐代滇文的杰作。
(12) 蝴蝶泉边蝴蝶会
蝴蝶泉在下关城北四十公里的滇藏公路旁,坐落在苍山云弄峰麓的神摩山下,为一泓喷珠吐玉的流泉活水,因每年成千上万的蝴蝶集中于此交尾产卵而得名。自五十年代末电影《五朵金花》放映以来,伴随着那如诗如画的民族风情,美丽的蝴蝶泉更斐声海内外。周恩来总理在观看了影片后说:“这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
神摩山危崖突兀,古拙苍凉。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山坡上砂石成片,树木稀少。游人缓步上歧坡行约半里,大漠荒石的山野中募然出现一片绿洲,这就是海市蜃楼般的蝴蝶泉胜景。走进林荫,迎面一座约高三米的大理石碑赫然挺立,上刻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泉声在耳,合欢树、酸香树、黄连木等遮天蔽日,山茶花、杜鹃花、蔓陀罗、月月红等缀绣垂缨。在一株枝如巨伞、干似盘龙的合欢树前,一方清泉嵌于斑驳的树影之中,泉水明澈,水底石砾、钱币历历可数。阳光映着飘动的水波,莹莹如碧玉般闪烁夺目,成为一年一度的蝴蝶聚会场所。
每当春末夏初,农历四月中旬雨季未到之前,恰是蝴蝶交尾产卵的季节。界时方圆数十里内成千上万的彩蝶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泉水边的树荫下、花丛中,翩翩起舞,花团锦簇。在蝴蝶泉上倒垂水面的树枝上,彩蝶们一只咬着一只的尾部,形成千百个蝶串,人来不惊,投石不散,构成令人惊叹的奇观。
蝴蝶泉边的蝴蝶聚集,以每年的4月15日为盛,当地白族人民便把这一天定为蝴蝶会。每逢会期,游人云集,赏蝶野餐,青年男女则寻找对象。民间传说蝴蝶泉是象征爱情忠贞的泉眼。很久很久以前,神摩山上出了一条变化多端的恶蟒,为害人民。白族青年杜朝选进山除害,在两个被巨蟒抢来的女子帮助下,终于杀死了恶蟒。当两个姑娘向杜朝选表明爱慕之心时,却为杜婉言推谢,声称自己为民除害,决无私心。两位姑娘矢志不移,回家途中跳进了无底潭。杜朝选知道后,悔恨万分,也跳潭殉情,三人均化为彩蝶。每年4月,各方蝴蝶前来凭吊,无底潭也就成了蝴蝶泉。因此白族青年男女常常来到泉边倾情诉意,祝愿自己的爱情忠贞永固。1961年郭沫若同志游蝴蝶泉时,醉心于泉边自然风光和优美的传说,即兴创作了《蝴蝶泉》七十六行诗,久远留传。
(13) 佛教圣地——鸡足山
鸡足山又名九曲岩、清巅台,位于滇西的宾川、洱源、鹤庆、永胜四县交界处,距宾川县城二十五公里。因山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形如鸡足而得名。山以巍峨奇秀著称,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左靠金沙江,右临洱海,与苍山遥遥相望,方圆达二百余里。山上景色优美,千岩竞秀,奇峰迭起,百涧争鸣,瀑布穿云,古树参天,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据清末《鸡足山指掌图》统计:“山四十有七,峰十有三,岩壁三十有四,洞四十有五,溪泉一百有余。至于岗岭壑涧,林谷峡石,……不可胜数。”因此前人说:“鸡山奇秀天下,与峨嵋、九华、天台、雁宕为伯仲。”(康熙《鸡足山志·序》)
鸡足山很早就是滇西的佛教圣地,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来到云南传教,住在鸡足山,建寺修庙。从此僧尼云集。山上的佛教庙宇,肇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到清康熙时已有大寺八,小寺三十四,庵院六十五,静室一百七十余,寺僧五千余的鼎盛局面。历代以来,鸡足山高僧辈出,名流贤寓多留连往返于此。
鸡足山佛寺的中心是祝圣寺,该寺位于鸡足山腹,是清末禅宗大师虚云和尚“三年募积金万两,十载施工起宏图”,于钵孟庵的旧址上创建的,光绪皇帝赐名“护国祝圣禅寺”。全寺除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堂、僧室等主体建筑外,倘有会客、进食、讲经三厅与钟、鼓、藏经、藏珍四楼,占地百余亩,规模宏大,好像一座小小城池。寺门前有一堵高大的照壁,上书“宏开路觉”四个颜体大字,两道侧门上分别写有“退后一步想”,“独有几回来”十字,饱含人生哲理。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如来像,两旁塑五百罗汉。藏经楼内珍藏明万历年间钦赐的续入藏经四十一函、旧刻藏经六百三十七函,清光绪年间钦赐的三藏大乘真经及本寺高僧募化的各种经卷。藏珍楼内珍藏着光绪御赐的鸾舆、紫衣钵具、玉龙杯等及碧玉观音、缅玉卧佛和一批珍贵的古字画。可惜这批珍宝“文革”期间连同寺庙被毁,今修复的祝圣寺也难恢复旧观了。
从祝圣寺西北行约三里,有石钟寺遗址。石钟寺是鸡足山上最古的建筑之一,创自唐,历代都有修缮。寺内原有一尊卧佛,传说是一西藏活佛“入定”于此,因此常有无数藏民来朝拜睡佛。从石钟寺遗址再向西北行,经点头峰、迦叶羊,过可恶溪、接引桥,就到了华首门。传说华首门是迦叶僧入定之所,当迦叶为佛祖召唤归去时,他的小徒弟也想随往成仙,但华首门已经关了,小徒弟只好坐在门前痛哭,泪水汇聚成泉,即今“眼药泉”。
从华首门再往上,就到了鸡足山的主峰天柱峰。天柱峰又名四观峰,海拔3240米。峰顶有座光明宝塔,据说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65),明嘉靖时,李元阳依塔建普光殿,崇祯十四年(1641),黔国公沐天波移昆明太和宫“金殿”于此,更名金顶寺。民国二十三年(1934),又在峰顶建了椤严塔。该塔高四十二米,共十三级,为方形密檐式砖塔,上装二千多斤重的葫芦宝顶,直刺云霄。游人登临,真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之感。
鸡足山峰顶的自然风光,徐霞客概括为“东日,西海,北雪,南云”四观。东可观日出,西可观洱海,北可观丽江玉龙雪山,南可观彩云,真是鸡山一顶“而萃天下之观”。除“四观”外,鸡足山上尚有“天主佛光”、“万壑松涛”、“玄岩夕照”、“飞瀑穿云”、“塔院秋月”、“华首晴雷”、“洱海迥岚”、“苍山积雪”八景和华首门奇、玉龙瀑清、传衣寺古松老,华严洞奥四友,真是“鸡山一柱独擎天,九折摩云到绝巅。十九峰头低却雪,一杯洱水看鸥眠。”(洪希《登鸡足山顶》)
(14) 丽江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呈南北走向,长约三十五公里,宽约十三公里,西临金沙江河谷。全山十三峰,主峰扇子陡峰海拔5596米,因此峰终年披云戴雪,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横卧云表,大有一跃而入金沙江之势。元人李京作诗赞美它说:“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成两丘垤。”
玉龙雪山景色雄奇、壮丽,山上有多种多样的植物群落类型,依不同海拔和气候分层而上,组成明显而完整的山地垂直带谱,成为滇西北横断山脉植物区的缩影。玉龙雪山是云南经济林木的产地。现在,玉龙雪山已被列为云南省的自然保护区。
玉龙雪山滋润了丽江大地,整个丽江坝子粮丰草茂,富饶肥美,养育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纳西族人民也把玉龙雪山看作自己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
(15) 虎跳峡
金沙江流经号称“长江第一湾”的石鼓后,切穿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在距石鼓三十多公里处形成极为壮观的大峡谷,这就是著名的虎跳峡。
虎跳峡全长十五公里,分下虎跳、中虎跳和上虎跳三段。自谷底到江岸山顶,高差竟达三千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两岸如刀削斧砍,谷底狭窄,江面仅宽三十到八十米,传说有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顿脚,便可腾空跃过,因而得名。
虎跳峡以“险”而闻名天下,首先是山险。狭谷两岸,高山耸峙。东岸玉龙雪山银峰插天,山腰怪石嵯峨,山脚壁立,直插江底;西岸哈巴雪山峥嵘突兀,山脚悬岸陡峻。狭谷虎啸猿啼,狼豹出没,游人身入谷中,看山一条缝,看江一条龙。其次是水险,虎跳峡中礁石林立,险滩密布,从上虎跳到出峡口,落差达二百一十米,平均每公里落差十四米。江流湍急,有的地方水流速达每秒六至八米,飞瀑轰鸣,雪浪翻飞,瞬息万变。
从丽江县大具进峡,先至下虎跳,这里江面宽仅三十余米,江中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过江后沿盘山小路攀援而上,到核桃园村,民居多以石板盖房,别具风情。出村沿崎岖的山路下到崖底,又爬上山头,江对面的绝壁上隐现出一个纳西族妇女策马驰骋的侧影,民间传说她叫“阿昌本地米”,正在山间巡视,遇有恶兽伤人时便会高声呼唤。从这里继续前行,便到了中虎跳,两岸云崖排空,江中狂涛汹涌,空谷轰鸣,声震山谷。沿壁间磴道攀行,走过有斜坎的陡壁,便到了上虎跳,两山夹峙,江中立着青黑色的虎跳石,江水从其两侧越过断崖,凌空飞下。
虎跳峡以其摄人心魄的壮美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游客。近年来,其上下流地区又成了漂流运动的理想场所。同时又因其丰富的水利资源成为建设大型梯级水电站的良好基地。
(16) 宁蒗泸沽湖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的交界处,如一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因湖边居住的摩梭人及其母系氏族社会而闻名暇迩,被涂上了一层古老而神秘的色彩。是目前全国范围内遭受人为破坏最轻,自然面貌保存最好的风景名胜之一。
泸沽湖是一个因断层陷落形成的高原湖泊,湖面海拔约2685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湖面积约50余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四十米,最深处达七十三米,仅次于抚仙湖,居全省第二位。湖因摩梭人称“落水”为“泸沽”而得名。全湖南北长而东西窄,状若马蹄,湖东一条蜿蜒而下的山梁直插湖心,几乎将广阔的湖面一分为二,形成一个美丽的半岛,半岛尖端与对岸相距仅二公里许,远看恰似苍龙吸水。
泸沽湖湖水清澈,景色宜人。其四周山峦起伏,林木葱葱,东北为肖家火山,峭拔壁立,高3787米,西北为戛姆山,如雄狮蹲踞,高3755米。沿湖村庄错落,田地丰饶。湖中有海岛五个,三个属云南,四个属四川。其中北面的尼喜岛最小,为一长方形岩石,上面布满灌木、青苔。里乌比岛位于半岛西南顶点之外,岛上曾建喇嘛寺,今寺已废。奈络普岛即永宁海堡,位于湖西北的半湖中央,高出水面约二十余米。岛为狭长形,东西窄而南北宽,周长约里许,西岸几近直线,东岸略呈半月形。据说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永宁土司曾在岛上建有别墅,但今已不存,只余残砖断瓦,林木葱茏,百鸟纷飞。
泸沽湖周围居住着勤劳善良的摩梭人,他们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保留着早期对偶婚的“阿注”婚姻形态。民间传说泸沽湖西北的戛姆山上有一位“戛木”女神,她保护山下摩梭人的平安与幸福。让百姓多子多孙,让姑娘健壮美丽,让庄稼茂盛,让牛羊兴旺。同时她也和摩梭妇女一样,有一个男山神为长期“阿注”,几个男山神为临时“阿注”。因此戛木山成了神圣的山,戛木女神成为最高的神。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摩梭人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朝拜戛木山和戛木女神。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到湖边对歌、赛马、野餐、洗浴。青年们乘机结交“阿注”,就地露宿。
(17) 腾冲火山热海
腾冲火山群是我国壮丽的、保存完好的新生代死火山群之一。它环绕县城分布,在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大大小小的火山七十余座。其县城就座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来凤山是由两个火山口组成的马鞍形火山锥。
腾冲县城北面是高耸入云的打鹰山,海拔2416米,是一个多次喷发的破火山口,直径三百米,深一百多米。与它毗连的龙耸山南麓,有两个火山口形成的湖泊——青海和北海,人称“姐妹湖”。湖底泉水涌出,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和花丛之中。龙耸山北麓还有两排十多个呈南北向的新月形火山锥。
县城西北十多公里的马站附近,分布着大小黑空山火山群,大空山最高,相对高度约二百五十米,火山口直径约一百五十米,平均深约六十米。黑空山高约二百米,火山口深约近百米。小空山高约五十米,火山口直径一百五十米,深约七十米。三个火山口呈一字排列,相距均在一千米左右。
县城南的左所营,火山喷发的岩熔沿澡塘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似一条黑色大蟒,称为火山蛇。
在腾冲火山群周围,还伴生着强烈的水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腾冲的汽泉、温泉群共有十余处,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距县城二十公里的硫磺塘热海。面积约九平方公里,因李根源手书“热海”而得名。
游人到此,沿澡塘河南下,河谷两岸及河中遍布热泉、沸泉和汽泉,蒸汽缭绕,“卜突”有声,经澡塘河瀑布、蛤蟆嘴到狮子头热泉,过小桥就到了美女池,这是一个天然的温泉池塘,游人可在此畅游一番。从美女池顺坡拾级而上,经“怀胎井”、“鼓鸣泉”、“珍珠泉”、“眼镜泉”等景观,便到了被称为“一泓热海”的“大滚锅”。这是一个直径为三米多的盆形沸水池,深约1.5米。池中有三个大的喷水孔,其中西北角的一孔喷出水柱,高出水面约三十厘米,使池水如一锅终年鼎沸的开水,水温一直保持在96℃到97℃之间,响声震耳,热气冲天,形成高大的汽柱。
腾冲热海沸泉喷涌,热瀑飞泻,水汽交鸣,响声震耳,称为奇观。
(18) 腾冲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位于腾冲县城西南一公里处的小团坡上,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政机关为纪念收复腾冲之战阵亡将士而修建的陵园,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和最大的纪念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的陵园。
1942年5月3日,日军攻陷畹町,4日占领遮放、芒市、龙陵,10日占领腾冲,与中国远征军对峙于怒江两岸。1944年5月11日,经过周密准备,中国远征军两个集团军渡江反攻,7月,右翼军团开始进攻腾冲,8月攻城,经过四十五天的惨烈战斗,9月14日收复腾冲,我以伤亡一万多人的惨重代价取得了全歼守军的胜利。1945年7月7日,国殇墓园落成,园内安葬着八千多名为抗日捐躯的爱国将士。
国殇墓园的主体工程有纪念塔、烈士冢、忠烈祠等,占地约八十亩。纪念塔耸立在小团坡顶,塔顶刻有国民党青天白日徽,上书“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十九个字,塔基上刻有蒋介石所题“民族英雄”四字。以纪念塔为中心,阵亡将士的墓碑成放射状整齐地顺坡排列,碑上刻有烈士的姓名和职务,显得庄严肃穆。
忠烈祠座落在小团坡角,为一双层檐的木结构建筑。祠后有长长的石级通向纪念塔,祠前有蒋介石题的“碧血千秋”四字。祠门上悬于右任书“忠烈祠”巨匾,祠中挂有孙中山画像,两旁佩有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祠堂两侧石碑上刻有阵亡将士的名单。门外也有石碑数块,上刻著名的李根源《告滇西父老书》、张向德《答田岛书》和《腾冲国殇墓园落成祭文》等。
忠烈祠前的古柏翠竹间还有两排厢房,里面陈列着几十幅收复腾冲时的珍贵照片和实物。大门右侧的乱草间还有一座埋存四具日军尸骨的“倭冢”。腾冲国殇墓园是我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19) 和顺侨乡
和顺乡在腾冲县城南四公里,原名阳温村,据说因有河顺乡流过,所以改名“河顺”,后演变为“和顺”。全乡侨居国外的人较多,主要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顺乡以其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离双虹桥不远,有一处气派不凡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著名的和顺图书馆。该馆创建于1928年,是在侨乡爱国青年于清末民初组织的“咸新社”和“书报社”的基础上,由华侨和群众捐书修建而成。图书馆有两道大门,一门居高临下,气宇轩昂,上有乡人张励书“和顺图书馆”匾额。二门为一仿苏州原东吴大学门的三孔西式铁门,上有胡适题“和顺图书馆”,李石曾题“文化之津”等匾额。门内主楼为一二层上下各五格的中式建筑,其中第二、四格伸出成六角亭。馆内设有三个书库,三个阅览室,一个借书台,现有藏书六万余册。其中部分乡贤手稿、地方史志、近代报刊杂志及四部丛刊、武英殿聚珍丛书等较为珍贵。侨乡图书馆对推动边疆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民智源泉”(熊庆来)、“边地的灯塔”,张天放先生称其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与图书馆右侧相对的是著名的华侨中学——益群中学。该校创建于1940年,现有学生一千多人,为侨乡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
在河顺侨乡西面,有一村名蕉溪村,又叫水碓村,村中有著名的艾思奇故居。1910年,艾思奇就诞生在这里,他原名李生萱,在家排行第二,中学时代就曾参加革命工作,后来成为全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故居为一中式院落,两层,四合天井,建筑较为精巧。1979年,艾思奇的夫人将其捐赠国家,腾冲县政府拔款维修,建成艾思奇纪念馆对外开放。
(20) 广姆贺卯、广姆邦呆和树包塔
“广姆”,傣语,意为“佛塔”。云南德宏地区很早就有傣族生活在这里,他们全民信仰南传的小乘佛教,形成深受小乘佛教影响的民族文化,寨寨有缅寺,处处有佛塔,其中的广姆贺卯、广姆邦呆和树包塔较为有名。
广姆贺卯意思是“瑞丽城首之塔”,即今瑞丽姐勒金塔。瑞丽,傣语叫勐卯,意思是“雾蒙蒙的地方”,为历代勐卯土司所在地,很早以来就是当地傣族的政治、经济中心。塔距市区约五公里,据说是德宏最古老的佛塔之一。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今金塔地基处每当明月满空之夜,就会发出光芒,人们循光掘开一看,发现了佛家舍利子,于是集资建塔立寺供奉。塔身以土坯建成,主塔高十余米,周围有几个小塔围绕。该塔建成后,香火兴旺,成为傣族“赶摆”的重要场所,各地群众甚至连缅甸、傣国的僧侣也不远千里前来朝拜。勐卯土司也年年在此举行佛事大摆,代代相传,塔也进行过多次维修,到罕盖发当政的民国年间,曾花重金加以修缮,圆锥体的主塔被涂上金粉,塔顶铜冠上贴以金铂,四周建有小塔十七座,上涂金粉,如群星烘月般环绕主塔。塔基用大小不等的青石建成,中层为正八棱形,四周围以石栏,广置石狮雕像。这样,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个塔身金光闪闪,塔顶的近百个风铃在微风中叮当悦耳,“金塔”之名由此而来。十年“文革”期间,这座饱经风雨沧桑的金塔被毁,1981年又重新修复。新塔高三十一米,塔基底座加大,采用砖土结构,于1983年建成,金塔又重新屹立于瑞丽江畔,成为傣族人民泼水节时举行佛事大摆的场所。
广姆邦呆的意思是“玉兔灵骨佛塔”,即今陇川景罕佛塔。该塔位于县城南十六公里的景罕,距章凤口岸十五公里。相传景罕佛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原在贺蚌河左岸的广坦坡,因地狭窄,天启三年(1623)迁建于现址。1927年扩建塔群,1950年再次扩建,十年“文革”中被毁,1982年重建,成今天的规模。
景罕佛塔由中央的主塔和周围八座小塔组成,砖石结构,主塔原高二十五米(重建后高仅13.86米),小塔原高约十米。主塔基为三层,呈莲花状托着圆塔,塔尖有铜顶,上悬镜子和天笛。小塔座设有佛洞,内供佛像。整个塔形主次分明,高底有致,造形优美,玲珑俊俏,在我国众多的佛教建筑中别具一格。每当晴空万里,微风徐来,塔身洁白耀眼,塔顶金光闪闪,天笛呜呜,佛标叮当,清脆悦耳。
景罕佛塔历史以来就是傣族、德昂族人民赶摆聚会的场所,是印度、缅甸、泰国僧侣公认的佛光宝地,与缅甸曼德勒佛塔齐名。每年的春秋两节,傣族、德昂族人民都要来这里“摆冷细”(四月十四、十五日)、“摆少散”(十一月二十三日),举行赶摆盛会。
树包塔位于自治州首府的芒市第一小学内,傣语称为“广姆姐列”,即铁城塔。据说该塔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一次战事而建的。年深日久,塔顶上长出一棵参天的大青树,粗壮的树根已将塔身紧紧箍在中间。一眼望去,树包塔,塔包树,树塔浑然一体,形成罕见的奇观。
(2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风景区
西双版纳是云南省南部边疆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全州总面积约19112平方公里,辖景洪、勐海、勐腊三县。西南与缅甸接壤,东南与老挝毗连,国境线长达1069公里。境内居住着傣、哈尼、布朗、拉祜、基诺、汉等十多个民族和尚未识别族属的克木人。它位于横断山系纵谷区的最南端,澜沧江及其支流罗梭江、南腊河、流沙河、小黑江、普文河等河流纵贯全境,形成澜沧江水系。州内怒山、无量山余脉自西北向东南相间排列,纵贯全境,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散,呈扫帚状分布,最高峰孔明山海拔2300多米。在山脉与河流之间分布着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五十个,其中万亩以上的达三十四个,最大的勐遮坝子面积二十四万亩,被誉为“山国里的平原”,是著名的滇南谷仓。
西双版纳位处北纬21°8″至22°36″之间,低山河谷地带属温暖湿润的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平均温度21℃左右。雨量丰富,年降雨量在1200至1900毫米之间,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条件。全州有广袤的原始森林,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植物资源,有“植物王国”和“植物王冠上的绿宝石”的美称。据调查,全州仅高等植物就有七千多种,可供利用的经济植物在千种以上,可作药用的达五百余种,其中有七种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这里既有高达六七十米的“望天树”,也有低矮的乔木和灌木;既有一年能长三四米高的奇迹式速生树团花,也有长速极慢的树种;既有钢铁般坚硬的铁力木,也有抗虫防腐、可做雕刻的“埋索”;既有比重较大的黑黄檀,也有比重量小的轻木等等。更为珍贵的是由于西双版纳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侵袭,这里保存了许多起源于远古的植物,如鸡毛松、天料木、树蕨等已连续繁衍进化了一百多万年。西双版纳也是著名的“孔雀之乡”、“动物王国”,州内茂盛的热带雨林和温暖的气候为各种野生运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真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
游人一到西双版纳,扑面而来的是一片迷人的热带景观和民族风情。自治州首府允景洪意为“黎明之城”,这里有著名的“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和“民族风情园”及郊外的“宣慰街”可供游览。城边澜沧江与流沙河交汇的地方,江面宽广,沙滩遍布,是傣家人一年一度欢庆泼水节举行龙舟比赛的地方,届时江岸人山人海,欢声雷动。游人从此处上船,可直通有“孔雀尾巴”之称的橄榄坝。这里江面宽阔,流水清凉,岸上一片浓绿,傣家竹楼掩映于树丛和奇花异果之中,群莺起舞,彩禽呤和,真是美丽迷人。从橄榄坝再住南可到“罗梭江如带绕,围成葫芦形半岛”的勐腊县勐伦葫芦岛,岛上有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倡建的“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现已辟为“勐伦植物园”,向游人开放。从勐腊返回景洪,可顺道折进著名的基诺山,领略基诺人的民族风情。另外,从景洪还可赴大勐龙观赏著名的曼飞龙佛塔,或者去勐海县考察普洱茶的故乡,观赏景真八角亭。近年来,边境小镇打洛也以其开放的口岸,异国的情调和大片的橡胶林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有意者还可顺道进入布朗山,领略布朗山和布朗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
(22) 曼飞龙佛塔和景真八角亭
曼飞龙佛塔在景洪县大勐龙曼飞龙寨的后山上,距景洪城七十公里,距大勐龙三公里,是西双版纳著名的佛塔群,因其形状如春笋拔地而起,塔身洁白,又称为“笋塔”和“白塔”。
塔为砖石结构,是九座塔组成的金刚宝座塔。塔基呈八角形,主塔通高16.29米,八个小塔分布八角,每座高9.1米,塔身均为多层葫芦形。小塔座下设有佛龛,内供汉白玉佛像,龛壁上有许多佛像浮雕,龛边有各种动物、花草的雕塑和浮雕装饰,显得富丽堂皇。塔身洁白,顶为金色,主塔上悬挂铜质“天笛”,小塔上悬挂铜佛标,山风吹来,叮当作响。
据说,曼飞龙佛塔建于傣历五六五年(1204),距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是由三个印度僧人设计,大勐龙头人古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的,近代曾进行过两次修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泼水节期间,傣族人民都要在这里欢度节日。
景真八角亭在勐海县景真地方,距县城十四公里,是我国罕有的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据傣文景真史书《博岗》记载,八角亭建于傣历一○六三年(1701),是由僧人厅蚌主持修建的,修建中得到“贺勐缅”(内地汉人)的帮助。原为佛教议事亭,也是处理日常重大事务的场所,傣历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都要集中亭内,听高僧讲经,商定重大的宗教活动,举行和尚晋升佛爷的仪式。该亭曾经过七次修复,十年“文革”中又遭到破坏,1981年重新修复。
八角亭为砖木结构,由亭基、亭身和亭顶三部分组成。亭基用砖砌成,镶嵌彩色玻璃;亭身外表有三十二个角,里面有二十四面墙,上用金粉、银粉印出各种动物、花卉、人物图案;亭顶用木料架成八角顶,高八米,自下而上,构成十层层檐,像八十间小屋,屋面向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错落有致,结构精密,别具一格。八角顶上戴有一个直径一点七米的铁制伞帽,帽顶立一被刻成几个连接圆球的圆木,上立一根四米长的铁棍,棍上逐层安装打制成花卉图形的银片。阳光射来,光彩夺目,微风吹拂,亭上铜铃叮当悦耳。相传景真八角亭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的,其形状仿照佛祖的金丝台帽“卡钟罕”。
(23) 建水文庙
建水,古称临安,元、明、清三代曾是滇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儒家教育发达,有“滇南邹鲁”之称,保存至今的建水文庙就是证明。
建水文庙亦称孔庙,座落在建水县城北门附近,为建水一中所在地,是我省建筑规模最大的文庙。该庙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经明、清两代按山东曲阜孔庙的布局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全庙占地一百一十四亩,主要建筑有一殿、二庑、二堂、三祠、八坊,相互对称,气势宏伟,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传统和风格。
文庙大门为“太和之气”坊,进门后就是“学海”,这是一个占地二十多亩的池塘,池中建有“思乐亭”。过学海,有“礼门”、“义路”、“洙泗渊源”、“九龙壁”、“凤凰壁”等石牌坊,再进为棂星门、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景贤祠、明伦堂、尊经阁等。
文庙的正殿是“先师庙”,该庙重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五百多年,至今仍然坚固完好。支撑全殿的二十八棵大柱有十二棵为石柱,每根高五米多,用整块青石凿磨而成,重约万斤。其中两棵名“石龙抱柱”,镂空雕刻巨龙盘绕于上,栩栩如生,可称稀有。正殿大门的二十二扇屏门上,雕刻有近百种飞禽走兽的图案,形态各异,工艺精细,活灵活现。殿前有高大的铜香炉一座,上铸游龙。庭中古柏下有碌一对,上驮五尺高的青铜花瓶,内植花卉。
文庙内广植松、柏、竹、柳,奇花异卉,使整个建筑显得古木萧森、庄严肃穆。阳光射来,正殿上五光十色的琉璃瓦光辉灿烂。更有趣的是庭中的两株古老的柏树和榕树已经紧紧缠在一起,被人们戏称为“万将军抱白小姐”。
(24) 建水燕子洞
地下溶洞建水燕子洞位于建水县城东三十公里的泸江峡谷中。清朝乾隆年间,左副都御史傅为演告老还乡,醉心于燕子洞奇观,便在洞口建寺院楼阁,从山腰劈岩修栈道,于河岸植桃柳,供人游览,使之成为一方名胜。
燕子洞分为两个部分,形如张开的两扇蚌壳,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浅一深,一干一湿。游人从新修的水泥石阶到达燕子洞入口,进入上洞。上洞为干洞,状似大厅,四面透光,宽敞明亮。洞中原有一座三层阁楼,楼间一树穿堂而过,称为“一箭穿三楼”,可惜楼树均已不存。洞壁上刻有“境绝人寰”、“胜景无双”、“灵谷涵春”、“洞锁三天”等题词。其中“洞锁三天”是为上洞一景,因该洞曲折幽深,奇幻美观,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站在洞中三个不同的位置,可以看见三块不同形状的天而得名。游人可从“第一天”到“第三天”顺次游览,其中第一天中的观音像、第三天中的观景楼可称胜景。
洞上面的悬崖侧壁上,有无数的石穴密如蛛网,成千上万只岩燕在石穴内结巢,生儿育女。每当春夏,群燕翻飞,如箭穿梭,岩燕的呢喃声与洞内流水声响成一片,真如古人诗云:“百万燕呼淝水战,一条浪吼浙江潮”。每年,人们都要从崖上采集燕窝,游人遇上,也可称大开眼界。
从观景楼下来,就到了下洞。洞高十余丈,深七八里,顶上倒悬无数石钟乳,泸江水流入其间为暗流。洞内水声轰鸣,岩燕出没,加上形状各异的钟乳石,交相辉映,妙趣横生。
(25) 澄江抚仙湖
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和华宁三县之间,古称大池、罗伽湖。传说玉皇大帝所派巡视人间的石、肖二仙曾并肩搭手倚立,在波涛起伏的湖上驾舟,若隐若现,观赏湖光山色,后在湖东南方化为两石,因此得名。该湖大部分在澄江县境内,又称澄江湖,湖面积二百一十二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洱海而居第三位。
抚仙湖是一个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海拔1720米,三面环山,一面接澄江坝子。北部宽阔而深,南部狭小而浅,中部细长,形似一倒放的葫芦。湖岸长约九十公里,最深处达一百五十五米,是云南第一深水湖泊,仅次于长白山天池,居全国第二位,其蓄水量比滇池和洱海分别大十二倍和六倍。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并南受星云湖注入,北纳澄江梁王河、东西两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等溪流,东面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汇入南盘江。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四至五米,有的可达七至八米,被誉为“琉璃万顷”,“一盆盛开着的睡莲”。
近年来,抚仙湖以其清澈的、未受污染的湖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甚至专业的游泳队伍也来湖畔训练。城边的海滨浴场,绿冲的渡假别墅,孤山上的秀丽景色,湖中稀有的抗浪鱼,各种现代化的旅游设施与自然的湖光山色融合在一起,抚仙湖畔一派生机。
(26) 通海秀山
秀山位于通海县城南,距昆明一百多公里。前临波光澄碧的杞麓湖,山脚为通海县城,屋舍俨然,山上群峰列翠,楼台掩映,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卷,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
秀山的建设,从汉武帝元始年间就开始了,相传滇南的句町侯毋波有功于朝廷,被晋封为句町王,于是在当时叫青山的秀山顶上修建了青山寺,在山腰修筑了句町园以示纪念。此后,经过千百年来历代的扩建修缮,秀山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
游秀山,在于漫游。进公园门后,沿着卵石铺就的石径往上走,一路上浓荫如盖,辉煌的硫璃瓦、暗红的院墙在绿色的波涛中时隐时现。秀山上最古老的寺院有三座,一是山麓之句町王庙,相传为大理开国国王段思平所建,今已不存。二是山腰偏东的普光寺,据说此寺始建于五代,大理国道隆己酉十一年,即宋理宗淳祐七年(1249)扩建。寺内供奉僧人李畔富,相传李为玉溪人,到通海出家,因见札麓湖水浸淫田地,百姓稼穑艰难,便开凿落水洞,使湖水大降,湖四周出现了良田万亩,因此受到人民的爱戴。寺内尚有畔富塔,寺外有畔富墓。三是山顶的涌金寺,即汉代句町王所建之青山寺,晚唐及元时扩建,更为现名。寺内悬联盛多,有宋柏和元杉为人所称道。秀山上游人最多、建筑考究的是清凉台,台始建于晚唐,位于山之中部,有“小西天”、“武侯祠”等建筑景点。
(27) 大爨碑和小爨碑
东汉以后,移居南中的汉族和当地崛起的少数民族中出现了一批号称“南中大姓”的统治集团。滇云东北部的爨氏家族,称霸南中四百余年,其具体事迹见于文献记录者甚少,大小爨碑弥补了文献之不足,提供了晋宋间南中地区不少的历史资料。
大爨碑即爨氏家族宋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之碑,今存陆良县东南三十里薜官堡(旧名贞元堡)斗阁寺内。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458),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高三点三八米,上宽一点三五米,下宽一点四六米,厚零点二五米。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五字,现存文共九百余字。碑阴题名三列,存文三百一十二字。碑文追溯家世,记述爨氏进入云南的经过,重点叙述了爨龙颜的为人及其政绩,为南中大姓的渊源及发展演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大爨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练,富于感情。碑文书法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古今书家对其推崇备至。该碑最早记录于元李京的《云南志略》,其后湮没,清道光年间阮元访得,其后著称于世,研究者不下二十余家。今陆良县开发了著名的彩色沙林游览区,据大爨碑以玻璃钢制成“爨史浮雕九组”,并在沙山上附会以爨工故事,吸引游人光临。
小爨碑即爨氏家族中晋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之碑,立于东晋“大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旬”。大亨是晋安帝壬寅年(402)改的年号,次年又改称元兴,至乙巳年又改称义熙(405),云南远在边陲,不知内地年号的更迭,故仍尚用。该碑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小爨碑出土于曲靖县城南七十里的杨旗田,咸丰二年(1853)移往城内武侯祠,今存曲靖第一中学,盖碑亭保护。碑高一点八三米,宽零点六八米。碑文十三行,行三十字,加碑末十三名官员的题名,共三百八十八字。碑主爨宝子二十三岁夭亡,碑末官名甚至连正史也没有记载,可补史志之不足。
小爨碑字多别体,文辞古雅,文体别致,有“六朝风味”,被称为“南碑瑰宝”。其字体在隶楷之间,结构古朴,方笔有劲,拙中带巧,古气盎然,前人多所称道。康有为赞其书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为“正书古石第一”;李根源称其“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并说;“新会黄炳堃临数十年,仅得笔似,余无所知”,为历代书家所极推崇,研究者也不下二十余家。
今小爨碑旁又有一碑名三十七部会盟碑,立于大理国明正三年,即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高一点二一米,宽零点六一米,碑文正文十一行,官衔题名八行,记述了大理国三军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琮安抚和平定了延众镇等地的叛乱后,到石城(今曲靖)与滇东三十七部首领会盟的情况。碑文奇字连篇,“辞多艰涩”,“半杂夷语,多不可解”,但却是研究大理史的珍贵文物。
(28) 孟孝琚碑与石门关摩崖
孟孝琚碑是全国著名的汉碑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出土于昭通城东十里之白泥井,后移置城中凤池书院,嵌于壁中,今在昭通第三中学,建汉碑亭保护,是云南省现存最早的碑刻。
此碑上截已缺,下截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刻龟蛇图案各一。残碑高一点三三米,宽零点九六米,碑文共十五行,每行残存二十一字,以文意推之,每行上缺七字。由于碑文残缺,年号无征,所以建碑的时间争论较大,诸家考说,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前25)、东汉建武十二年(36)、永元八年(96)、永寿二年(156)、永寿三年(157)、建安二十一年(216)等六种观点。前后相差仅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其中以永寿年间的看法较为普遍。
碑文叙述汉严道(今四川雅安)君的曾孙、武阳(今四川境内)令的儿子孟广宗十二岁随父到武阳学《韩诗》《孝经》,博览群书,改名孟旋,字孝琚,未婚而死。其父的下属官员刻此碑送孝琚归葬朱提(今昭通)祖茔,以纪念死者,安慰亲属,是研究西南古代民族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该碑书法苍劲,系方笔隶书,取势横扁,左右舒展,笔划瘦劲古朴,文辞典雅,受到海内名家的推崇。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北圆南方”的陋说,而且可以从中探索“汉隶与今隶递嬗痕迹”(梁启超语),被誉为“滇南瑰宝”、“稀世之珍”、“古汉碑第一”,为之题跋者多至数十家。
石门关,即今盐津县豆沙关,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孔道之一,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位于大关河左岸的山顶上。附近有营盘坡,为古代驻兵之地。现有小街子,为唐代石门驿馆。路旁危崖耸立,形势险要,大关河对岸为一灰色大石岩,宛如一冲天石屏,与豆沙关夹峙,相距约二三十丈,远望俨然一石门,古代驿道沿东北侧而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故称石门关。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唐王朝派袁滋为册南诏使,恢复因天宝战争而破裂了的唐诏关系。袁滋一行于该年六月从长安出发,经四川,九月二十日到石门,于路旁岩壁上刊石纪其事,全文一百二十余字,除“袁滋题”三字为篆书外,其余均为楷书,八行,从左至右,字迹基本完好,今已建“唐碑亭”保护。
袁滋一行进入南诏后,受到南诏热情隆重的款待。异牟寻派清平官尹辅酋等人到滇东恭奉,并亲出大理城五里迎接。其后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和盛大的宴会,十一月七日,册封事毕,袁滋等人回唐,于十一月二十四日经豆沙关返回长安,从此,唐与南诏又恢复了世代友好的关系。
豆沙关袁滋摩崖是中原与边疆友好的象征,也是云南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铁证。摩崖中的袁滋手迹,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