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文化·灿烂的中州文化与历史名人·中州史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州文化·灿烂的中州文化与历史名人·中州史学

我国自殷周时期就重视记史。西周有“内史”、“太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如老子曾为周守藏史。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亦有专门记载王朝大事的史官,称“太史令”。如司马迁父子均任此职。中州地区在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形成以后涌现出许多史学家。著名的二十四史有十二部为中原史学家所修撰或参与修撰。

(1) 范晔与《后汉书》。范晔,南朝刘宋时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出身于官僚世家,少年时代就博览群书,勤奋好学。长成后,他曾在刘宋政权中担任尚书外兵郎、秘书丞尚书吏部郎等职。范晔一生很有才华,也很自负。他的著作很多,但大都散失了,只有《后汉书》流传至今。范晔之前,有很多学者撰写东汉一代的历史,留下了著作。如汉代刘珍、班固等人的《东观汉纪》,三国时期吴国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后汉书》等,有二十多部。范晔亦写东汉历史,他取诸家之作,订伪考异,删繁补略,著成《后汉书》。因其著综合了诸作的长处,故诸家之作逐渐被淘汰。后,范晔的《后汉书》被列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范晔的《后汉书》,原定有十纪、十志、八十列传。而当他把纪、传写好,还未来得及写志时,就因事下狱而被处死。今《后汉书》中的律历、礼仪、祭祀、天文、五行、郡国、百官、舆服等八志是从晋司马彪的《续汉书》中取出补入的。范晔在狱中写下《狱中与诸甥姪书》,自评未成之《后汉书》曰:“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这一评说,当不为过。

(2) 司马彪与《续汉书》。司马彪,字绍统,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著名史学家。西晋皇族。父司马睦是晋皇帝司马懿的侄儿,始封中山王,后改封为高阳王。司马彪是其长子,应袭王位,但他游手好闲,好色薄行,被父亲剥夺了继承王位的资格。遭到如此打击后,司马彪收敛行为,潜心向学,专事著述。其代表作即《续汉书》。全书共八十三卷,纪、传、志俱备,综述东汉一朝史事。后佚纪、传,仅存八志。此八志于北宋后收入范晔的《后汉书》中,成为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史料。

(3) 李延寿与《南史》《北史》。李延寿,字遐龄,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唐代史学家。为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他参加过《五代史志》和《晋书》的编撰并著有《太宗政典》《南史》和《北史》是他独立用十六年时间写成的。《南史》是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共一百七十年的史事。《北史》是记载北魏、北齐、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王朝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史事。《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南史》和《北史》将南朝和北朝等同看待,行文简洁,条理清晰,得到时人和后世的好评。《南史》《北史》已成二十四史中的两种。一般认为,《南史》《北史》是仅次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前四史的两部史书,故李延寿被称为“良史”。

(4) 吴兢与廿四史。吴兢,唐代汴州浚仪(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吴兢勤学博览,潜心学问。他历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在史馆编撰史书四十年,共撰有《中宗实录》三十卷、《睿宗实录》五卷,又与刘知几续《高宗后修实录》,重修《则天皇后实录》二十卷、《太宗勋史》一卷、《贞观政要》十卷、《齐史》十卷、《梁史》十卷、《陈史》五卷、《周史》十卷、《隋史》二十卷、《唐书》一百卷。吴兢一生编撰史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所编撰的“实录”,秉笔直书,绝不徇任私情,如玄宗宰相张说曾与武后宠臣张昌宗陷害忠良,吴兢据实录下,张说多次求他更改,他都加以拒绝。时人称其为“世之董狐”。他所编的史书虽绝大部分散失,但《贞观政要》对研究唐代历史有重大意义。吴兢不愧为唐代最著名的史学家。

几千年来,中原地区一大批文人学者笔耕不辍,为记录和整理中华民族的历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河南许昌人荀悦,汉末史学家,才识学问,逸伦超群,依《左传》体裁改写《汉书》为《汉纪》三十卷。此书自刘邦灭秦,下止王莽,凡十二世、十一帝,包括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数十万言。是一部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誉为成就超过《汉书》的史学著作。

东晋学者袁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因感《后汉书》之不足,便仿《汉纪》编撰《后汉纪》三十卷,以编年体形式记载东汉一代十二帝、二百年的史实,文字简洁,材料丰富,剪裁精当,对研究东汉历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薛居正,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初年,奉命监修国史,并受诏监修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朝历史,即《旧五代史》对史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宋祁,北宋史学家,今河南省杞县人。是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他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撰写列传部分。“传”在《新唐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新唐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

另外,中州地区还有许多史学家在辛勤治史,如司马光,虽然不是河南人,但在他一生的六十七年中,就有四十八年生活在河南,河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洛阳编撰的《资治通鉴》,被认为是自《左传》以后最优秀的编年体史书。总之,中州地区史学家的活动,在中国史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