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口不一的卢梭
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对当时压抑儿童个性的封建宗法教育极为不满,1762年他出版了《爱弥儿》一书,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十八世纪上半期,法国大部分学校掌握在耶稣会教士手中,他们实施的教育采用的是古板的、机械的、强制的教育,严重地摧残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卢梭针对这一现状,在《爱弥儿》中,把自己的教育方法托之于理想的爱弥儿,作为儿童教育的表率,以唤醒世人。对爱弥儿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从爱弥刚一诞生就任其自由地自然生长,强调母亲的哺乳胜过任何高明的人工喂养,不主张用帽子、带子、襁褓等东西来束缚他:当爱弥儿还在童年时,就让他深入乡村生活,接受大自然的沐浴和熏陶,以诱导、激发其求知的兴趣,培养真、善、美的崇高品性。在此之后,对爱弥儿才授之于书本知识,教给他实用的自然科学。在爱弥儿走向社会之前,卢梭主张让他参观监狱、医院、工厂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了解、认识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的种种现象,使爱弥儿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遵循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人性本善,如果发展为丑恶、卑鄙,是因为罪恶的社会环境使然。所以,人类是天真活泼的,不必以种种虚伪的理性法则来规范他,主张解放个性,尊重自然给予儿童的善良的禀赋,使他远离一切社会的、宗教的、家庭的成见,成长为个性强,具有独立见解的人。
《爱弥儿》所倡导的自然教育法对当时僵化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变革,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但是,这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出的教育理论,却没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在和戴莱丝结为终生伴侣的前后,总共有过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都在生下后由接生婆送进了教会主办的育婴堂,由教会抚养。假如这五个孩子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能够有活下来,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也正是卢梭所反对的。不论卢梭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把自己的亲生子女送进育婴堂,逃脱了做父亲的责任,使孩子失去了母亲的哺乳,失去了实施自然教育法的机会,对卢梭来说,这是一种错误,他使自己的孩子掩没在十八世纪法国的罪恶社会之中。卢梭放弃教育子女之事,也成了《爱弥儿》出版后社会对他进行攻击的借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