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元光 (公元656~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代光州固始县 (今属河南) 人。出生于官宦家庭。13岁时,跟随父亲陈政出征到福建,直到他55岁战死沙场的40余年间,为开发漳州、潮州地区作出了卓越贡献。
陈元光的父亲陈政随从祖父陈克耕出征,因功封为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唐高宗总章二年 (公元669年),福建南部社会动乱。高宗任命光州固始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军3600余人,共54姓,前往平叛,由于众寡不敌,陈政只好退守福建龙海县的九龙山,请求朝廷派兵增援。朝廷又命陈政的哥哥陈敏、陈敷带领58姓军校6000余人赴闽增援,母魏氏也一同随军南下。大军行进至浙江的江山县境,不幸的是陈敏、陈敷先后病死,到达福建蒲城时,孙子又病死。在这危难之时,他的母亲魏氏,毅然统领大军继续前进,历尽苦难,终于到达九龙山与陈政会师,迅速平定了叛乱。
陈元光小时候非常聪明,长大后博通经史,又喜读兵家著作,总章二年,随父入闽。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 陈政病死,年仅21岁的陈元光承袭父职,他以自己的智勇,平定了广东地方陈谦的叛乱,又平定南海边镇的叛乱,俘敌万余人,因功被提升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武则天垂拱二年 (公元686年),陈元光呈请则天皇帝批准,正式设立漳州郡,陈元光兼领漳州刺史,属官自别驾以下,可以自行选任。漳州建郡以后,陈元光积极恢复发展经济。他大力招抚流亡,亲自带领百姓和军队开垦荒地,植树种谷,在闽南地区推广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同时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积极兴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建立“治教之邦”。他的儿子陈珦当时就在漳州主持乡校。
闽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雨水充足,人民群众用自已勤劳的双手,使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漳州地区的人民对带领他们披荆斩棘,建立家园,过上太平生活的陈元光,十分感激。所以,听到陈元光死的消息后,“百姓哀悼,相与制服哭之”,把他尊为 “开漳圣王”,当作菩萨顶礼膜拜。后来,在这里的陈氏后裔,又随郑成功到台湾,台湾各地的漳州移民,一直奉开漳圣王为守护神。至今台湾全省的大小陈圣王庙近百所,香火非常之盛。台湾的陈姓居民将近200万人,占全台人口11%强,他们都在自家供奉的祖先牌位上写着 “开漳圣祖”、“广济圣王”,并且在自家的大横额上恭题“颍川世家”、“颍川衍派”,世世代代永不忘中原故土,就连死后也要在墓碑上镌刻上自已的祖籍,可见河南与台湾有着多么密切的乡土关系。因此,福建、台湾和海外侨胞称自已为 “唐人”,把故乡说成“唐山”,称男子为“唐部人”,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很久以来,福建和台湾都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的说法,而且,陈、林、黄、郑等主要大姓的族谱上,都明确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河南固始人,就连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墓志上也镌刻着: “成功,字明俨,号大木,姓郑氏,先世自光州固始县入闽。”本世纪40年代福建云霄县曾作过一次人口调查,当时全县总人口为131300多人,81姓,在族谱中写明先世从河南入闽的有方、吴、张、陈、柳、王、汤、蔡、林9姓,共约9万人,占全县人口的70%。而9姓中写明先祖是随陈元光入闽的就有方、吴、张、陈、汤、柳6姓,共约6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53%。在闽南诸县市的一些宗祠堂里,至今还保存有 “宗由固始,将军及泽” 之类的石刻。1953年台湾省统计的人口资料也表明,在100个大姓中,有63姓的族谱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从河南迁居福建,后又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在这63个大姓中,有45姓记载着祖先是随陈元光入闽的。
陈元光开发漳、潮地区的业绩,受到历代王朝的赞扬。唐玄宗一即位,就下诏称赞陈元光“环甲缮兵积有二十四年之苦,建邦启土治垂二十五载之平”。赠其为豹韬镇军大将军兼光禄大夫、中书左丞,临漳侯,谥号忠毅文惠。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 又追封他为颍川侯,赐“盛德世祖之坊”。宋徽宗还赐与他“威惠庙” 匾额。宋孝宗时,又加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命有司春秋祀之。明朝又改封他为昭烈侯。
陈元光的儿子陈珦、孙陈酆、曾孙陈谟相继被唐朝中央政府任命为漳州刺史。从唐高宗总章二年陈政率军入闽,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公元公元819年) 陈谟死,在长达150年时间里,陈氏五代人,都在致力于漳州地区的开发事业,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地人民对于这位 “开漳圣王” 也深表敬意,他的业绩也代代相传。而今漳州市开漳圣王庙的这副对联: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就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陈元光的无限崇敬。近年来,台湾、金门等地一些同胞纷纷到漳州市浦南的陈元光墓参观、扫墓、祭奠,临走时,还要从古墓上抓一把土,揣在怀中,以表达对先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