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遨游太空的畅想曲
如今,随着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的升空,人们遨游太空的幻想已变成了现实。然而在航天领域我国古代早就有美好的畅想,可惜的是长久以来我们只停留在畅想,却让欧美最早把这畅想变成了现实。
早在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就写出了思骛宇宙的长诗《天问》,他一连提出了172个问题,表现了古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他又在《离骚》篇描绘了他驰骋天上与神明仙灵的对答情景。他“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帘使奔属。”驱风驾云、指挥日月,遨游天上,描绘了他幻想中的另一世界。如果说屈原对天上的幻想还带有浓重的人间色彩,而汉代张衡的《思玄赋》则更富有科学气息。他写道:“出紫宫之肃肃兮,集太微之阆痕。命王良掌策驷兮,逾高阁之锵锵。建罔车之幕幕兮,猎青林之芒芒。弯威弧之拨刺兮,谢 冢封狼。观壁垒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倚招摇、摄提以低回戮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缪 皇。……”这里的紫宫、太微、王良、策、驷、阁(青林、弧、狼、北落、河鼓、天潢、云汉、招摇、摄提皆是星宿之名,二纪则指日月,五纬则指五颗行星。明于此,则张衡此作不啻为一篇星际旅行的畅想曲,表现了他对太空遨游的科学幻想。
早于屈原、张衡的孔丘、庄周,在他们的著述中也都有乘槎浮海,逍遥宇宙的幻想之词。而在古代神话对于天外星球与人世之间的来往沟通的传说就更多了,最著名的犹如牛郎织女星的故事,董永遇仙记等几乎家喻户晓,后世又改编成小说、戏曲,其中虽反映了人世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但其中也反映了人们对天外世界的幻想。
然而这些可贵的幻想、畅想,多少年来人们只重其思想意义,却少有去探索后的科学价值。古人已向人们屡屡发出了探索宇宙奥秘的信息,表达了跳出地球,与星外联系沟通的愿望,可是这种信息、愿望,人们并没有孜孜以求,更没想怎样才能实现,只是叹为观止、望洋兴叹。没有艰苦的努力,不去创造条件,幻想则永远是幻想。畅想再美,科学性再强,如果不付诸现实,那么畅想则永远是一张美丽的蓝图,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