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冲淡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悲剧的冲淡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一首叙事长诗。它通过焦仲卿、刘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悲剧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家长的统治和门第观念的罪恶。

《孔雀东南飞》是古典文学中少见的一部悲剧作品,它悲剧的效果随剧情的发展逐步得到揭示。刘兰芝是平民家的女子,十七岁嫁给焦仲卿为妻,他们结婚三年,夫妻恩爱,但焦的母亲不忘自家是“仕宦于台阁”的大家,歧视兰芝“人贱”,嫌她“无礼节”、“自专由”,蓄意为儿子另攀“东家”,逼迫焦仲卿驱遣了刘兰芝。诗至“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而见悲剧的况味。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与焦仲卿“结誓不别离”,回到娘家后,不堪兄长的逼迫,而答应改嫁于太守家的郎君。诗至“晻晻日欲冥,愁思出门啼”,以灰色凄凉之景,写出兰芝忧郁,孤苦无告之情,情景交融而现苍凉的意境,焦仲卿闻听消息焦急地赶至刘兰芝家质问其“薄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兰芝为证明自己的挚情,“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亦“自挂东南枝”,以应“黄泉下相见”的誓言,作为《孔雀东南飞》悲剧的最高境界在此臻于完善。焦刘这对夫妻为追求幸福而坚贞不移,最后携手黄泉的悲剧形象鲜明地显现出来。诗中悲剧的况味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积累,至焦刘从容赴死一节终于喷射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的美,凄艳而绝伦,体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古典文学中《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悲剧作品不多见,更难得的是作者能够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把悲剧推向高潮,使整首诗悲壮雄浑之美一泻无遗地充溢读者的视像,使读者在崇高的悲剧之美的震撼下,愈加憎恶封建礼教,同情主人公追求幸福的愿望,完成作为悲剧的净化的效果。

然而,作者在把悲剧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时,却在这之后添了多余的一节。焦刘合葬一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命为鸳鸯”。作者以同情的态度想象焦刘死后化为鸳鸯比翼双飞,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和谐之美,但这种和谐却无疑冲淡了《孔雀东南飞》悲剧的美,原本悲剧的雄浑壮丽给人们灵魂的震憾至此荡然无存,使悲剧蒙上喜庆的色彩,终成遗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