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杰出的佛学家和翻译家玄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代杰出的佛学家和翻译家玄奘

玄奘 (公元600~664年),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我国杰出的佛学理论家和翻译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旅行家和卓越的翻译大师。他为促进中印古代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精力,被世人誉为中印友好的象征。

玄奘本姓陈,名奘。唐代洛州缑氏县 (今河南偃师市缑氏乡陈河村)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僧人,又是精通佛学经、律、论的三藏大法师,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唐僧、唐三藏。曾祖陈钦,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博士。父亲陈惠曾做过江陵县令,精儒术,好佛学,于陈奘10岁时谢世。他的二哥陈素,早年出家于洛阳净土寺。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陈奘自幼就喜爱佛学,13岁获准进入洛阳净土寺为僧,法名玄奘。

玄奘天资聪明,出家后,专志佛学。在唐朝开国之初,他同哥哥一道曾到四川成都学习佛学。21岁便取得了佛教最高戒律具足戒的称号。后来,又游历各地,拜访名师,北上赵州 (今河北赵县)从道深法师学《成实论》,又至相州 (今河南安阳) 向慧心法师学习 《杂心》,入长安 (今陕西西安) 从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通过用心钻研和思考,发现佛经中的许多疑义,并使他产生了要弄清这些问题的决心。恰在这时,天竺 (今印度) 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弟子波罗米多罗在长安进行访问。他从波罗米多罗那里得知戒贤法师精通佛学,进而产生了想到天竺学习佛学的念头。他将自己的想法,奏请朝廷,未能得到允准。

贞观三年 (公元629年),长安发生饥荒,皇帝令百姓自行求生,玄奘趁此机会,便混入难民的人群出了玉门,踏上了前往天竺的行程。行至凉州 (今甘肃武威),不幸被官府发现,令其返回。多亏得到当地佛教领袖慧威的支持,才得以继续西行。出瓜州,过玉门,历尽艰险,以长达4年时间展转到达印度当时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 (今印度伽雅城西北)。

那烂陀寺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是佛祖释加牟尼成道所在地,也是当时天竺最大最为有名的最高学府和佛学研究中心。他来到的当天,受到寺里住持戒贤法师的热烈欢迎。玄奘答礼致谢,并拜戒贤住持为师。他在这里主要学习佛教的大乘说,兼学婆罗门经和梵语。经过5年的刻苦习学,他在佛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时在那烂陀寺戒贤法师全部精通经纶外,能够精通20部经纶的有1000人,精通30部经纶的有500人,精通50部经纶的只有9人,玄奘为第十名。

然而,学海无涯。玄奘不以自己已有的成绩为满足。为了深得佛学的精髓,他辞别了戒贤法师,到印度各地佛教名僧所在地进行考察。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小国林立。他来到印度阿萨密邦,南到罗毗荼 (今印度买索尔邦班加罗尔一带),西到郎揭罗 (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东南一带),向当地名僧求教,并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博取众家之长,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贞观十五年,玄奘结束游学,重返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让他主持讲学。就在这时,印度一位名叫般若毯多的僧人著文对那烂陀派的佛学理论思想提出了疑义。并声称他的主张是任何人也不能驳倒一个字的。面对佛学上的这一重大争论,乌苌王朝国王戒日王决定在曲女城(今印度邦卞那吉城)举行佛学辩论大会。参加这次大会有当时印度各国著名的高僧和学者3000余人,印度18国的国王,也都应邀参加了这次大会。在这次大会上,玄奘用梵文宣读了两篇论文,申明了大乘教的教义,对般若毯多的论点进行批驳。大会进行了18天,没有一人对于他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疑义,各派僧侣都为他的高深学问所折服。辩论大会结束时,戒日王请他坐大象由贵臣陪同游行,并且赠给他金钱1万,银钱3万,上等僧衣100件。各国国王也纷纷向他赠送礼品。他都一一谢绝了。这一年,他42岁。

曲女城大会后,玄奘想告辞归国。鉴于戒日王的诚心挽留,鸠摩蜀王也竭力挽留,并且许诺: 只要答应留下,愿为他建造100所寺院。他答应了戒日王的请求,在参加了无遮大会之后,还是坚持要返回唐朝。戒日王看到实难劝留,才答应让他回国,并以重礼作为酬谢。他谢绝了戒日王等赠送的重金,于贞观十七年,告别了天竺,带着657部佛经,踏上了返回祖国的路途。在过印度河时,突然遇到大风,险些丧生。随身携带的50部经本和棉花种子被大水冲走。

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回到了京城长安。这年二月,唐太宗在洛阳行宫召见了他。第二天,又接见于仪鸾殿,慰劳备至。太宗细察玄奘有宰辅之才,且为中国和西域、印度各国人民所爱戴,故再劝他还俗,襄理政务。他一心从事译经事业,以报国恩,并要求唐太宗给以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唐太宗全都答应了。

玄奘自洛阳还归长安,住在长安弘福寺和慈恩寺,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开始投入了新的翻译佛经工作。他不仅严密组织翻译机构,广选各方大德襄助,而且以其忘我工作态度影响全体工作人员。《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说玄奘: “自此以后,专务翻译,无弃寸阴。每日自立程课。若昼日有事不充,必兼夜以续之。过乙之后,方乃停笔,摄经已,复礼佛行道,至三更暂眠,五更复。读诵起梵本,朱点次第,拟明旦所翻。”在他的带动下,花了19年时间,译出佛经《大般若经》、《大毗婆沙》、《瑜伽师地论》等75部,1331卷,1300多万字。并将印度马鸣所著的《大乘起信论》,由汉文译成焚文。在翻译中,他提出“既经求真,又须喻俗” 的原则,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忠于原文,又通俗易懂,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这在我国翻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此期间,他还遵照唐太宗的指示,将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名著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使这部著作得以在天竺广泛传播。

玄奘还勤于著述。他用梵文写成的《会宗论》 (一名 《会中论》)、《破恶见论》 (一名 《制恶见论》) 以及《三身论》,都已失传。用汉文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书于贞观二十年。由他口述,由其弟子辨机笔录。书中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记述了他亲自经历110个国家和所闻28国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字、货币、宗教信仰和气候物产等,为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近百年来,已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和日文,为世界所瞩目。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探险家、佛学家、思想家和翻译家。他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精力,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不为旧的思想传统所束缚,为寻求真理而孜孜不倦,他在世界学术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伟绩,而那种实事求是、锐于进取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后世的人们。他去世后,唐太宗沉痛地说:“朕失国宝矣。”及下葬时,长安城内百余万人为他送葬。原葬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上,高宗总章二年 (公元669年)迁葬于西安市南兴教寺内,并建玄奘法师舍利塔纪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