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果园(节选)》中外哲理诗赏析
人生在世
人生在世都难免一死,
但求美好名声永垂青史。
假如死后芳名不留人世,
生命之树岂不成了枯枝?
死后留下大桥,水中驿站,
你的名字也会千古流传。
生前若不能遗爱于人间,
死后谁来祈祷将你怀念?
你的缺点
赞美你的并非都是知己,
谩骂你的有时可谈友谊。
敌手批评往往一箭中的,
朋友吹捧总不那么得体。
白糖虽甜难以用来治病,
良药苦口常能起死回生。
朋友考虑谨慎讲究私情,
你的缺点要靠对手纠正。
萨迪的《果园》是一部诗歌体道德训诫式的作品,共有10章,收有近200个故事。书中几乎每一节都以一个故事开始,然后引出结论,每一节都是独立的,若干节构成一章,而章与章之间并没有情节上的联系。这里节选的两个片断,都是采用相同的艺术形式论及人生真理的。《人生在世》一阕表面上看,言及的只是关于死亡与不朽的问题,即诗人提出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死亡的劫难,“但求美好名声永垂青史”。这个观点早被世人所仰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萨迪同时代的我国古代英雄文天祥用自己的鲜血证实了这种英雄的生死观。的确,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对生与死的思考是人生永恒的生活主题。置身于自然界中的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随时会遭遇来自各方面的死亡的威胁,生命有时脆弱得象支苇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是唯一自觉产生死亡意识的,因此他们常常会胆怯、懦弱。但真正的人从不甘心屈从这种命运,他们向往自己强大有力,能够战胜自身的脆弱,成为个人命运的创造者,支配者。萨迪就是这样一个命运的强者。他一生饱经风霜,但是从未有丝毫的退缩,他勇敢地面向大千世界,向自身的外在对象寻求着永恒的精神寓所,也就是通过无私的奉献——创造性的劳动去战胜死亡,以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无限的“永生”。因而诗篇没有停留在死亡的论题上大作文章,而是从人的“难免一死”说开去,然后以虚拟的口气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人生在世”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其一,假如一事无成,芳名不存,说明你活着的时候就已死去了,犹如枯枝一束;相反,如果你怀有一颗真诚的无私奉献之心,施爱于民众,在生命的历程中,创造出自己的里程碑“水中的驿站”——大桥,那么你的声名定会“千古流传”,人们将永远将你怀念,这才是“名垂青史”的真正答案。萨迪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以自己不朽的艺术成果《果园》和《蔷薇园》“遗爱于人间”,证明了自己高尚的人生理想连同宝贵的作品比那“水中驿站”更为长久地永驻世界各国人民心间。在这一方面,萨迪不愧为理想人生的楷模。另外,在日常生活方面,萨迪也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一生呕心沥血,饱蘸生命的激情,抒写下了许多充满哲学家智慧的生活箴言,给人以深刻的教益,《你的缺点》是一个代表。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它给多彩的人生带来几多热烈、温馨的情感。爱迪生说过:“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没有友谊无所谓完整的人生,因为没有朋友的世界只是一片荒野。萨迪对此颇有自己的见地。他认为,人世间充满矛盾, “谁若愿意有朋友,也就一定有仇人”,整个自然界亦如此,用他的诗句来说就是:“有金就有蛇;有花就有刺;有甜就有苦。”当然,作为对立的双方,敌我之间是毫无什么友情可谈的,但在《你的缺点》这首诗中,经过诗人特殊的艺术点染,却使人产生了新的思想顿悟:朋友和敌手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譬如,当“朋友考虑谨慎讲究私情”时,很可能他对你的缺点会视而不见,而一味的加以赞美,甚而至于会有阿谀奉承之嫌,这样的人是决不可视为知己的;然而“谩骂”你的人,作为对立者,他决不会照顾你的感情和心境,如此这般,有时结果却出人意料, “敌手批评往往一箭中的”,正所谓“白糖虽甜难以用来治病,/良药苦口常能起死回生。”如果处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举以犀利的言词击中你的要害——缺点,等于做了一件一般的朋友所不能及的好事,尽管他不一定是为“治病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大动干戈就可避免,即使不化为玉帛也应该停战熄火了,一切为了完善自己。这里,化“敌”为“友”的前提就是诗人在诗中暗寓的生活哲理: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不可惧怕批评,不可讳疾忌医。为了提高、完善自我,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妨同“谩骂”者交谈友谊……,平易浅显的语言与充满强烈生活气息的谆谆教诲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无比宽广的襟怀和浩然正气,堪为人之师表。反之,有历史为训,当年曾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声称他只结交奉承者,最后只落得全军覆没,客死孤岛的结局,人们万万不能步他之后尘!此亦读萨迪诗有感之余绪也。
以上两节诗鲜明地体现了萨迪擅用比兴手法描绘人生现象,诗句自然朴实,造句简单,对仗工整,感情真挚的艺术特点。严肃的人生哲理通过诗行深入浅出,不仅飞越了国界,而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700多年以来,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交口传诵。他们实践了诗人要创作出“为人民当作蜜汁吸取”的作品,让自己的“只言片语被当做黄金带往各地”的誓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