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咸用
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
结交如乾银,产竭不成道。
我生四十年,相识苦草草。
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
通财能几何,闻善宁相告。
茫然同夜行,中路自不保。
常恐管鲍情,参差忽终老。
今来既见君,青天无片云。
语直瑟弦急,行高山桂芬。
约我为交友,不觉心醺醺。
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
无令后世士,重广孝标文。
唐代诗人李咸用的这首“论交”诗,因拟古乐府体式而作,故题中标“古意”二字。作品的前半部分着重回顾自己“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的交友历史,后半部分着重陈述自己“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的交友原则。
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是很喜欢交友的;从“常恐管鲍情,参差忽终老”等诗句来看,诗人也极重视友情。可是,诗人从自己的交友实践中,也深知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挚友极为难得。“淘金”、“乾银”的比喻,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乾,本意“竭”,这里可引申为极力深求的意思。若要真正选择和结交心心相印的好友,真如淘金不得宝、乾银不成道那样,很难很难。诗人回顾四十年交友的历史,所遇到的多为了依附权势、贪图财利而与人结交的所谓“朋友”,而很少有象松柏那样在岁末严寒坚持操守的朋友。所以“好友难得”的体会,乃是诗人积四十年交友之经验的切肤之谈;而诗句中的这一“多”一“少”又表明,这也是当时社会上的普遍现实。
然而,尽管如此,诗人并没有厌弃交友。相反,他明确表示:对待朋友,他将像万里无云的青天一样光明磊落,将象绷急的瑟弦一样正直而语无忌讳,将像芬芳的山桂一样规范自己高尚的行为。尤其是对别人的真诚约交,他不仅会满心欢悦和陶醉,而且表示,如果朋友处于危难之中,他一定慷慨相助,甚至以死相许,献出自己的生命,即诗中所写的“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指囷,用《三国志·鲁肃传》中鲁肃为周瑜提供军粮的典故,比喻慷慨资助朋友的无私举动。疾风知劲草,路遥识马力。只有在患难之中才能考验出谁是真正的朋友。在诗人看来,“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是交友的最高准则,也是友情的最佳标识。诗人之所以提出这一标准,目的是针对社会上“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的现状所作的一种矫正和反拨,并试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人交友作出榜样。诗人这种积极用世的精神十分可贵——尽管他的良好意愿未必能够实现。
在写作上,这首诗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以明晰畅达的语言表现诗人坦荡正直的胸襟。若用诗人自己的诗句来概括,这就是“语直瑟弦急”和“青天无片云”。对社会上交友中的不良现象,对自己四十年所交朋友的评价,都直言不讳,针针见血,而不怕别人恼恨和不快,这正是一个耿正者的作风在诗风上的反映。与此同时,诗人对自己“我生四十年,相识苦草草”的自评自责,对“约我为交友,不觉心醺醺”的内心情感的坦露,都毫不掩饰,和盘托出,犹如万里无云的青天一样明朗、清澈,这正是一个心地光明者的人品在诗品上的反映。一般说来,诗歌作品贵藏忌露、贵曲忌直,可是,当一首作品的“语直”和“意露”正好准确、贴切地突现出抒情主人公的人品和作风时,便成为对诗歌创作成规的一种突破,而成为自已的特点。这首《古意论交》,就是如此。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