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释别同难诸子·[清]释函可》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释函可

终岁愁连苦,生离且莫哀。

问人颜尚在,见影意犹猜。

佛道千秋重,阳仁一面开。

明知予未死,好去勿徘徊。

释函可是清代第一个坐文字狱的人,清兵刚刚南下,诗人闻诸抗清殉难者的事迹,皆为文纪之,被清兵查获,械送京师,下刑部狱。一月后释放,遣戍沈阳。这首诗就是叙写刚由狱中释放,与诸同难诸子分别情景的。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有痛苦的回忆,有对未来的憧憬,有辛辣的嘲讽,有诚挚的慰抚。感情凝重而复杂,寓意含蓄而深刻,是清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自古至今,人情之悲,莫过于生离死别。对情感丰富的人来说,往往生离之痛有胜于死别之苦,但诗人一反常情,“生离且莫哀”,何也?原来诗人所不愿者有胜于生离:“终岁愁连苦。”首先,诗人遇情伤时,民恸国恤,黯然伤神。其次,诗人被清兵执至军中,“拷至数百”,刚烈不屈,“夹木再折”,“乃发营候鞠,项铁至三绕,两足重伤”,备受皮肉之苦与精神折磨,可谓非人世所堪者。再者,诗人被械送京师,别亲离友,常“惊起揽衣裳,犹疑是乡国”(《夜》)。所有这些,国亡之耻,精神折磨,肉体摧残,离别后的孤寂集于一身,而且终年如此,其悲哀当然远甚于这获释后的分离之苦了。第二联实质上是对首联的具体描述,同难者打听其生死存亡,得到的回答是容颜尚在,这当然是值得也应该欣慰的。但亲睹其身影,却是遍体鳞伤,形容枯槁,面目憔悴,内心不免疑惑:这是他吗?这里心中的形象与见面时见到的情形距离拉得越长,感情逆差越大,悲剧气氛愈浓。言简意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这种情形不同于贺知章年老返乡,因为鬓毛衰而致使“儿童相见不相识”,因为儿童不识贺老面,是因从小离乡,至老甫还,儿童从未见过,见而不识,这是情理中事。而诗人入狱到初释仅一月有余,形容即判若两人,使同难者产生怀疑,不敢确认,足可让读者去想象诗人及其同难者在狱中所受的折磨和摧残。正因为如此,所以出狱分别也就不必过分悲哀了。何况“佛道千秋重,阳仁一面开”呢。自古重佛道,讲究积善,推崇施恩,如今,清统治者也不例外,就象商汤王的仁道覆及我们似的。商汤王网开八面,广施恩德,百姓遍受惠泽,而清统治者沽名钓誉,网开一面,将函可释放出狱却又遣戍沈阳。这里似乎是感激清统治者,又似在安慰同难诸子,而实际上诗人是对清统治者的不仁不义、假慈伪善给以辛辣的嘲讽。函可是跨时代的诗人,虽出家为僧,但决非看破红尘、不求名利的出世僧人,他的诗情感真挚,多亡国之音。乾隆时,其著作《千山诗集》、《千山语录》都被禁毁,拆毁碑塔,并将《盛京通志》所载事迹抽毁。清兵南下时,诗人家中死难者甚众,“闾井十无一,举家惨罹殃”(《秋思》),从这里足可知道函可是一个与清统治者不合拍的僧人。被拷掠,被侮辱,但“与其辱以生,毋宁饥以死”(《即事》),保全义节,洁身自好,这似庆幸、象安慰、实嘲讽挖苦的诗句中流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最后两句是说明明知道我没有死,不会死,好好离去吧,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这样结尾,含意丰蕴。留得青山在,何怕没柴烧,既然出来了,那就不必沉溺于儿女情长,“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虽然屡遭磨难,但意志不消沉,没有悲戚之音、感伤之调,而是与人以宽慰,给人以鼓舞,表现了诗人顽强的斗志、不屈的精神,豁达的胸襟,坦荡的情怀和高昂的格调。

函可在这短短的八句诗中,揭露了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残酷,辛辣嘲讽清统治者的假仁不义的鄙行。它告诉人们,身处逆境,备受磨难,但志不可摧,信念不能移,生死事小,义节重大。同时也让读者领悟到,路不遥难知马力,风不疾难辨劲草,火不烈难识真金,没有生死考验难现英雄本色。函可出家为僧,超尘脱俗,出世侍佛,但在民族危亡之际,却置生死于度外,视离别于不顾,保持义节,从容乐观,实在可钦可敬。

在艺术上,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首先“终岁愁连苦”与生离之哀对比,愁苦有胜于哀者。其次入狱时的面颜与出狱时的身影对比,面目全非,不敢相认。通过对比,渲染了环境的险恶,恶势力的猖獗,突出了诗人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高尚的民族气节,衬托出诗人被迫害之残之烈。接下来再将清统治者对待诗人的态度进行对比,在狱中,拷掠折磨,而今假重佛道,伪行阳仁,将诗人释放,遣戍沈阳,以收买人心,有力地揭露了清统治者的虚伪,对他们的假仁伪义进行了无情而辛辣的嘲讽。

总之,这首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在清诗中都堪称上乘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