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不仅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还是中国南宗山水画派的肇始人。他善于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特色融合贯通,兼取所长,从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终南山》便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法则,“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宗白华《美学散步》)。
诗的首联写远景。诗人自长安出发游赏东南五十里的终南山,在远处从山下仰视整个山体,只见峰峦高耸,直插云天;东西横亘,绵延不断。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天都”,谓天帝之都,指高天深处。“海隅”,海边。这两句用朴素自然而适度夸张的话,摄下了对终南山第一个瞬间的印象,突出终南山的“高峻”和“宽长”。当诗人步步走入终南山中,立刻捕捉到第二个难忘的瞬间印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一联写近景,生动轻灵地描述了山中云雾飘缈、随形变灭的奇特形态和青翠山色隐隐约约又不可切实把握的景象,整个画面形成一种变幻、朦胧的审美情趣。
颈联两句,诗人站在主峰之巅,由上而下地俯视群峰众壑,环视周围,绘下了一幅全景鸟瞰图: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按照古人“分野”之说,自中峰而划东西南北,正与天上二十八星宿中五六个星宿相对应。由于地域广阔,诗人居高临下俯察大地,只见主峰下千山万壑随着阳光的移动明灭而阴晴变换,黑白分明,呈现一派“一览众山小”的雄壮气势。同时明晦交替、动静变幻,景象更见奇妙。尾联似难乎为继。然而诗人毕竟棋高一着,妙手一转,写下了“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一联诗句。从写山转而写人,而且是身处荒远辽廓的山岗水涧环境中的人。乍看似与题意脱节,实际仍同全诗浑然一体,细细品尝更能体味出含蕴着的妙意。其一,点出诗人留连终南、投宿山林的幽情雅趣,使全诗情景妙合,构成言尽味永的意境。同时,突出了诗人在行游观赏,而非纯客观地陈述景观。其二,侧面烘托终南山寂寞寡人、清远恬淡的氛围,写出了深山茂林的神韵。其三,前三联大体上是写静景,即便有白云青霭的忽有忽无,千山万壑的忽阴忽晴,却均是无声的变换。而尾联不仅有哗哗流水声,坎坎伐木声,更有诗人与樵夫隔岸的对答声,全诗因之活灵活现、有声有色。从视点来看,尾联是平远之视,写的是山半腰的中景,宛如一幅有山有水、有人物活动的即兴画,另有一番情趣。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
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花覆千官淑景移”及“风正一帆悬”、“青霭入看无”,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同上)
此总是见终南山之深大莫测。是诗如在开辟之初,笔有鸿蒙之气,奇观大观也。(徐增《说唐诗》卷十五)
《终南山》,于此看积健为雄之妙。“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 〔清〕张谦宜《斋诗谈》卷五)
《古今诗话》云: “王右丞《终南》诗,讥刺时宰,其曰‘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言势位蟠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有表无里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遍及也。‘欲投何处宿,隔水问樵夫’,言托足无地也。”余谓看唐诗常须作此想,方有入处。而山谷又曰: “喜穿凿者弃其大旨,而于所遇林泉人物,以为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则诗委地矣。”山谷此论,又不可不知也。(吴乔《围炉诗话》卷三)
“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分野”二句言其大。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沈德潜《唐诗别裁》)
《唐诗纪事》云: “或说此诗为议时之作。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言势燄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有表而无其内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其说甚凿。王友琢崖尝辟之曰:诗有二义:或寄怀于景物,或寓情于讽谕,各有指归。乃好事之徒,每以附会为能,无论其诗之为兴为赋为比,而必曲为之说曰: “此有为而言也。”无乃矫诬实甚欤!试思此诗,右丞自咏终南,于人何预,而或者云云若是。(〔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