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马嵬驿》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温庭筠·马嵬驿》原文与赏析

温庭筠

穆满曾为物外游,六龙经此暂淹留。

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香辇却归长乐殿,晓钟还下景阳楼。

甘泉不复重相见,谁道文成是故侯。

马嵬驿故址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距离长安(今西安) 百余里。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潼关,玄宗与杨国忠、杨贵妃姐妹等仓皇奔蜀,途经马嵬驿,六军徘徊、持戟不前,一致要求诛杀杨国忠。接着,随行郎吏又恳请玄宗以贵妃搪抵天下怨愤。玄宗无奈,只好反袂掩面,让人缢死杨贵妃。史称“马嵬之变”。这首题名《马嵬驿》 的七言律诗是诗人根据这一历史事件而创作的。

首联是以周穆王周游天下的神话传说比喻唐玄宗的奔蜀。根据《拾遗记》和《穆天子传》的记载,周穆王名满,曾驾号称为“八龙”的骏马巡狩天下,到过远在尘世之外的西王母之邦。物外,世俗之外,即非人间的仙境。六龙,指周穆王驾驭的骏马。古代天子之车驾六马,因此用作天子车驾的代称。这一联实际上是说,潼关失守后,唐玄宗逃奔西蜀,在经过马嵬驿时,车驾作了短暂的停留。

车驾停留的原因是发生了“马嵬之变”。所以,颔联紧承这一脉络,叙述了这一事变的直接后果:贵妃已死,犹如青烟消逝,纵有返魂树也无法使她还魂回生; 如今“不见玉颜空死处”,只有贵妃的鲜血化成的这一片茂密的青草似乎在诉说着她的愁怨。《十洲记》载:“聚窟洲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花发香闻数百里,名返魂树。死者在地,闻香即活。”又《庄子》: “苌弘死,藏其血,三年化为碧。”这里化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贵妃在马嵬驿的永逝。诗人省去了马嵬兵变时六军驻马,贵妃与玄宗生离死别的历史情节,而是以形像化的语言,饱含同情地描写了贵妃的悲剧结局。

作为马嵬事变的直接受害者,杨贵妃已经死不复生。而曾经同贵妃订立“愿世世为夫妇”的盟誓的唐玄宗,在事变之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颈联形像地回答了这一问题。长乐殿,即汉代长乐宫,汉初为朝会之所,其后为太后所居。这里用来借指唐玄宗的住处。《新唐书·宦者传》载,收复长安后,肃宗不要玄宗再过问天下大事,由宦官李辅国胁迫太上皇(玄宗)从兴庆宫迁住西宫中。景阳楼,即南朝陈景阳殿,为陈后主和张妃(丽华)宴乐之所。这里借指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住居的唐宫。这一联概括地叙述了唐玄宗在经历了一场动乱之后,回到长安,看到的是人去楼空,钟声依旧的悲凉情景,蕴含了他对亡妃的无限思念之情以及他所度过的孤独、寂寞、凄苦的生活。上下句之间的两个关联词“却”、“还”用得极妙。“香辇却归”道出了马嵬事变中玄宗与贵妃一生一死的不同命运; “晓钟还下”写出了钟声依旧人已非的难奈之情。

死者不可复生,生者长恨不已。陈鸿《长恨歌传》说,贵妃死后,玄宗思不能已,命方士寻找贵妃魂魄,方士谎称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贵妃,并带回金钗钿合作为信物。在尾联里,诗人却对这一传说提出了质疑:一个命归九泉,一个残生人间,纵作甘泉宫也不可能招致亡灵再相见了,谁说文成曾经被封侯呢? 《史记·武帝本纪》说,汉武帝的宠姬王夫人卒,齐人少翁以方术在夜间招致王夫人,使武帝在帷幔中望见。于是封少翁为文成将军,以客礼相待。并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诸神,置祭具以招天神。过一年多,少翁的方术渐渐失灵,神不至。于是诛文成将军。这里诗人化用故典,说明了这场悲剧的无可挽回,暗示了玄宗的无尽悲哀与怀念。但是就《长恨歌传》的传说而言,对玄宗重蹈武帝的荒诞,命方士寻找贵妃亡灵的愚蠢作法,诗人亦不无讥讽之意。

这首诗以“马嵬之变”为题材,着重描写了事变之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悲剧结局,寄寓了诗人对这场悲剧的深切同情。全篇以叙事为主,在叙述之中兼有抒情和议论。中间二联贵妃、玄宗交替描写,在工整的对偶中间以虚字的抑扬,使得平直的叙述变得婉转而流动。全诗通篇用典故,借前朝故事来叙述,别具咏史诗之一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