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闻砧》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孟郊·闻砧》原文与赏析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闻砧是常见的题材,自古以来,不知多少诗人写过。凄婉的砧声来自溪头,来自野外,来自御苑,曾经牵动过多少乡思离愁,铸成了多少名章隽语。然而象孟郊这样集中笔力借砧声以抒游子情怀的作品,却并不多见。

砧声的特点在于“哀”而“切”。每当萧索之秋,月明之夜,一声声砧杵,刺破寒空,靡不给人以凄楚苍凉之感。可是为了突出砧声之哀,诗人却不从正面着手,而是先用两个人们熟知的哀音作为比较: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杜鹃的声音算得哀了,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云: “蜀国曾闻杜鹃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即杜鹃,鸣声凄切,似“不如归去”,最易引起羁旅愁思。然而它与砧声相比,诗人却说它“不哀”。断猿,指断肠之猿。《世说新语·黜免》载: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又《荆州记》引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亦有诗云: “风急天高猿啸哀。”(《登高》) “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 猿声之哀,一至于此。可是这里却说它“不切”。果然“不哀” “不切”吗?不,这是为了烘托砧声。

铺垫已足,诗人便放笔描写砧声。此时诗中人物远游他乡,月下踽踽独行,忽然阵阵砧声,传入他的耳鼓。他感到一惊: “月下谁家砧?”这声音好凄苦: “一声肠一绝。”此句盖从前引李白诗“一叫一回肠一断”化来,而尤为精练。本来杜鹃声、猿声皆令人肠断,然而对一个经常涉水登山的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无动于衷,唯有这月下砧声,才能拨动他心中的哀弦。于是下文转入自我愁思的抒发。

“杵声”以下四句,重在写自我感受。所谓“客”和“游子”,皆谓诗中人物也。孟郊以写《游子吟》著称,他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他还有一首《游子》诗云: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也写得情真意挚。这儿既言“客”,又言“游子”,是一再强调作客他乡之意。是的,“杵声不为客”,它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子夜四时歌·秋歌第一》)谁人不穿衣,谁家妇女不捣衣? 它并不是专为惹动游子愁思才挥动捣衣棒的。尽管砧声无意,而闻之者却有心: “客闻发自白。”听了砧声,头发不禁为之愁白,所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是也。这是对旅愁高度的概括。一本“自”作“尽”,当以“自”为胜,因此字对上文有呼应作用。古代妇女捣衣,有的是为了寄给征人,故唐代陈玉兰《寄夫》诗云:“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此云:“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是代捣衣妇设想,意为她此时捣衣,并非为了寄给游子,而是想让他听到砧声,惹起乡思,速速归来。语直而纡,感情深挚。上两句分明说“杵声不为客”,而这里实际是说杵声专为游子而发即“为客”,语言似相互矛盾。其实这是反复言之,上两句从游子角度着眼,下两句从对面(思妇)写来,多层次、多侧面地描述了砧声之苦。

这首五古不雕章琢句,而是以质朴的语言,倾诉胸中的感情。同是咏砧,同是写游子,但作者能独辟蹊径,自出机杼,写得真挚感人。苏轼《读孟东野》云: “诗从肺腑出,出輙愁肺腑。”诚者斯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