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韦庄》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是同时所作的一组联章,内容连贯,彼此声息相通。过去已经有人把它们当作一篇五章,逐一分析其章法。张惠言《词选》定这五首词为韦庄蜀中所作,恐怕未确。据夏承焘先生《韦端己年谱》,韦庄奉使入蜀,已经六十二岁,为西蜀掌书记,则已六十六岁,与词中“未老莫还乡,还乡恐断肠”等句,似有未合。这一组词,当作于韦庄入蜀仕蜀之前。李冰若《栩庄漫记》谓第五首“洛阳城里春光好”,为客洛阳时作,颇为有见。白居易晚年在洛阳作《忆江南》三首,一而再,再而三地顾念江南之乐。韦庄这五首词,其实也是这个主题,内容就是白居易曾经反复吟咏过的“江南好”。但韦庄怀念的,除了江南山水与昔日恋情,还兼有归家之思。这里就需要证明两点。一是韦庄流寓江南后又曾北上洛阳,才能在洛阳作此五词;二是当时他的家眷还寄居江南,因而有“劝我早归家”之句。上述两点,现在都可在韦庄诗中得到证实。韦庄由于中原丧乱,游历江南。中和三年(883)三月,他在洛阳作《秦妇吟》,篇末说: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于是离开洛阳,南下镇江,在江南一住三年。光启二年(886),韦庄闻唐禧宗在李克用进逼下奔凤翔,就从江南出发,泛淮汴而西赴行在,其行程就是从河南经潼关入陕。由于中途受阻,遂于光启三年(887)秋,经相州南返。集中《夏初与侯补阙江南有约……》、《汴堤行》、《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诸诗,就是此行的纪实。他先到了开封、洛阳,再由孟津舟行西上。《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有云“来时楚岸杨花白,去日隋堤蓼穗红”,说明去岁夏初由江南启行,在洛阳一直住到次年的秋天。《菩萨蛮》第五首“洛阳城里春光好”,就是指光启三年之春。这也就是五首《菩萨蛮》的写作年代。当时韦庄是只身远赴行在,其家眷并未随行。《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一诗又云: “却到故园翻似客,归心迢递秣陵东。”《含山店梦觉作》: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题貂黄岭官军》: “散骑萧萧下太行,远从吴会去陈仓。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梦乡。”《过内黄县》: “犹指去程千万里,秣陵烟树在何乡。”都是在此行途中怀念江南的思家之辞,与此词的“劝我早还家”正相吻合。因此这里就不嫌辞费,略作考辨,为韦庄这五首《菩萨蛮》作于光启三年春重返洛阳时提供一些佐证。

“红楼别夜堪惆怅”是五首《菩萨蛮》的第一首,记这次离别之始。“香灯半卷流苏帐”,是夜别光景,画面上一片温馨,使人留连。“残月”两句写临别,不说“我辞美人”而说“美人和泪辞”,化直为曲,突出美人泪眼盈盈的凄楚状态,是临别时最令人难忘的情景,引起了下片的无限思念。

此词上片记夜别,下片则写思归。“金翠羽”是琵琶杆拔上的金饰,作凤凰形状。“黄莺语”是形容琵琶乐声的美妙,犹如春莺鸣啭。这琵琶一曲弹奏的是什么内容呢?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唐五代乐曲有《思归乐》、《醉思乡》、《念家山》诸曲,韦庄听到的就是这一类的流行曲调。弦弦掩抑声声思,触动了韦庄的离情别绪,乐曲和心曲已经汇合在一起了。“早归”二字,可以说是本篇的主脑。“似花”之人就是本来和泪相辞之人。“绿窗”也与上片的“红楼”、“香灯”相互照映复合,使上下连成一气。韦庄五首《菩萨蛮》重在写忆江南,这首词居于首篇,等于在说思念的缘起。因此俞平伯先生《读词偶得》谓: “此词殊妥帖,闲闲说出,正合开篇光景,其中淡处皆妙境也。”

此词盖留蜀后寄意之作。一章言奉使之志,本欲速归。(张惠言《词选》)

端己《菩萨蛮》四章,倦倦故国之思,而意婉词直,一变飞卿面目,然消息正自相通。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情辞凄艳,柳耆卿之祖。婉约。(陈廷焯《云韶集》评)

“画屏金鹧鸽”,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王国维《人间词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