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高崖数竹凌风雨,老可当年每画之。
修影自怜流水远,虚心如待出云时。
纵横鸿爪留沙碛,宛转鹅群向墨池。
百年湖州仍见此,故知王子善参差。
虞集(1272—1348),元著名诗人。字伯生, 临川崇仁(今属江西)人,祖籍仁寿(今属四川)。曾任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等。虞集诗能反映民生疾苦,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诗风严峻,声律圆熟, 自称其诗如“汉廷老吏”。与杨载、范椁、揭傒斯齐名,号称元代四大家。有《道园学古录》等。
虞集另有《送吴真人序》一文,对赵孟頫的画竹风格作了描绘:“竹并立如铁石,枝叶交错,深不可测,而历历可数。”并进一步指出,乃得力于赵氏的笔墨功力: “盖其翰墨法度深稳,能极古人神巧之所至而兼之,固数百年之寥寥者矣。”
此诗全面地描述了赵氏画竹的结构、特征、技法渊源、创作心情等。首联先描述此图继承了北宋著名墨竹画大家文同(与可)的优良传统,以高峻的崖石作为墨竹的背景,更有力地烘托出数竿墨竹凌风冒雨冲霜傲雪的精神。一起笔就具有高屋建瓴、统括全图的气概。
颔联写赵氏创作此图时的心情,以宋代宗室、赵氏王孙的身分而屈节仕元,已无高崖之竹凌风冒雨的精神,倒像水中竹影,随顺流水远逝,一去不返,徒增自我怜惜之心而已;只有仿效竹子,空虚其心,使胸无尘染,像陶潜那样做到“云无心而出岫”,庶可聊以自慰。此联深刻地揭示了赵氏仕元后的矛盾复杂心情,并巧妙地指出此图“以竹写我” “竹中有我”的特征。
颈联赞赵氏画竹的笔法特征:他运笔沉着,有如鸿爪留痕于沙碛,纵横而有力;他的笔法又灵活自如,像王羲之临池练字,观鹅颈自由转动而笔法愈加矫变。此联运用一喻一典,极为传神地刻画了赵氏画竹的笔法特征,并且寓赞于叙,一笔两用,特别简练有力。
尾联再以总赞作结:没有料到在画竹大师文同诞生一百多年之后,在湖州重又见到技巧如此高妙的画竹能手,这位赵氏王孙真像《诗经·关雎》篇所写“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那样运笔自如、笔笔生辉了!
这首题画诗,把画家的技法与精神打成一片来写,确实是别具一格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