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过芜留咏》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林逋《过芜留咏》原文与赏析

林逋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著芜湖是胜游。

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消樯碇网初下,雨罢鱼薪市未收。

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清幽。

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经过安徽芜湖时所留下的一首七律。

芜湖古名鸠兹,春秋时属吴国管辖,是一座著名的滨江城市,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诗人墨客留连歌咏之地。这首诗以朴素明净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芜湖的地理形势,生动地刻画出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首联:“诗中长爱杜池州,说著芜湖是胜游”。通过对唐代诗人杜牧的追忆,引出所歌咏的对象。杜牧诗才俊逸,其作品在晚唐的地位颇高,人称“小杜”。他曾任池州刺史 (池州在芜湖上游,只有半日水路),集中有吟咏池州、芜湖一带山水风物的诗篇。因此,作者经过芜湖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这位著名的诗坛先辈及其佳构,从而平添了对这一风景胜地的歆慕之情,作追续前贤之“胜游”了。

颔联上句“山掩县城当北起”,句中的山,指赭山、铁狮山、凤凰山、鹤儿山、驿矶山等。这些山在原芜湖县城北边四至七里 (现在一部分山在市中),山虽不高,但树木葱茏,玲珑清秀,其中赭山尤负盛名。它们象一叠翠玉屏风,遮护着县城的北部。下句“渡冲官道向西流”,“渡”指渡船,“官道”原意为由官府出钱修建的道路,此指河道,全句意为渡船顺着开出的河道向西航行,驶入长江 (长江横亘于城西)。此联语句平实,对仗工整,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芜湖地形的大概轮廓,突出了芜湖有山有水、山水交辉的特色。

芜湖不仅湖山佳丽、而且物产丰富,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我国有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颈联“风消樯碇网初下,雨罢鱼薪市未收”,生动地显现了芜湖繁荣富饶的一面。“樯碇”,指船下锚停泊 (樯即桅杆,此代帆船; 碇乃镇舟石,作用如今之铁锚)。这两句意为: 在风停雨住、天日晴和的日子里,停泊在江、河、湖、塘中的渔船纷纷开始下网捕鱼,陈列着鱼虾和木柴等日杂用品的集市十分热闹。“鱼”是河湖中的产品,“薪”是山上的产品,与写地理形势的上联紧密相承。此联展示出一幅渔民工作繁忙、市场生气蓬勃的景象。

然而,诗人并不想在繁华喧闹的集市上多作逗留,他有其要专门寻访的目标,这与诗人的个性和癖好有关。林逋秉性高洁,与世无争,曾长期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梅妻鹤子”之目。尾联道出了作者寻幽探胜的心境:“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清幽”。在那山陬林内,疏疏落落地散布着几所寺院,苍翠的松柏上遍布青苔,因为人迹罕至,通往僧院的小径长满了石发之类的杂草,环境显得格外清雅幽寂。那儿想必还隐居着有道的高僧呢! 这才是人要真正寻访的所在。此联融情于景,与第二句“说著芜湖是胜游”遥相呼应,诗意含蓄淡远,颇有余味。

全诗语言不假雕琢,平易而流畅,写景明净如画,风味恬淡自然,很能体现作者的创作特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