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忆江南(选一)》原文与赏析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虽然认为诗歌应“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寄唐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颓靡文风,但他并没有将山水风物的描绘摒除于笔端,《暮江吟》、《钱塘湖春行》、《忆江南》等,则以工于写景而著称。
白居易在长庆年间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尽情享受了江南一带的大好风光,留下了不少写景抒情的好诗。《忆江南》三首作于开成三年(838),当时作者以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居住在洛阳,是个67岁的老人了。
词牌《忆江南》又名 《望江南》,源于民歌。《敦煌曲子词》就有描写爱情的 《望江南》。白居易依调作 《忆江南》词,《望江南》也就又作《忆江南》了。从 《望江南》到 《忆江南》,虽只一字之差,改不改却大不相同,“忆”突出了主题和中心内容。
“江南忆”,忆江南。江南可忆之地甚多,但作者“最忆”的则是“杭州”。一个“最”字,充分表达了杭州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作者曾生活在杭州,陶醉于“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馀杭形胜》) 的优美景境中。然而荷花、松树,并不是作者最喜欢的杭州景色。作者对杭州最喜欢、最不能忘怀的则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山寺,指灵隐寺、天竺寺。灵隐寺在西湖西北方武林山下。自武林山绵亘而西,是天竺山,上有天竺寺。两者都是杭州的著名佛寺。武林山、天竺山一带,当年盛植桂树,每年八、九月间,丹桂飘香,沁人心脾; 金黄色的桂花,纷纷扬扬,落在灵隐、天竺一带山径间。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株高大的桂树,中秋之夜,往往有珠圆玉润般的桂蕊,从月中洒落在灵隐、天竺一带,幸运的游人可以拣拾得到。唐诗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也吟咏这一传说:“玉颗珊瑚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这里作者借这一美丽的传说,回忆当年中秋节在杭州山寺赏月,寻拣飘落的桂子的情景。为了能看到桂子的落下,为了能得到桂子,作者甚至借宿寺中,这在他的另一首诗《留题天竺灵隐两寺》中说得很分明:“宿因月桂落”。郡亭,是指杭州刺史衙门里的虚白亭。隋、唐两代,杭州曾称馀杭郡,故虚白亭即郡亭。杭州地处浙江 (即钱塘江)畔,观潮甚佳。白居易《观潮》诗云:“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这里诗人并不着意描写潮势之壮美,只朴素地用几个字记下枕上看潮的往事,显得情趣特别悠然。“寻桂”、“看潮”本来是平常事,但对当时的白居易来说,又不平常,因为洛阳没有桂子和潮头,所以“最忆”杭州就忆了“寻桂”和“看潮”,也是典型事物,能概括全貌。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是多么闲适、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要是再游一下杭州,再体验一下“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情趣,那该多好啊! 可如今,作者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兼之洛阳距离杭州有数千里之遥,再游的希望是难以实现了。“何日更重游”是作者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它既表达了诗人渴望重游的心意,更体现了重游希望难以实现的怅然之情。
这首词属小令,只有27个字,三韵,但在白居易手中,却运用得流畅自然。开头开门见山地讲出“忆江南”,接着采用在描写范围上由大到小的手法交代“最忆”的是“江南”的“杭州”; 在词的主体部分三、四两句,又集中描写“杭州”典型的风景:“寻桂子”、“看潮头”,这就使词显得结构紧凑。忆了“寻桂”,“看潮”,作者的思路正在奔驰,本来还可以忆“绿杨荫里”、“藕花深处”……,但一下打断,从梦境回到现实中来: 往事一去不复返,“何日更重游”! 感慨万分,转折得妙,令人回味无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