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检《出城望红山(二首选一)》原文与赏析
颜检
城东门前路,迤逦望红山。
山上滃白云,山下流清湍。
千涧汇崖谷,双桥听潺湲。
浮屠凌空立,佳境欣追攀。
这是一首描绘红山景色的五言古诗。颜检谪戍乌鲁木齐后,此诗于嘉庆十二年 (1807) 作于巩宁城。巩宁城即今乌鲁木齐西郊的老满城,当时是乌鲁木齐都统驻节地。此诗诗意浓厚,画面生动、美丽,表现了诗人在负罪之余一种安闲、恬适的心情。
红山,在巩宁城之东8里许,气势雄伟,形态壮观。突兀处颇类虎头,故又称“虎头峰”; 因又呈壶嘴状,当地人俗呼为“红山嘴”。它是赤色岩石结构成的悬崖峻岭,海拔910米。远在厄鲁特部落在乌鲁木齐游牧时期,牧民们就视红山为神灵,敬畏备至。尝在红山顶上垒起一座祭祀神灵的“鄂博”,牧民们遥见“鄂博”均须下马作礼。清人视天山主峰之一的博格达峰为“灵皋”,因无法登山祭祀,便在红山设礼“遥祭”。乾隆二十八年(1763) 乌鲁木齐都统明亮,依规设祭,并将祭文勒石立于山顶。现惜不存。乾隆四十四年 (1779) 在红山顶上建“玉皇庙”一座,庙内供玉皇神位和雷、电、风、雨诸神牌位; 并定于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庙会。后来又在红山下的南侧修建了“大佛寺”、“北斗宫”、“地藏府”等庙宇。由此可以想见,红山当时宗教空气之浓烈。
乌鲁木齐河流经红山脚下,因天山雪化和雨水汇集,经常发生洪汛。乾隆五十年 (1785) 和五十一年,连续两年洪水成灾,沿河居民损失惨重。因此谣言四起: 道是红山和西边相对的雅玛山 (俗称妖魔山) 将要合拢,河水被堵,乌鲁木齐会变一片汪洋。当时的都统尚安,崇尚迷信,便于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在两山的山顶各造九级青砖宝塔一座,用以镇压。现红山宝塔依然矗立。
首二句“城东门前路,迤逦望红山”读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它构画出了作者由居处出来,沿着面前的曲折小路信步游览的情态,为下文红山景色的描写作了铺垫。
“山上滃白云,山下流清湍”。写作者仰望红山,见白云涌起山头,红白相映,若有若无,画面朦胧,有如仙界。俯视山下,乌鲁木齐河清澈的流水急流而下,再为红山增加了神韵,使之神奇秀丽。用白云突出了山的高耸之势,以湍流绘出了山的峻峭之险。
“千涧汇崖谷,双桥听潺湲。”“双桥”指当时架在乌鲁木齐河上的“虹桥”。作者站在桥上,看到了千百条涓涓流淌的小溪,在荒野山涧向着山崖下汇集,倾听着河水流淌的潺潺声。以视野的开阔,烘托出了红山的雄姿。
最后两句“浮屠凌空立,佳境欣追攀”。说明作者已到山顶。“浮屠”,指修在红山顶上的九层青砖塔。作者用一“凌”字,写活了山顶宝塔的气势,突出了红山的特征。见浮屠而追攀,也许是作者受打击后心向空门的思想表露吧。
从此诗中,不难看出作者力求从苦恼中解脱出来的心境,通过对边陲风光的描写,以开朗豁达的胸怀对待谪戍,由此也抒发了作者热爱边疆的情怀。
此诗写得清新、质朴、明白自然。诗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云水衬山,多变而不紊乱。从仰望、俯视、远眺的不同画面中,使人感到严谨而不呆板,实为一首很好的西域记游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