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原文与赏析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上水如天。

宋神宗熙宁五年 (1072) 六月二十七日,苏轼游览西湖。他先荡舟湖内,亲见西湖上一场风雨变幻; 又舍舟登岸,在湖边的望湖楼上观赏楼前的水光云影。一面饮酒至醉,一面吟诗作歌。此诗是当时他做的五首绝句中的第一首。

从云起雨来到云散雨收,从荡舟遇雨到登楼醉眺,要把这许多内容纳入一首绝句内,自然难不倒东坡。但还不止此。他要把风雨骤然而至,倏忽而止,一刹那风云突变,一转眼天青水绿,以及诗人在这场骤雨中的行动、神态、感受、情绪一并用诗的语言再现出来,把我们带进一个平凡而又奇妙的境界,这可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做到的。

首二句是一副工整的联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人正在船上游湖之际,抬头忽见远处一片黑云涌起,它像打翻了墨汁一样,一下子染乌了晴蓝的天空。诗人正放眼远山,看那依稀山影由淡及无的变化; 哪知那片乌云,不去遮山,偏向湖上奔来。当船飞快地驶向望湖楼下躲避,倾盆大雨已经从天而降,赶到船头。立刻湖面上不平静了。溅起无数的水花。船板上响起纷纷而落的雨点。东坡怕雨么?他感到狼狈么? 当然不! 他的兴致可好哩。过惯了笔墨生活,他把那遮满天空的乌云比做泼翻了的墨汁,有着诗人气质。他把那打到船上的急雨比做跳动的乳白晶莹的珍珠。他热烈又激情地欢迎大自然的变幻,打算登上望湖楼去喝上一盅酒了。他尽情欣赏风雨变幻中的西湖奇景,认为它美如西施,认为它饶有理趣。这一联对不仅是湖上骤雨的逼真生动的描绘,而且表达了东坡的高人情致和诗人胸襟。

转句“卷地风来忽吹散”,一阵风卷地而起,把乌云吹散,急雨驱尽。天晴的明媚风光。这时的诗人,早已在望湖楼上饮酒了。他凭栏眺望,见远处的群山沐浴在阳光之中,下面的湖水像天空一样,是那样地舒展、明净晴蓝。不经过一场猛风疾雨,哪有这一番新绿,又哪能把西湖的美显现得如此全面,把大自然的骚动与静谧领会得这样深刻。难道生活的变化无常、阴晴不定不正是生活的独具魅力的所在么!

这首绝句又一次以爽朗的笔意,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深美的意境和旺盛的情趣,的确是东坡的名篇杰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