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献科《水帘洞》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樊献科《水帘洞》原文与赏析

樊献科

绝壁飞泉挂白龙,一帘风送玉玲珑。

声传空谷晴疑雨,势转丹崖淡复浓。

喷月垂垂摇碧汉,沉云冉冉散芙蓉。

尊前谁作高山调,拂袖吾从问赤松。

在古典诗文中,流泉、瀑布常常成为极富美感的题材。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都以其落差的飘忽延绵而蔚为壮观,读此类诗篇,能使人荡涤污浊,心胸为之宽阔。明人樊献科的这首《水帘洞》,以写瀑布的声势成为历来咏武夷山水帘洞诗作中的一首佳作。

水帘洞,一名唐曜洞天,是武夷山最大的岩穴。武夷山的洞穴很多,形态不一,据地质科学分析,九曲溪两岸的砾岩岩壁,由于钙质、泥质遇水溶解,砾石掉落,形成洞穴,而在红色砾岩或红色砂岩中,有的还夹着几米厚的页岩。这种页岩由泥质组成,岩性松软。当地表水沿着节理溶蚀时,最易溶解。久而久之,页岩层被掏空,成为长条状的岩洞,也称为平洞。如果页岩所处的部位接近地面,因为受溪流和地下水的影响,溶蚀作用更加强烈,“水帘洞”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水帘洞的美妙处,《武夷山志》称之为“山中最胜之景”,因而历代游人多所题咏。

“绝壁飞泉挂白龙,一帘风送玉玲珑。”诗一开头以白龙挂绝壁来形容飞长的瀑布,抓住洞天的主要特色,展示了一幅空灵飞动、雄峻迅疾的流瀑图。水帘洞高广数十丈,洞中构筑祠观数处,可容千数百人,况且巨岩上突下嵌,不用陶瓦,风而不侵。岩顶有流泉两道,凌空飘洒,状似珠帘。“一帘风送玉玲珑”,即指飞泉凌空而下的情景。每当山风吹过,流泉随风飘飘洒洒,化成无数晶莹的水珠,忽东忽西,时分时合,就象两幅天然的灿烂珠帘垂挂在洞前。所以人们把唐曜洞天改名为“水帘洞”或“珠帘洞”。以上并不写“洞”,而只写“水帘”。

接着把水帘洞放在山的群体中去描写,突出其声势。“声传空谷晴疑雨”,一句写洞天水瀑造成的声响和瀑流面积之大。由于落差大,又在上突下嵌的洞穴间流泄共鸣,因而水声轰鸣,终日不绝,好象是永远下不完的雨。如清人周长庚同名诗所谓“洪荒直到我,天地不曾晴。”“疑”,传达出诗人置身晴日却见雨的恍惚错觉。而更值得玩味的是通过“声传空谷”而生出下雨的感觉,既见出涵盖听觉之远,又巧妙地表达出通感,是为健笔。“势转丹崖淡复浓”一句写其气势。武夷山的由来已有科学考证,其山岩之所以为红色,是由于一亿年前的风化物中的铁铝质,经过强烈氧化,便形成红色岩层。流瀑“一条界破青山色”,从视觉着笔,无疑十分诱人。此处重在其变化,所谓“淡复浓”。由于山风吹拂,流瀑随风而变动,似有厚薄之分,而红色的岩层远近的颜色也有深浅之分,因而水瀑便随势而显示出疏密,浓淡变化。二句纯用白描,然写“声”与“势”却十分贴切,表现出细致的观察力,写出水帘洞的特色。

“喷月垂垂摇碧汉,沉云冉冉散芙蓉。”本联受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启发,以“垂垂”状崖之高峻陡峭,又可见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摇碧汉”与“喷月”,以雄奇瑰丽的形象构成极富神幻色彩的画面,拟写月下飞瀑。水帘洞到了夜晚,闪闪如珠的水帘,映着暗蓝色的星空,如灿烂银河直泻人间,景致壮美,气势雄奇,的确是一处人间胜景。“沉云”一句写飞瀑如降云落花。水帘洞的两股水帘,在阳光下有时像千万片纷纷扬扬的雪花,有时又如千万颗撒向赤壁的彩色明珠。所以至今崖上还有“水帘晴雪”和“赤壁明珠”的刻石。“沉云”即下降的云,本句借“天女散花”的绚丽场景写水花,有如电影慢镜头一般,通过视觉推移,在读者面前展开一朵朵自天而降的巨大芙蓉花,传达出热烈奔放,色彩纷呈的观感。尤其是将水帘的有限高度化入无穷的天宇,这就使得描写更加放达空灵。在诸种岩壁镌刻如“今古晴檐终日雨,春花秋月一联珠”中,本联描绘的奇幻壮丽景色,就不会有局促之感,反倒能入内出外,活画出水帘洞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诗人由此间的美景,想到忘却尘世琐屑得失,从此进入一个净化的境界。“尊前谁作高山调,拂袖吾从问赤松。”由流水瀑布联系到高水调,可谓自然凑泊。高山调,指《列子·汤问》所载知音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高山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这里写诗人沉浸在一种遗世独立的情绪中,这种强烈愿望,就产生了《史记》所记的“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的具体去处。赤松,即赤松子,古代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以雨师仙人紧扣水帘洞的意象选择游仙环境,且以“拂袖”而去表明意态之坚决,向往之情切,这就留下了悠悠不尽的风韵。

全诗有白描、有夸张,构思尚新颖; 好山好水,尊前知音,陶然忘却人世的机巧之心,并把水帘洞的景物描写归结到诗人的抒情,于飞流长泻轰鸣中传达物我两忘的情态,绝少雕琢。唯其对大自然的如此挚爱,才更显出作者慨然力主开门御敌,痛歼倭寇的可贵胆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