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这首小诗的题目富于启发性:一户山里人家刚糊的窗纸,居然是一封重要的军事防御建议书。“故朝”指已亡的南宋王朝,“封事”是臣子呈给皇帝的密封奏章。作者感慨系之,愤而为诗。
“偶伴孤云宿岭东”,以平淡的语调叙述借宿岭东的情景。“孤云”指孤飞的云片,暗寓自己四处飘泊的生涯。作者既无法图谋匡复,便只好遁归山林,与孤云为伴。其实他的内心很不平静,故国沦亡的奇耻大辱时时搅扰着他,“偶”字已为后面的感事伏下了不寻常的一笔。
“四山欲雪地炉红”,写景兼点时令。室外,四面山色阴沉,似欲下雪,因而有山窗糊纸之举。室内,地炉里的火正旺,红彤彤的。这一冷一热两种色调折射到诗人的眼睛里,引起了一种满目凄凉而满心热望的感情来。在这远离尘世的温暖小屋里,诗人怀着孤臣孽子的心情,怅恨万分。“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当他的目光落到山里人家刚糊的窗纸上,心头一震:这不是要求防御敌寇入侵的奏疏吗?它本来是应该呈给皇帝的,却为何被弃置在深山里,糊在农家的窗户上呢? “防秋”,即防敌。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常在秋季伺机入侵,故有此称。“何人”指写这封“防秋疏”的人,不确指,更能表现诗人触目愁肠断的感情。这封机密奏章,不管已否上达天听,都可以说明南宋统治者的不纳良谋,他们违反了广大人民抗敌卫国的意愿。从这偶然的发见中反映出不偶然的因素:宋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
南宋的遗民诗人思想敏锐,能从小见大,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捕捉和发掘不平凡的诗材诗意。这首小诗之睹物感发,不仅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怆痛之情,还留下了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记录。此诗写得比较含蓄,从写景叙事中加以暗示,言简旨远,令人回味无穷。
此诗工在“防秋疏”、“障北风”六字间,情思精巧,道不到也。然感慨之意,见于言外。(〔元〕章祖程《白石樵唱笺注》卷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