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勃《别薛华》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别薛华

王 勃①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②。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③。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④,俱是梦中人。

【注释】

①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六岁能文。高宗麟德三年及第,授朝散郎。咸亨中,任虢州参军,不久因事革职。上元二年(675),往交趾探视父亲(时任交趾县令),经南昌,作《滕王阁序》。次年八月,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古,明人张燮辑有《王子安集》。《全唐诗》存诗两卷。

②送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穷路:路的尽头。暗寓世路艰难之意。遑遑:心神不安宁。问津:问路。

③凄断:伤欲绝。百年身:人生不过百年,故说“百年身”,犹言短促的一生。

④去:离去的人,指自己。住:留下的人,指薛华。

【诗本事】

薛华,字升华,作者同乡友人。作者另有《秋夜于锦州郡官席别薛升华序》和《重别薛华》诗。

【赏评】

薛华一定是诗人极为挚爱的朋友,否则不会有这首自肺腑中掏出般感伤、缠绵的诗。首句两个叠词的使用,真是摇摇曳曳、凄凄惨惨:“送送”,送了一程又一程,实不忍别;“遑遑”,道出彼此分手后心神俱碎、踽踽独行的样子。“多穷路”、“独问津”是实写,也是暗示人生长途多艰难,告别了知己只有独行。下联紧接文意,进一步拓展人生的艰难与孤独,“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仍然是长路,漫漫百年,只有“悲凉”二字。五六句“同”、“共”两字见出亲密,心事漂泊,生涯苦辛,但你我一样,可以惺惺惜惺惺。此句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皆意在人远而心近也。尾联落实“人远心近”之意:无论离去的还是留下,我们都将在对方梦中频繁出现。

这首诗将一时歧路分袂、各自前行的离愁别绪与整个人生长途的孤独苍凉糅为一体,情辞极苦,读之令人心伤。

【诗评选辑】

①明·顾璘《批点唐音》卷一:通篇无月露之态,风格自完。说者言唐诗唯工于景,岂知大雅者也。

②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③明·钟惺、谭元春《唐归》卷一:此等语后人读烂熟,在子安实为创调,当为作者致想。又:此始成律,陈、隋之习变尽。谭元春曰:愁苦诗,又唤醒人不愁,妙,妙!

④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一:率衷披写,绝不作诗思。末语解愁,愁情转甚,须如此等下语,意味深厚,后人便道出个中矣。

⑤明·黄周星《唐诗快》卷八:郎郭道,槐安国,恍惚一世,未知谁假谁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