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芜湖·神山》诗词散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芜湖·神山》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芜湖市东北郊鸠江乡境内,高66米,与附近的赤铸山、大小火炉山、马鞍山等逶迤相连,环立一体。相传此山为干将造剑处,山上有干将墓,砥剑石和淬剑池等遗迹。据《芜湖县志》记载:“神山古有罗汉寺和李卫公祠。”罗汉寺的历史和遗址已不可考。明朱万爵有诗题咏:“此寺藏山腹,青葱引路长。青溪门外水,古柏殿中香。”李卫公即唐初名将李靖,因辅佐唐高祖平定天下,屡建战功,封卫国公。李靖曾在芜湖一带平定辅公祐的叛乱,使江南人民得以定居乐业,后人遂建李卫公祠于神山,岁时奉祀。宋乾道七年(1171年),芜湖天旱,县令沈端节到李卫公祠遗址祈祷求雨,果然二日得雨,乃建亭于山巅,取苏东坡《喜雨亭记》之意,命名为“志喜亭”,同时重修李卫公祠。从此,神山祈雨的传说遐迩皆知,“神山时雨”也成为古时芜湖一大自然景观。李卫公祠今已荡然无存,不过在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神山的诗篇中,仍可窥见当年该祠的风采。神山自唐宋以来就是芜湖胜景之一,峰峦秀丽,林木葱郁,怪石嶙峋。1983年重建志喜亭。

〔古诗文赏析〕 神山李卫公庙 清·缪大中



郭外寻幽几竹处,巍巍古殿隐山中。

凌烟阁志匡王略,喜雨亭传润物功。

日暮苍云迟过客,水流百石掠飞鸿。

至今唐史千余载,赢得人间说卫公。



神山山势逶迤,峰峦秀丽,蟠结垒巘,怪石嶙峋,林木葱郁,曲径幽邃,加之有唐朝李靖的庙,并有祈雨之一说,更给神山增添了许多的神秘感。历代骚人墨客多有题咏,赞美山川,抒发吊古幽思之情感。

“郭外寻幽几竹处,巍巍古殿隐山中。”诗人来到城外找佳景去处,几丛青青翠竹把他引向神山。只见一路行来青云浓雾缠绕在半山腰,叠翠碧葱互相掩映成趣,在成片的树林中,隐隐露出高大的飞檐廊柱,那是李卫公庙和喜雨亭。这两句诗在写景中引出李卫公庙,进而下面就写李卫公的功绩。写景是为写人作铺垫。

“凌烟阁志匡王略,喜雨亭传润物功。”回想当年,李靖辅佐唐高祖平定天下,扫除叛乱,屡建战功,被封为侯。即使在死后也要为民解除忧患,在大旱之年,又降下时雨,救民于危难困惑之中。英雄骁将,忠义之士,此功此德,人民岂能忘掉,建庙、建亭以抒怀念之意。这两句是实写,具体写李卫公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对李卫公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日暮苍云迟过客,水流百石掠飞鸿。至今唐史千余载,赢得人间说卫公。”暮色苍茫,红日西沉,看半山腰农户人家,炊烟袅袅。晚霞斑驳瑰丽。听高山流水,看百鸟归林。望丹阳诸峦,绵亘相接,远村平畴皆在冥范昏杳之中。吊古幽思,无不感慨萦怀,暮色一点点深重起来,天地间只剩下一汪厚厚的暗蓝,似乎在倾诉着千年不变的真挚深情,充塞苍穹,冉冉不绝。诗人的怀古感情也更强烈了。以景衬情,情更浓。千余载来人们传颂李卫公的功绩和厚德,子子孙孙,永世不忘,李卫公的英名永存天地之间。

芜湖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地灵人杰,独秀一方。正因为在景中有了万物之首的人,才使山川的美得以永恒。

(叶庆华)



〔现代散文〕 芜湖多山,在这诸山中,芜湖东北十里的神山当为佼佼者。神山,同赤铸山、大小火炉山、马鞍山,绵亘相接。清代芜湖八景之一的“神山时雨”即是这里。

来到神山,可见群山逶迤相接,幡曲深邃,杂树生花,极富山野情趣。每年春光正好时节,山上杜鹃花开,绿树吐青,便有成群结队的游客临此郊游,有的还席地野餐。

神山除了它的景色秀丽之外,还是芜湖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名山之一。《图经》记载:“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紧与神山相连的火炉山中有一道铁门槛,相传是干将造剑设炉的地方。据史载,神山古代有座罗汉寺,景色清幽,藏于山腹之中。但其遗址已不可考了。

另外,古时还有座李卫公祠,且“殿宇颇盛”,宋乾道年间重修,愈发“宏广壮丽”。清朝时仍很壮观。清人缪大中曾游此祠,并写道:“邝外寻幽几竹处,巍巍古殿隐山中。”至民国,祠宇全毁。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神山的诗篇很多,而且大都是写李卫公祠的。诗人笔下,李卫公几乎被尊成了万灵的神。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游览芜湖写的《赤铸山》诗,则记下了神山脚下干将造剑之事,诗云:“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借问阊门胜虎气,何如江上镇蛟龙。”

现在,登临神山,可遥望市区,也可环顾四周田园秀色。山间树木花草密布,一片葱郁的山林气氛,是一个寻游野趣的好处所。

美哉,神山!

(舒咏平)



〔民间文学〕 战国时期,神山顶上住着一位十七八岁的村姑,名叫莫邪。她脸儿红润,头发乌亮,心灵手巧,当她每天在神山一个小池里挑水时,就能看见那边赤铸山上,有一个青年在炉边铸铁锤炼。无论烈日狂风,还是严寒酷暑,天天如此。听村上人说,这个青年的名字叫干将,是一个从南方来的铁匠,由于他对铸铁锤炼入了迷,如醉如痴,人们都叫他“铁痴子”。附近的姑娘谁也不愿意嫁给他。可是莫邪姑娘却从内心里深深爱上了这个青年,但始终不好意思开口。

终于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莫邪鼓足了勇气,害羞地跑到干将的身边吐露她内心的秘密。干将虽对这突如其来的爱情感到很意外,但看着莫邪那双明如秋水,清澈美丽的眼睛,他感动了,情不自禁地紧紧握住了莫邪的双手。三天后的凌晨,他们在炉边举行婚礼,仪式简单而又奇特。莫邪的颈项上挂着一串铁片做成的项链,楚楚动人。干将手持一把铁剑,戴着一顶铁冠,十分威武。

五年后的一天,楚王下令要他们铸一把削铁如泥、斫石如木的宝剑。为便于铸剑,他们夫妇俩就在火炉山中间新砌一个大火炉。可是铸了九九八十一次都没有成功,他们感到很纳闷。他们又琢磨起来,莫邪忽然眼睛一亮,想起四年前的一次铸剑:当时她在旁边用皮囊鼓风,因燃料不够,火势不旺,情急之中,她就把身边平日梳头时积留下来的落发和吃剩的几副野鸡爪扔进炉中,头发和鸡爪立即粘到红铁上,转眼间化为灰烬。莫邪的一席话提醒了干将,他也记起那次铸的剑确实与往日不同。于是他们想再试一试。

第二天,莫邪剪下她心爱的乌亮头发,干将弄来几副鸡爪,夫妇俩又开始炼了起来,当莫邪揭开炉盖,把头发和鸡爪投到炉中时,只见炉内红铁“呼”的一声喷出一股白汽,这白汽笼罩着山头,又渐渐地弥漫着天空。再看那炉内,两把剑似火龙一般并排躺在那儿。千将连忙取出不断锤打,又夹着它们来到神山小池边,当他将两把剑放进池里淬火时,只听“嘶”的声音不断,似火龙吐气一样。从池中抽出剑来看,只见一色湛蓝,似两条青龙。这是铸剑成功的标志,干将兴奋不已,他又跑到对面山上,对准一块巨石猛斫下去,只见火星四射,泥石飞溅,发出了惊雷般的轰鸣。在轰鸣中,巨石分成了两片。这就是试剑石的来历。这座山也被后人叫作破山。传说干将死后,就被人们葬在赤铸山上。

由于干将、莫邪铸造宝剑的影响,芜湖冶炼业经久不衰,至今还流传着“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谚语。

(张孝康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