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七律·登庐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毛泽东诗词《七律·登庐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①庐山,在江西九江市南,北滨长江,东傍鄱阳湖。东北—西南走向。长约二十五公里,宽约十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一千四百七十四米。相传商、周之间有匡氏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山,故名。山中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云海弥漫,林木葱茏,景色奇秀,气候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②飞峙,谓庐山拔地而起,凌空若飞。峙,耸立。③“跃上”句,谓乘坐汽车沿盘山公路驰上庐山。葱茏,形容草木茂盛、青翠。这里用如名词,指郁郁葱葱的山峰。四百旋,1953年建成的庐山盘山公路,自山脚至山上的牯岭镇,全长35公里,转弯约四百处,故云。④冷眼,谓以冷淡、冷静的态度看待事物,亦有蔑视之义。向洋,对着海外。按,当时国际上的反华声浪甚为嚣张,本句为此而发。⑤“热风”句,唐代王建《宫词》一百首其三十三曰:“春风吹雨洒旗竿。”热风,夏季湿热之风。按,此句语义双关。其一为写实,庐山带江枕湖,云蒸雾蔚,夏日热风吹雨是常有的事。其二为象喻,暗指热气腾腾的“大跃进”景象。 ⑥九派,见前《菩萨蛮·黄鹤楼》篇“茫茫九派流中国”句注文。⑦浪,指长江的波涛。三吴,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具体的域限,古籍称引,所指不一。或谓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〇《渐江水》。或谓吴郡、吴兴、丹阳(今南京一带),见唐代杜佑《通典》卷一八二《州郡》一二。或谓吴郡、吴兴、义兴(今江苏宜兴一带),见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或谓苏、常(今均属江苏)、湖(今属浙江)三州,见宋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或谓苏、润(今江苏镇江一带)、湖三州,见明代周祁《名义考》卷三《地部》。毛泽东1959年12月29日在写给钟学坤的信中说:“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致钟学坤》)他取的是与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相同的一种说法。白烟,水汽。唐刘禹锡《途中早发》诗曰:“水流白烟起。”以上二句谓西瞰武汉,东眺苏浙,是作者驻足庐山高峰、放眼长江流域时的精骛神游之辞。⑧陶令,即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当东晋、南朝宋之际。曾仕晋为彭泽县(今江西湖口东)令。由于不满意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弃官归隐,躬耕于乡里,时或到庐山来游观。事迹见于《宋书》卷九三、《晋书》卷九四《隐逸传》。他以诗名家,有《陶渊明集》。⑨桃花源,陶渊明撰有《桃花源记》一文,说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以捕鱼为业的人偶然误入了桃花源,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村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文中所虚构的这样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对封建时代社会现实的否定,具有一定的进步的思想意义;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类“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以上二句,毛泽东缅怀家在庐山附近、与庐山有着不解之缘的古代大隐士陶渊明,兼对其社会理想的可行性提出疑义:桃花源里可以耕田么?言外之意,“桃花源”虽好,却是空想,并不可以耕田;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可以实现的理想社会,只有如今的人民公社才能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按,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错误地提出:人民公社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组织形式”,“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此诗末句,与当时党内的这些认识有关。

【赏析】

庐山,奇峰峻岭,云雾迷漫,飞瀑清流,气候宜人,又因襟江带湖,更显气度非凡,历来为山川胜地。1959年6月底,毛泽东登临此山,于山巅近望远眺,神游天下,心骛八极,自会有他人登临时没有的胸怀和感慨。

诗开篇一“飞”字灵动异常,一“跃”字威风八面。庐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连绵,气势雄伟,诗人却能让其“飞峙大江边”,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化山石为生命。奇瑰的笔墨让原本雄伟的庐山瞬间又拥有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然而正是这奇崛雄伟、郁郁葱葱的高山,诗人却能一“跃”而过“四百旋”的山弯立于高巅,俯视江湖山川、纵览人间风云,大有成竹在胸、跃跃欲试、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这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登上山顶,立于山巅,万千气象,都来眼底。成竹在胸的诗人面对眼前诡谲苍茫的云雾之海,想到的是“小小寰球”舞台上正演绎着的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与背叛,不觉以大鹏蔑视蓬间雀般的眼神报之以一瞥。其时的中国,先有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近有苏联单方面宣布与中国签订的核协议无效的信义背叛(1959年6月),诗人领导下的国家处境艰难。然而,这样的“世界风雨”在诗人眼中不过是一场小小的闹剧。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业,人间真正的希望在这里。诗人之所以有“冷眼向洋”的豪迈与自信,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国家近十年的迅速发展,三是眼下神州劲吹的人民公社“热风”。政治家的魄力、诗人的激情、个人的禀性让立于庐山云雾之上、峻岭之巅的毛泽东不可能不发出此等声音。尽管诗人此时对1958年的北戴河会议所制定的“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冒进”方针有所警惕和反思,但诗人内心依然认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跨向共产主义最重要的一步。在全国一派“人民公社好”的浪潮声中,诗人登临庐山,想到国际与国内、眼下与未来时,岂能没有他自己成竹在胸的豪迈与自信?在他的诗中,出现飞跃的“热风”精神,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既是毛泽东本人的性格、气魄与精神追求,也是那个时代群体精神的体现。

立于山巅,西望江汉,东眺苏浙,诗人心中豪情万丈。颈联二句紧承颔联诗意,实虚结合,写景与叙事相伴而生。实乃写江汉与三吴大地,虚乃借黄鹤腾飞与升起白烟写中国大地上干劲冲天、热气腾腾、群情激动的“人民公社”运动,而这一运动的背后又寄附着诗人无限向往的繁荣与富强,有着奔向无限美好的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写景是写想象中的云浮水拍的武汉三镇和烟水迷离的吴越之地,写景的背后就是叙述在中国大地正发生的伟大建设行动。

正是有了颔联与颈联的情绪积淀,才有了诗人的最后一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样的问话是激情的收束,也是自豪与自信的表现。诗人用自己独有的幽默朗笑着环问四周及天下:陶潜呢?他哪里去了?他幻想的那个乌托邦桃花源可能耕田?诗人言下之意是,只有今天的社会主义大道,才是真正走向人间桃花源的正途!

这首诗,气势恢宏,激情澎湃,是诗人与时代的共同产物。读者可从中窥见出一个时代的环境,也可以从中感知一名诗人政治家的激情。时代远走,诗中所涉及的当年“左”的错误只能化作后人的镜鉴,但就诗歌自身的表达来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文章作者:张克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